关于配电自动化实用功能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关于配电自动化实用功能的研究与应用

王颖

贵州省凯里市丹寨县金钟开发区丹寨供电局  贵州凯里  557500

摘要:城市配电高效运行的首要基础就是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利用各类集成设备和信息通讯技术,在保证配电运行可靠的基础上,使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更高。在保证配电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全面供电的总体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在供电网中将配电自动化全面投入应用,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停电给人们和系统带来的各种故障和损失,使得各家各户的电量供应都得到一定的保证。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功能;应用

1 配电自动化技术概述

1.1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DA)是指通过一次设备及网架,结合自动化系统,借助不同通信模式,完成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工作,同时根据监控搜集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

1.2 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可以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控情况进行自动处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信息分区隔离、分区管控、信息交互、总线技术、SCADA及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等功能模式,配电自动化系统涉及的各个层级及环节都包含在其中,如一次、二次、通信、信息、主站、安全分区等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完整且结构多变的系统。

1.2.1 配电主站

在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主站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完成对电网数据的实施监控和搜集,同时根据数据反馈情况作出对应处理。配电主站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块,其中,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可以借助IEC 61968标准完成信息交互工作,做好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反馈、用电信息搜集、变压器实时监控、准实时系统快速信息交换和共享等。配电主站链接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生产管理系统(PMS)、营销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功能更加全面,可以借助对应应用软件实施故障监控及经济性分析。

1.2.2 配电终端

配电终端是指中压配电网中的监控及控制设备。现阶段使用的终端主要包括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变终端(TTU)和故障指示器。馈线终端安装于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三遥”功能;站所终端安装于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也具有遥信、遥测、遥控“三遥”功能;配变终端是用于监视、测量配电变压器各种运行参数的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是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用于检测线路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并发出报警信息的装置。

2 配电自动化的结构功能

2.1 FTU功能

FTU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性功能,在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归纳于终端的馈线装置,并且可以高效地实施动态监测。在整体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加强对FTU功能的侦测,可提高FTU功能处理故障的解决能力。

2.2 DMS功能

DMS作为配电管理系统,是整个供电信息网的信息源头,它所具有的特性是要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在配电自动化的整个体系当中,DMS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功能,在整体信息一体化的状态下,构建相应的信息体系,保障整体供电网络的信息安全。

2.3 SCADA功能

SCADA作为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在整体的自动化系统中,SCADA功能广泛的应用,它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对于现场的所有的设备进行监控,常常用于采集数据和调节参数。同时它所利用的“四遥”功能:RTU(远程控制单元)、FTU(馈线终端单元)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变电站层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

2.4 GIS功能

GI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极其重要的空间化信息系统。GIS系统在计算机各类的硬件软件等不同系统的支持下,在地球表层的不同空间上,包括大气层的空间中,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GIS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一类,通过地理分布进行不同的各类数据采集等。

2.5 DSM功能

DSM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容,所谓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方各类电力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办法是通过国家进行引导实施的自动化功能,在不同的用电峰期,在高峰期减少用电量,低峰期增加用电量,使用电质量得到提升,供电效果更加高效,更新居民用形式的办法。在相同的用电消耗情况下高质量的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电力的耗费,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用电压力,使供电成本大大缩减同时也使用电压力大大减少。

3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范围

3.1 发展状况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自动化数控技术走向成熟并获得普及应用,电力行业中的供电企业开始主动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全面改造配电网,为我国当代电力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动力。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在传统配电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后形成的先进科技,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技术,可及时发现出现故障或陷入停机状态的配电设备,在自动化环境中开展故障隔离、断点定位等活动,满足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合理分配电能,减少电力浪费。配电自动化技术可被概括为基于用电需求自动分配电力资源、采集配电网基本信息的智能调节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预测未来某一阶段各地区的用电量变化,适当地减少或增加配电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弥补人工配电模式的弊端,消除可能出现的人为配电失误。技术人员可基于GIS平台分析、评估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上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各类常见的故障与设备缺陷,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防止电力系统设备故障问题导致输电活动中断。为进一步解放劳动力,降低电网系统运营活动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必须借助配电自动化技术设备,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配电。

3.2 正确应用方式

部分供电企业的电力分配机制缺乏合理性,无法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配电、输电活动的电力消耗过大,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评估城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电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电力输送成本,提升电力使用效率。供电企业应当主动将配电自动化技术设备引入供电系统之中,对配电网络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整合、集成多种功能,如信息分析、数据检索等,搭建区域用电量变化模型,让电力系统的输出与输入达成匹配关系。例如在城市用电低峰期,自动化配电系统可搜集、整合用电需求较低地区的相关信息,调节配电量,提升配电量计算精确度,发挥大数据技术的计算功能,解决如供电范围不清晰、电力消耗量大等问题,做好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推广标准化供电系统管理模式,在减少电网建设投资的同时,实现配用电信息化发展目标,让电网具备快速消除负荷的能力,提升电力资源使用效率。

4结语

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全面实施,我国的供电质量、供电效率都在稳步上升。同时配电自动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使人们的用电质量得到了提高,用时对于用电的各类问题处理也更为恰当和及时。因此,配电自动化实用功能的具体应用面也应当在进行严谨的检测后投入实施。同时在城市的供电中,配电自动化实用功能的应用也是用电方面的一个需要深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小婷.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光源与照明,2020(12):50-52.

[2]吴建洲.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探究[J].河南科技,2020,39(31):56-58.

[3]吴林雄.浅析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的规划[J].农村电气化,2020(09):77-78.

[4]杨思琪.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93.

[5]叶永傍.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