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的有效设计与效果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高速公路绿化的有效设计与效果实现

马晨澄

江苏东方路桥建设养护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应结合公路线型特征、功能要求及地域特色,把满足功能需要放在首位。其次应通过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最大可能地发挥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性,使公路主体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 [1]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功能

一、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范围及意义

公路路界范围之内可以绿化的场地均属于绿化设计的范围。高速公路绿化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道路两侧绿化、互通区绿化、服务区绿化等各个区域绿化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来实现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功能有防眩、封闭、 保持水土,稳定路基、吸尘防噪,净化空气、引导视线、降低地面温度、改善道路景观等。高速公路绿化应结合各个区域不同的功能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植物及其配置与栽培模式。

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注意事项

(1)中央隔离带

高速公路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功能是对驾乘人员形成良好的视觉引导,防止眩光在夜晚对司机行车视线产生的影响,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丰富路域景观,减少视觉疲劳。中分带立地条件差,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严重,风速较大、土层薄肥力差,没有潮概系统,以上这些情况导致中分带绿化品种有很大的局限性[2]中央分隔带有宽有窄,窄者可以用防撞栏、水泥墩、防眩板、界桩等进行隔离,适于绿化的地方多用植物作隔离带。基于功能上的需要,且由于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较窄、空间较小,土层较浅,污染较重,排水不畅,养护困难等实际情况,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要简洁、朴素、大方。一般选择具有一定高度的耐瘠薄的灌木按照一定的间距规则种植。在满足防眩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配以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以保持水土、丰富景观[1]防弦树种选择以常绿、树形防眩、抗污染、抗风抗旱、适应性强、树形整齐、生长缓慢的为宜,花灌木在选择上以适应性强、花期长、花色朴素为宜。由于我国公路建设受用地所限,防眩苗木的初值高度应大于1.8米。如在华东地区可用于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防眩灌木有蜀桧、龙柏、海桐、石楠、大叶黄杨、法青等,修剪后高度保持在1.5-1.7m,单排栽植间距为1.5-2.0m。用于搭配的花灌木和地被有紫薇、木槿、紫叶李、金森女贞、狗牙根、白三叶、葱兰、红花酢浆草、麦冬等。中央分隔带植物的配置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树篱式、图案式和平植式等。如树篱式种植的龙柏为防眩树种,间植开花植物木槿,金森女贞镶边,丰富了景观。
(2)边坡、护坡道、隔离檬内侧绿化带
  边坡、护坡道、隔离栅内侧绿化带绿化也指通常所说的道路两侧绿化带,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路基边坡,稳定路基,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丰富公路景观,隔离外界干扰[2]边坡绿化的首先功能是要确保边坡和路基的稳定,防止雨水冲刷坡面,而后考虑美化、吸尘、隔音、净化有害气体。边坡绿化包括路肩、挖方段边坡和填方段边坡绿化。用于边坡绿化的植物应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耐干旱、耐瘠薄,如在江苏省境内,可用于边坡防护的植物有爬山虎、长春藤、地锦、迎春、络石、云南黄馨、小叶女贞、火棘、木芙蓉、夹竹桃、连翘、五叶地锦、狗牙根、百幕大、马尼拉、结缕草、白三叶等。挖方石质边坡宜采用上垂下桂的绿化方式,通过植物的覆盖,增加美观,可选用阳性、抗性强的攀援和垂挂类植物,如爬山虎,云南黄馨等。填方段边坡绿化应以防护、美化环境为目的,栽植适应性强的灌木或小乔木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如夹竹桃、海桐球、紫薇、紫叶李、云南黄馨等。边沟内外侧及护披道绿地以绿化生态保护为目的,兼顾美化环境,可常绿落叶乔木相搭配,注重季相变化,如雪松、中山杉等。隔离槽绿化以隔离保护、丰富路域景观为主,选择适应性强的藤本进行垂直绿化。全线边坡土质分粘质土壤和砂质土壤,由于坡长和土质不同,生态防护所采用的植被亦不同。坡长为3.5m以下的主要采用生态防护为主,粘质土壤采用马尼拉满铺和白三叶与狗牙根混播;砂质土壤采用黑麦草与狗牙根混播及连翘与狗牙根走茎。坡长为3.5m以上的主要采用工程与生态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集中排水。其中粘质土壤采用紫穗槐加狗牙根走茎及白三叶与狗牙根混播;砂质土壤采用铺地柏加狗牙根走茎及爬山虎加狗牙根走茎[1]

(3)互通区及立交绿化

互通立交绿化主要起诱导视线,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丰富道路景观的作用。而绿化是互通立交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起到宏观景观和微观景观的作用。互通立交区与中分带、边坡相比立地条件较好,多为就近取土形成,且由于高速公路互通区多选择在衣田平地附近、故土壤质地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是由于现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都没有独立的灌系统,因此存在后期养护困难的问题,所以在苗木选择上还是以抗性强、耐干旱高温的植物为宜[2]。互通区绿化设计以不影响视线,又对视线有诱导作用为原则。绿化主要以乔灌木、草皮为主,从工程条件看,这些绿化对路基边坡有一个稳定作用,此外它们对现有的景观还能起到补充的作用,作为互通的绿化,还需设计一些集中的景观绿化,如在匝道所包围着的区域内可适当栽植观赏性花卉,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互通区内的植被都以适合当地气候、病虫害较少的树种为主,适合养护。乔灌木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的乡土树种,在季节选择上,选择以落叶与常绿,观花与观叶的乔、灌木搭配,同时兼顾主线上采用的主要苗木,使互通枢纽区作为主线苗木的替补提供场地。在互通区大环的中心地段,在不影响视距的范围内,设计稳定的树群,可常绿与落叶树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搭配,既增加绿量,又形成良好的自然群落景观,自然而壮阔。

高速公路的互通区是高等级公路整体结构中的枢纽,是景观构成的重要区域,是驾乘人员极易浏览的敏感区域[1]。该区域的绿化景观具有诱导视线、美化环境等功能,要求视线通透,还可适当考虑体现个性和地域性,其绿化形式多种多样,如模纹图案型、人文景观型、疏林草地型、田园风光型、水生湿地型等。考虑到互通区植物养护较困难等实际情况,该区域的植物选择应以适合粗放管理的乡土植物为主,如群植一些常绿树、秋色叶树和花灌木等,以营造丰富的季相变化景观。

(4)服务区、收费站及养护工区等公路附属设施绿化

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景观绿化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休憩环境为主。服务区,收费站区的建筑构造物一般比较新颖别致,外观美丽,设施先进,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视觉标志性较强,而且通常有较大的空间,绿化用地较充足且立地条件较好,后期的养护管理也比高速公路其他绿化地块方便。服务区、停车区的景观绿化设计主要考虑结合道路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既要具有亲切感,又要表现出道路所经地区的地域特点[2]其绿化应以静态景观为主,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营造环境。服务区绿化应与区内的建筑物、道路、设施等和谐统一。要考虑停车遮荫的需要,又要考虑驾乘人员短暂休息观赏的需要等。所选植物要具有较好的视觉观赏性,无毒,以及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以植物为主划分环境空间,合理配置乔灌花草比例,利用植物的形状、色彩、质感,形成立体景观,并与周围外侧毗邻区相结合,做到防护、绿化美化和谐统一[1]
三、结语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能使生硬、单调的公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能使裸露的挖方路堑岩石边坡披上绿装,能使公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使公路构造物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使驾驶员行驶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之中,保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祝遵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功能及其实现[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5):85-88.

[2]曹怡春、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