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检车动态检测在地铁线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轨检车动态检测在地铁线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周诚

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地铁轨道处于荷载作用下,借助轨检车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测,可以了解该地铁线路是否存安全隐患问题或者质量缺陷部位。之后,便可以依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轨道养护、维修、大型设备检测等工作。从轨检车动态检测的实用价值来看,是目前地铁轨道科学管理、提高轨道质量、使用寿命以及乘客乘车舒适度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轨检车动态检测方法步骤及其检测质量保障措施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轨检车动态检测;地铁线路;质量管理;应用策略

引言:轨检车动态检测是基于惯性基准法这一原理,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在动态情况下对地铁线路现状进行检查。线路检测人员通过各项检测数据,了解在列车动载作用之下,该轨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质量缺陷等问题,最终得出一个轨道质量指数,还可以获得一系列动态检测数据。该指导与数据可以为工作人员执行轨道养护、维修、整修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地铁线路质量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的开展。

一、轨检超限分析整治方法及步骤

以地铁轨道养护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想找到线路当中的隐性病害位置,需要根据轨检报表当中的里程记录,亲临现场进行实地查勘。但是,由于轨检车里程受到一结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些许累计误差,致使现场查勘人员无法非常精确锁定超限处所位置。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借助有效措施消除里程误差累积。之后,便可以在相关界面上,呈现出精准的轨检波形图,工作人员依据此波形图计算出超限处所的实际里程,以便于线路轨道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1]

(一)剔除无效数据

首先,轨检车动态检测设备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一些无效数据,这些无效数据会对检测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轨检车动态检测设备之前,需要确认其是否存在无效数据。如果确实存在无效数据,需要先将其剔除,之后再执行轨检车动态检测任务。

(二)超限数据报表分析

相关检测人员通过对超限数据报表进行研究与分析,查找到当月轨检出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针对各出分项目的比重情况进行测算。该测算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制订生产任务、推进地铁线路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

(三)轨检波形图分析

通过对轨检数据报表以及波形图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查找到超限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针对超限实际处所位置进行相应的计算,进而为线路局部超限整治工作提供依据。但是,在达成上述目标之前,需要精准锁定超限地点,找到引起超限的原因,再有针对性的制订超限整治方法,确保轨道整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1.读图并识别特殊标志

在轨检波形图中,会同时显示出出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等地面标志以及曲线ZH(ZY)、HY等位置。工作人员先针对轨检波形图当中的地面标志以及位置信息进行识别,再计算出地面标志与线路病害之间的距离,再结合地铁线路设计图,确定病害位置。在轨检波形图当中,与曲线标志相比,道岔标志更为明显。因此,当依据道岔标志进行计算里程时,其结果也更加精确,道岔标志具有更高的使用率。

2.轨检实际里程的计算

地铁线路设计图中所显示的道岔位置,是指道岔的中心里程。因此,需要先计算出道岔中心里程与道岔有害空间的距离,再推算出轨检波形图当中的道岔中心里程,将该里程与道岔实际里程进行比较,即可得出道岔复紧区段线路的轨检累积误差,为下一步开展轨检与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3]

3.轨检案例分析

某地铁线路于月初进行了一次动态轨检,该地铁道岔全长29.054m。其中,前长和后长分别为13.011m、16.043m。该道岔中心至辙叉心轨理论尖端之间的距离为12.955m,辙叉心轨实际尖端至有害空间的距离为384m。基于以上数据,在计划道岔有害空间与道岔中心的距离时,可列出以下算式:12.955m-384mm=12.571m。从本次轨检所得到的波形图当中可以看出,此组道岔有害空间里程为27.727km。因此,中心里程为:27.727km+12.571m=27.740km。累积误差为:27.740km-27.699km=41m。受到“检测线路里程越长,误差累计值越大”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线路检修人员在查找现场病害位置时,遇到较大难度[4]

二、轨检车动态检测质量保障措施

要想确保轨检车动态检测结果可靠,需要对其展开以下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地铁线路管理单位可以针对近几年轨道结跏动态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逐一查看钢轨、轨枕、联接零件伤损、道床脏污程度、钢轨磨耗等部位的动态检测数据结果,找到其中的数据变化规律。这样一来,便可以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提前预判,提高线路大修、中修、日常养护等工作计划的编制质量。还可以协合相关管理人员提炼出重点、难点工作,制订出极具指导意义的轨检车动态检测方案,确保各个关键环节检测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5]另外,还可以依据近一年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绘制成一幅轨检扣分走势图。借助该走势图,即可大致锁定动态质量较差的区段,使质量问题得到优先解决。之后,再按照事先制订好的工作计划维修其他部位。通过这种先主后次的方式,使全网轨道动态质量以及乘车舒适度获得全面提升;其次,完善动态检测管理策略。每个月都要针对各条地铁线路接受维修保养前后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对于那些质量下滑幅度大的区段整治效果进行重要研究,确保该区段维修保效果达到预期;要及时查找到接受维修或保养之后,质量改善依然不明显的区段,立即查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且确保相关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此项工作具体负责人牵头制定改进措施,力争使质量缺陷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最后,提高线路设备中大修工作计划指导意义;最后,合理利用动态检查。构建起常态化地铁轨道线路动态检测机制,是确保线路及设备可靠运行,提高乘车舒适度的重要保障。只有及时有效的开展轨道线路动态检查,才能第一时间发现轨道不平顺,暗坑、空吊等安全隐患和隐性病害,从而协助线路维修部门尽快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时间上的延误。这既是延长轨道使用寿命、提高线路动态质量的有效手段,又是提升地铁行驶安全系数、提高乘客满意度、好评度以的有力保障[6]

结语:伴随着全国各地地铁线路使用频率、荷载压力的不断提升,有必要针对轨道运行情况、安全质量进行动态跟踪检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地铁线路都采用轨检车动态检测方式开展线路轨道质量跟踪检测工作,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轨道的隐性病害及影响因素,协助轨道维修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达到保障地铁安全运营、降低人力、物力成本等多重目的,为资源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智,李勇,张洪德,曹庆磊,门茂林.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勘测,2018(03):114-116.

[2]张汉平.轨检车在地铁轨道设备养修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8(21):132-133.

[3]吕文昊.地铁轨道设备养修中轨检车的运用探讨[J].科技风,2018(11):127.

[4].自行式地铁钢轨焊接车抵沪提高线路维护质量[J].焊接技术,2014,43(07):4.

[5]杜茂金.轨检车在地铁轨道设备养修中的运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04):72-74.

[6]李松,倪克琦.北京地铁1、2号线线路设备改造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J].铁道标准设计,2009(02):48-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