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的调查研究

洪帅

山东女子学院 教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一、引言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兴力量,其中不乏刚走出校门、甚至还在学校中求学的大学生们。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创业浪潮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崛起,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不断加深,各种创业和就业机会也变得更加细分。譬如,随着电子商务兴起而出现的“买手”、“代购”,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壮大出现的“网红”、“美妆博主”等等职业,无一不是女性主导的行业。因此,女大学生的创业机会和前景也前所未有地广阔。但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只有不足1%,同期美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为23%至2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明显偏低[1],远远不能应对我国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

随着成就目标理论在创业领域的研究在国内的逐渐深入,国内许多学者对创业动机的研究更为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韩力争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进行调查,指出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倾向性和主观能动性[2],是推动个体或群体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内部原因,是使主体处于积极心理状态的一种内驱力。黄江波对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成功创业者普遍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这一共同的特征[3]。这种特征表现在个体对成功有着很强烈的欲望,能承担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抓住创业的机遇。目前对这些特征尚缺乏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撑。高日光等对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产生是由其心理需求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受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局限,另一方面又接受新的文化和经济形势的刺激,她们的创业动机水平现状怎样?本研究以创业动机量表为研究工具,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对回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了解我国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向山东某大学城在校生随机发放问卷。由于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女大学生,故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刻意多寻找女大学生作答,同时为了取样一些男大学生的数据作为对照,也随机寻找了一些男大学生作答。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问卷193份,有效问卷179份,问卷回收率87.7%,有效率81.3%。其中,男生59人,女生120人。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是由高日光编制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测量问卷》,该问卷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也被国内许多学者广泛引用,本研究也沿用该工具测量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和十六种典型行为描述,四个维度分别为自我实现、追名求富、社会支持和家庭影响。量表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1~5分别表示从“基本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2,其中追求名富维度的信度系数是0.708,自我实现维度的信度系数是0.853,家庭影响量表的信度系数是0.875,社会支持维度的信度系数是0.851。

三、研究结果

由问卷结果可知,大学生创业动机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平均分和标准差如下表所示。高日光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测量问卷》的总分为80分,其中各分量表的总分各为20分。本研究的回收数据显示,创业动机的总分平均分为48.96,略高于理论中值,说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动机并不太强。在四个维度中,社会支持的得分最高(14.31),自我实现的得分最低(10.73),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社会、国家给予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各种便利条件的支持能被大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得分较低,可能体现出大学生在响应外部环境号召的同时,并未充分地思考自身的条件和优劣势,未能很好地从自身出发考虑创业的切入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未能充分地把自主创业作为自我实现的载体之一。

表1创业动机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追求名富

自我实现

家庭影响

社会支持

创业动机

平均数

12.45

10.73

11.47

14.31

48.96

标准差

3.139

3.780

3.787

3.201

9.658

为了解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水平,以及男女大学生在创业动机方面有无差异,采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对该研究回收的创业动机的数据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不因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平均数来看,女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在“追求名富”(12.46<14.97)和“自我实现”(11.0<13.93)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男大学生。

四、讨论和建议

本研究发现,总体上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女大学生并未表现出强烈自主创业动机。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追求名富”、“自我实现”、“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男大学生的创业动机略高于女大学生。这一点在大学生创业基地成功竞选案例中也可以得到印证,男大学生的成功率相对更高一些,在创业活动的开展方面,男大学生成功的案例也相对较多。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在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追求名富”、“家庭影响”、“社会支持”三个维度上,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得分相对高一些。该结果可以解释为,因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高,创业机会相对比较多,创业空间也更大,因此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创业动机相对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此外,我们注意到,在“自我实现”量表的得分上,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得分高于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反映出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机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自我实现。

自主创业是值得鼓励的一种就业途径,对国家和整个经济体来说,自主创业能盘活小规模经济,丰富市场,开辟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对个体来说,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结合个人的兴趣进行创业,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能最大程度提高个体的职业满足感乃至生活满意度。因此,采取各种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动机,提升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意识,是国家、学校和社会都应发力的事情。在理论指导层面,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向学生介绍当下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讲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创业扶持条件。针对不同专业,指定专业老师介绍各种可能的就业方向,同时提供一些就业信息查询的平台,手把手教授学生在互联网上众多纷杂的信息中准确地抓住自己所需要的真实的就业创业信息。在实践开拓层面,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开设创新创业基地,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学生中提供一个“练手”的平台,去初步试水个人的创业想法,淬炼创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武玉涛.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倾向影响研究.山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D].2013.

Business Horizons.1984,27(3): 53-56.

2.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8-91.

3. 黄江波,陈沙麦.青年成功创业者动机与素质探[J].当代青年研究,2006(7):61-64.

4. 高日光,孙健敏,周备.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建构与测量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9(1): 68-75.

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课题 (18SZJ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