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浅谈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管理要点

廖志坚

容县自然资源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537500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是国家农业基金项目的重点。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工程建设复杂、涉及利益相关方多、项目难度大等特点,土地整治项目在实施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特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项目实施和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执行;管理要点

    前言

    土地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对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必要结合当前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制有针对性的土地整理规划,进而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为提高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质量,有必要对土地整理规划的编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地土地整理规划实际情况,在土地整理规划中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促进土地整理规划水平不断提高,为当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保障。

    1.我国土地整治的发展和挑战

    随着未利用地的大规模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十五”期间,我国开始探索实施建设用地整治,包括村庄整治、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等。目前,我国存在复杂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这是未来土地整治和发展的重要挑战。一是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传统土地退化问题存在“治理与破坏并举”现象,空间差异较大;二是次生盐渍化、土地污染、土地破坏等新的土地退化问题加剧;第三,“撒大蛋糕”的城市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用地减少,城市生态环境弹性降低;四是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普遍较差,地方文化风貌受损;五是新增耕地质量差,耕地破碎化、景观同质化等问题导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六是耕地持续转换和大规模弃地,与高标准农田相比,“生态贫富”差距较大;第七,受损土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技术有待改进;八是土地生态管护水平低,土地多功能维护困难,农民参与度低;第九,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不足。因此,未来的土地整治工作应与乡村振兴、生态城镇、区域发展、扶贫、国土空间治理等重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转变为综合性土地整治,推动山河林社区统一整治和管理。

    2、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特点

    2.1项目农业协调中经常出现各种矛盾

    土地整治是农业项目,做好整治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农业协调。土地整治项目的面积从数千亩到数万亩不等;来自许多城镇、村庄和团体的数百人甚至数万人参与其中。项目实施中的经济补偿是一个重要的协调问题,协调不力往往导致各种纠纷。此外,群众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缺乏政策和法律意识,没有大局意识。由于目前的小利益,他们经常阻碍项目的建设。

    2.2项目建设存在许多不可预见因素

    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建设项目基本条件的差异、各建设单位综合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施工自然条件的变化,如灌溉期、冻结期等影响,以及人为破坏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制约,项目实施和协调的困难往往增加。

    2.3项目管理中各部门纵向和横向协调的困难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的协调配合,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也在实施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同级财政、审计、农林、电力、水利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由于各方立场不同,加上项目权责利益的影响,往往难以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甚至出现不合作、推卸责任的现象。

    3.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土地整治项目初步设计不完善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工作量大,前期往往时间紧张,投资不足。在项目实施的早期阶段,潜在计算、现场勘测、项目水利研究、项目方与当地人民之间的设计讨论、单个项目的测量和放线以及工程设计往往不完善。项目实施时,可能出现不合理设计,需要修改,工程量预计不准确,工期需要调整,施工方与当地政府和群众沟通不完全,需要临时解决政策问题等。,使项目建设与原计划偏差较大,项目实施进度容易出现延误。

    3.2土地整治项目中期监管不严格

    由于单体工程量小、技术含量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低,监理人员的责任感无法充分调动,容易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多个路段的项目往往同时施工,而施工区域分布广泛,非在建区域的道路不畅通,而监理人员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将其全部考虑在内,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太严格的监督。

    3.3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理和保护不足

    项目建设完成后,土地整治项目已进入后期管理和保护阶段,为了实现整治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施工公司通常与当地政府研究确定严格的眉毛保护制度。然而,由于缺乏后期管理和保护的资金,项目后期的管理和保护总是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对于当地人民不关心的公共区域的设施和土建工程。

    4、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关键措施

    4.1做好项目开工动员工作,加强公众参与和支持

    土地整治涉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背景复杂,涉及范围广泛。项目一般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开展,因此将涉及当地村委会、村组、村民等,更重要的是,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整理关系到整治区域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复垦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产环境,增加耕地面积。一方面,农民希望进行土地复垦,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周期长、涉及面广,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而非长远利益。一些人不配合或试图阻挠,这对项目实施产生了负面影响,也造成了实施者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这一矛盾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如何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整治工程是关键。有效解决矛盾,获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将使项目建设绿色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进度,事半功倍。因此,项目开工前的动员宣传工作,加强公众参与和支持,是土地整治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对后期项目的顺利实施也起着重要作用。

    4.2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指挥部的指挥协调效能,这就要求指挥部充分发挥发动机和方向盘的领导、带动和协调作用,加油、把好舵。各领导和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潜力,相互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各项目部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定期工作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主持会议,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定期会议制度应转变为正常的管理方式,成为总部沟通协调的联席会议,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4.3强化监督责任

    监理工程师应以合同为准则,合理平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分担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工程质量检查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任务。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包人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度、工期和各种费用支付、变更、索赔、风险、违约和争议进行全面管理。通过监理工程师和争端裁决委员会的共同努力,公平、公正地使用合同,使业主能够在工程竣工时按照合同要求获得合格的工程,从而使承包商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的报酬。这是监理工作的真正意义,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实施。

    4.4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招标结果的具体体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履约率是投标中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强合同签订审查,防止出现不平等条款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条款;二是认真做好合同调解仲裁工作,及时合理解决合同纠纷和纠纷;三是建立合同履约评估制度,对双方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四是提高质量保证金,临时持有项目经理证书。为避免依靠皮包公司资质进行分包或中标的现象,可在项目招标前增加质量保证金,中标后以临时保管项目经理证的形式对施工公司进行管理。第五,项目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规定总监、监理、施工(项目经理)和技术总监的出席率。原则上不允许更换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监理。确需更换的,必须报项目承担单位批准;六是严禁利用规划设计变更,故意调整项目资金,严格控制索赔,杜绝承包项目“低报价、高索赔”的做法。

    4.5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为了实现土地整治项目的正常建设,必须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资源决策机制,缩短项目建设时间,提高项目整体质量。相关人员应意识到决策机制的价值,融合科学先进的理论和有价值的依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一步升级完善决策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促进资金流动的监督机制,通过土地管理项目监督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果。三是实现项目的全面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有明确的计划,预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控制项目中的风险因素,确保项目的实施质量。

   4.6建立项目参与单位诚信评价机制

  土地整治项目精细化目标的实现还应对项目参建单位诚信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督管理单位及招标代理单位,建立年度审核备案制度,此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约束相关单位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施工、设计、监督管理及招标代理单位参与管理工作。

4.7加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战略规划和管理网络,由自然环境和城乡内外的绿色和蓝色空间组成。它是一个区域生命支持系统,可以产生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欧盟国家长期将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在20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中写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在欧盟层面实施绿色基础设施。尽管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整治中讨论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但我国与欧盟在政策、规划和实施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未来,我国土地整理应纳入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开展集农村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遗产保护、水土污染治理、土地破坏生态修复、洪水灾害防治、农村休闲娱乐等特色于一体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既要考虑生态数量、生态质量红线、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还应考虑生态模式红线。

    4.8加强业务培训和团队合作

    经营能力和施工技能是影响土地整治项目施工质量的核心因素。土地整治项目经理应重视对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不断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结合项目建设需要细化管理工作,实现适当的控制,全面落实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和创优的管理理念。其次,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严格对待每一个过程。三是制定并落实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权责明确,通过相关奖惩机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更好地激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人才价值。

    4.9加强信息收集,做好项目资料归档管理

    土地整治项目档案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项目实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治项目档案管理必须遵循真实、可靠、完整、规范的原则。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在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审计、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表、音像记录等真实历史记录,按照备案标准进行备案,并指定专人管理。收集整理的数据主要包括:一是项目立项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文件、开工文件等审批文件;二是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文件。三是反映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控制的文件资料。四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图纸。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5.关于移交项目后期缺乏统一管理和维护的建议

    第一,提高对项目管理和保护的认识。要加强对干部群众对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管护到位,才能保障项目可持续利用,实现人民利益的理念。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土地整治的后期维护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然而,在许多土地整治工程中,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没有得到落实,主要是由于缺乏资金,这需要制定完善的土地整治资金筹集方法,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保障。

    结语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需要考虑许多因素。然而,项目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取决于项目业主、项目所在地、项目监理、施工单位、项目所在地区人民以及其他项目参与者和个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因此,只有规范制度,才能强化管理、遵循程序、完善机制、明确责任,才能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项目建设的有效管理和规范,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孔庆伟. 某市市级土地整治工程监理实施对策[J]. 建设监理, 2019(07).

   [2]罗明.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施工管理研究[J]. 大众科技, 2019(06).

   [3]张铭海.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25).

   [4]程杰,马增辉,孔辉,马洪超.土地整治问题及对策探析[J].绿色科技,2017(16).

   [5]刘洪建.土地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