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优势及运用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档案管理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优势及运用策略分析

白淑萍

兴安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 137400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各领域的不断提高,各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在自然资源里记录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每天更新的数据信息,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文件管理效率低下。对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建立现代化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为开展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土地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档案管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优势;运用策略

引言

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化革命也正在深入开展。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服务工作,作为自然资源档案人,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当前自然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深入思考完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索,不断提高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被引入到档案管理当中,国家负责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面对新时代状况下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合理的调整。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被大量使用,而这些和资源管理息息相关。档案管理部门会根据情况作出具体的工作调整。这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合理有序的管理为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作出正确判断的主要依据。这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能减少对应的工作量。

1.2有利于加强有关部门的文化建设

档案的内容都是客观的,是不经加工改造真实存在的具体事实。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历程,可以通过档案获得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通过查阅档案基本可以知道日常工作的开展,及具体业务的运营情况。档案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它属于第一手资料,特点是直接、真实、有效。而档案的保存就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资源规划发展部门制定发展历程日志提供了客观参考,有利于制定专属文化发展历程资料。

2然资源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2.1历史档案资源有待整合利用

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组建之前,涉及相关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通常是由水利、农业、林业、规划等不同部门负责,近年来机构改革推进,自然资源档案也由自然资源部门直接予以管理,而水利、农业等相关档案材料由原部门予以管理。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漏洞百出,主要表现为:其一,在移交、借阅、保密等方面,因规定不够严格,重要信息泄密、资料丢失的情况较多;其二,不规范整理档案、卷宗目录宗地号登记错误、不按顺序胡乱混合各载体档案材料,查找档案资料费时费力。

2.3自然资源档案库房容量紧张

自然资源档案往往涉及诸多卷宗,尤其是针对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档案材料,每年都以极快的速度递增。现阶段,对于不动产登记档案,各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工作表现出显著的分散性特征,加之库房容量始终有限,纸质档案的不断增多,馆藏空间不足、利用率较低、管理成本增长等问题日益严重。

3档案管理在自然资源中的策略分析

3.1健全档案规范体系

根据档案法,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档案法规要求,自然资源档案部门要及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范体系。向同级综合档案馆申请新设全宗,将自然资源档案作为有机整体管理,以全宗管理自然资源档案。在摸底调研基础上制定档案处置工作文件,如对机构改革前档案收集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制定机构改革档案管理工作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明确档案归属流向及权责关系等,确保档案处置分类推进。在借鉴原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档案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各门类档案整理规范等。根据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对发生丢失档案、转让档案,私自留存档案等违法行为单位责任人严肃追责。

3.2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必须注意安全性和保密性建设。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国家出台的有关档案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相关文件严格保密,严禁外泄档案信息,一旦出现信息外泄的情况严惩不贷。例如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之前,必须采用电子扫描仪进行安全扫描,防止趁机夹带记录信息的设备。除此之外,还要对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采用人像采集的方式收录工作人员的信息,方可登录指定设备。这样一旦发生信息安全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精确锁定到个人,有效避免因人员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设备安全维护。定期对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定期备份重要的文件信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系统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

3.3加快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有效应用到自

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自然资源部门官方网站等信息系统,减少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的生产,实现存量档案的数字化,促使档案管理尽快走上信息化道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腿”。同时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将原本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档案管理的质量。首先,从基础开始做起,尽可能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根据“放管服”改革的相关内容,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信息交流平台,促使不同工作部门的业务交流和沟通更为紧密,保证数据信息可以及时、有效传递。而且,有助于简化其基本的工作流程,避免纸质材料的浪费、使用,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其次,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大电子档案的研究力度,制定关于电子档案的相关法律政策,明确电子档案所具备的法律权益,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为自然资源中其他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简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在实际落实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中,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要建立内部网络系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其有效融入数据库之中,保证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更为信息化、数据化,解决传统人工操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提高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的良好效果。

结语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档案的有效管理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如今,自然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改进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任何工作的发展过程总是漫长且艰巨的,因此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创新。同时也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做出合理高效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杨芳芳.如何在机构改革中做好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0(32):19—21.

[2]朱桂红.资源共享视域下自然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J].浙江档案,2020(09):63—64.

[3]汤沛淳.自然资源档案的特点及管理工作实践路径思考[J].传媒论坛,2020,3(13):118—119.

[4]何丹,陈礼金,柳霞.机构改革后加强自然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若干举措[J].浙江档案,2020(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