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土地复垦方案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刘国光,高静雯,杨洋

广州地量行城乡规划有限公司,广州 510000

摘要:通过土地复垦可以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提升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如何规划和设计好土地复垦方案,做好复垦工作,水资源平衡分析是基础,是重要的内容和保障。水资源平衡分析重点需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情况。水资源平衡分析的难点需要系统的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甄别和遴选合理真实的数据,根据各级规划和发展目标做出准确的预测,保障和落实水资源供给数量和质量,合理利用合理、科学的利用水资源,为土地复垦做好前提保障,服务好乡村振兴工作。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复垦;水资源;平衡分析、

  1. 引言

生产、生活、自然灾害或者历史遗留损毁的土地,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土地综合整治措施,减少土地损毁面积,降低土地损毁程度,恢复土地耕作质量和标准,使其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目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农田水利工程布局,而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则依据水平衡分析,因此,水平衡分析直接关系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科学与否(杨尽陈鸽等,2008)。

做好水资源平衡分析,落实水资源供给量和质量情况,是土地复垦的关键要点,有利于提高和保障土地复垦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资源平衡分析属于土地整理的基础以及条件,只有完全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利用率,才能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全面提升土地的利用率,使其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都达到了最大化效果(李励初,2016)。因土地整理实施改良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使项目生产能力增加了104.7%,因土地整理 项目实施新增有效耕地面积,使项目生产能力提高了40%(艾亮辉,2004)。

  1. 水资源平衡分析的要点

在土地复垦方案编写前,要认真、细致的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分区以及收集源情况,摸查清楚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根据项目需求,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厘清各要点和要素做好水资源利用平衡分析,为保证土地复垦有足够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水资源可以利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2.1区域水资源概况

在项目启动时,要梳理清楚项目所在的水资源分区和水资源管理所属情况,向水务、水文等管理部门了解和查阅水资源数量、质量以及时空变化情况,全面整理和描述清楚项目所在区域的所属于的流域、河流、水库情况,认真分析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理念。对水资源量的指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等),蓄水动态指标(水库蓄水动态、浅层地下水动态等),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消耗量、用水指标等),水资源质量指标(河流水质、湖泊水塘水质、水功能区水资达标情况)等要做好功课,表达完整、准确。

2.2灌溉设计标准

我们国家对于复垦的土地的管理与指导优先用于农业,因此在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时也是优先考虑作为农业用地。根据复垦方案的方向和目标,为改善作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制定灌溉和排水设计标准,做好人工补水措施和工程。

2.3需水量计算

需求水量的确定,一般都是根据各地方管理政策、用水定额标准,区分项目所在地的分区与范围,确定作物或植物的用水标准,计算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按照规范来计算。

2.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土地复垦的水资源平衡分析跟工业和其它社会需求的有所不同,除了要考虑农业和种植的自然生态紧密结合的用水特性,也要考虑生态需求,构建良性的生态系统用水平衡。

依据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设计典型年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从年径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取中心点年径流变差系数Cv,取Cs/Cv,查得模比系数K90通过计算设计年径流深来水量供水量得出年余水量

2.5预防控制措施

为了水资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费,使水质不受到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合理地采取水土保持和工程等预防和干预措施。同时做好在管理运营期间的监测和保障措施。

2.6土地复垦方向确定

通过项目所在地植物、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达的原则,结合适宜性评价以及项目区的土方平衡分析、水土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并征求土地权属人意见,按照复垦地块与周边环境相适宜的方向及实地调研情况,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项目区的复垦方向。

2.7复垦目标与任务

根据用地现状、实地测算及征求土地权属人的意见,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临时用地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制定复垦目标和任务,绘制土地复垦设计图。

  1. 应用实例

本文以广州市某热力电厂项目指挥部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为例,项目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坐落东江北干流北岸冲积平原与南香山丘陵及罗岗丘陵之间,丘陵、台地、平原和盆地皆有。项目所在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涌基本由北向南流,汇入东江北干流。据实地踏勘,项目区地形平坦、起伏较小,地形坡度为2~5°。

3.1水文水资源情况。项目所在的广州市增城区水系属珠江支流东江水系,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8条,地表多年径流深1099毫米,年径流量19亿立方米,但年变化大。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均属于东江水系,主要河流为东江北干流、增江和西福河,水域面积达276.7km2,占总面积17.2%,多年平均径流量19亿多m3,多年平均过境客水179.5亿m3(其中增江的龙门水28.7亿m3,东江北干流150.8亿m3),主客水合计约200亿m3,人均占有量为2万m3,居全省前列。

3.2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情况。。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丰富,全年无霜冻,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

项目所在地自然土壤属赤红壤,发育于南亚热带季雨林下,土层较深厚,呈强酸性反应。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带,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甚少存在,主要是园林人工种植植被及经济植物类植被等。

3.3灌溉设计标准

由于项目区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地势较平坦,根据《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项目区属小型灌溉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80,临时用地拟复垦为其他林地,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80,灌溉水利用系数:0.80×0.80=0.64,灌溉保证率采用90%。

3.4需水量计算

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 1461-2014),临时用地位于农业用水定额分区中的GFQ4区,粤中珠江三角洲平原蓄引提灌溉用水定额分区。

用地地块周边已有土质沟渠,复垦林地种植枫香,田间水利用系数采用0.80,则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0×0.80=0.64。

项目区灌溉用水保证率P﹦90%时,灌溉定额为:

663÷0.64﹦1035.94(m3/亩a)

项目区灌溉需水量=1035.94×0.5044×15=0.78(万m3)。

3.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依据广东省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设计典型年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921.6mm,从广东省年径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取中心点年径流变差系数Cv=0.25,取Cs/Cv=3.5,查得p=90%的模比系数K90=0.71

项目区水源集雨区域的设计年径流深为:

(mm)

从而集水区域设计频率来水量:

(万m3)

输水损失初步估计10%,供应到项目区水量:

(万m3)

由以上计算可知,设计典型年项目区集雨量W集=2.46(万m3),农业灌溉总需水量W需=0.78(万m3),W集>W需,即项目区自然降雨量能满足项目区灌溉需求,无需从项目区外河涌引水灌溉。年余水量为:

(万m3)

3.6土地复垦方向、目标和任务

经查阅用地现状规划,实地调查、测算,结合适宜性评价以及项目区的土方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有足够的水量和质量可以满足复垦为农用地的要求。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并征求土地权属人意见,按照复垦地块与周边环境相适宜的方向及实地调研情况,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用地复垦目标、任务全部复垦为农用地,以后在根据规划适当调整为耕地或其它用途。

  1. 结束语

具备良好耕作条件的耕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国家的耕地人均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而且近几十年来受到非粮化等方面的困扰和影响,已经严重到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借助乡村振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形势,把在生产、生活、自然灾害或者历史遗留损毁的土地,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优先回复其耕地功能,完善耕种条件,先修复为耕地,再因地因时制宜,进一步改进为农田,提高耕地质量,不仅增加粮食种植,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国策,同时也是一件大功德事。  

参考文献:

1、影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水平衡分析的主要因素;杨尽  陈鸽  范涛  李艳华  郭喜洋  闫斐;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 。

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水资源平衡分析;李励初;《基层建设》,2016年5期。

3、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艾亮辉  ;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