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在岩土工程调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在岩土工程调查中的应用

刘鑫  

371083198906084012

摘要: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岩土工程勘查工作十分重要。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但又易被忽视的问题。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工程的基础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文章对水文地质调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在岩土工程调查中的应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岩土工程;应用

引言

针对工程项目而言,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工程设计之前的重点环节。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工程建设质量、进度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是影响工程建设的基础因素。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这些因素和条件进行勘察,根据具体的勘察情况做好工程建设评估,掌握工程建设的基础资料,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符合工程建设需求。负责岩土工程勘察的人员需要对岩土分布进行分析,对勘察数据实施有效整理,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因此,必须明确不同情况下水文地质条件改变所带来的危害,及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1水文地质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的综合,故水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早期阶段对拟建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不够重视,认为采用防水设施等就可实现隔水目的。随着各类工程地下水对建筑物的破坏案例越来越多以及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化以及对水文地质调查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加强了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调查研究工作。拟建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是随着季节而略有变化的,在干旱季节和暴雨季节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这就要求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充分考虑不同时段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依据。此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与一定范围内的水量密切相关,导致水体中的酸碱度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对建筑材料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因此,在拟建区域岩土地质调查中,必须加强地下水的酸碱度等研究,才能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方案。

虽然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加强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包括:①调查范围的片面性,拟建区域的面积相对水文地质单元是小的,现阶段普遍存在水文地质调查范围偏小的现象,这是由于地下水的循环是以水文地质单元为主的;②区域调查内容的缺失,如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调查不清楚等,导致对拟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存在片面化,进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出现偏差;③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不够,大多数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仅是泛泛而谈,对于拟建工程所需的信息未能明确给出相应的结论,使得对拟建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足。

2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在岩土工程调查中的应用

2.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既可以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会给工程施工情况带来一定影响,若设计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不仅会给工程施工进度带来不利影响,还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安全事故的产生,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对于工程地质测绘技术来讲,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析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不良地质作用,调查土层特征等等。通过科学引用该技术,能够高效完成各类地质数据信息的采集,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便可以实现对本工程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与准确判断。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勘察人员就可以基于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精度要求,通过地形设计图来呈现相关情况,顺利地完成工程地质图的绘制,为其实用性、可靠性提供一定保障,后续工程设计也可以获得有力参考依据。

2.2岩层钻探技术

所谓岩层钻探技术,就是通过车装钻机或者是台式钻机等钻探工具,进行岩层芯样钻取,然后再对钻取的芯样进行进一步检测,以此来明确其变化趋势。通常情况下,在通过该技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对于砂土层,其岩心采样率应控制在75%左右;对于黏土层,其岩心采样率需控制在90%以上,且需要对土层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以此来实现各个土层具体变化趋势的了解。

最后需要将现场检测到的情况汇总为具体的数据,再通过宏观以及微观两个方面对其形成特征加以科学分析,以此来实现土层的科学观察与描述。在对土层分布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深度的土层样本进行提取,以此来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通过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科学确定岩土工程各项勘察指标,并可以此来为其后续的建设施工提供有力支撑。

2.3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这一技术在具体引用中,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除了可以实现对大量信息的存储,还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高效处理。同时,这一技术还能够通过图像来进行相关信息的呈现,且可以和专业计算机软件有机整合,完成相关图像的合成。在岩土工程项目中,需要细致、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情况,通过电阻率成像技术的科学引用来进行岩土地质剖面的制作,以此来实现对整体岩土形态布局情况的全面、准确把握。

2.4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数字化与地形建模的数字化勘察技术也逐渐在岩土工程勘察之中获得了大范围的运用。通过对此技术的使用,有关技术人员便可以迅速地掌握目标勘察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详细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有关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对应的规则要求,把相同性质的点加以连接,使之构成面,如此便可以获得一个网状的表面图;其后,经过对表面图的分析由于研究,对于此区域的属性实行准确的分析判定。应当注意的一点是,数字化建模技术的使用需要依凭真实可靠的数字信息资料,例如属性特点、几何形态等,并且这些数据资料的获取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工作人员对这些信息加以采集、处理与归纳;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真实体现出的地质结构、地形地貌特征,能让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的地质情况做到全面性了解。此外,使用地形建模技术,要求使用有关的OEM数据来为模型的构建提供支持,而且还要结合运用先进的叠加遥感影像技术,以此做到对立体地形图像的清晰、准确体现。

2.5原位测试技术

主要有剪切试验、标注贯入试验等。在具体勘察中,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参数要求来科学选用测试技术。而针对被测试样本来讲,不需要将其从原本的地质环境中分离。且基于这一技术还能够深入勘察岩土宏观结构,以及土壤的实际特性,能够促进岩土勘察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结语

水文条件与水文岩土工程建设过程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传统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多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地质条件危害无法被发现,从而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当注意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要点,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下水位反复上升下降,都会给岩土工程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为此需要合理选择勘测方式,查阅工程相关资料,重视地下水的腐蚀作用,对岩层和断层特性实施分析,加强勘察人员培训力度,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木盼盼.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6):196-197.

[2]游茂云.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1):10-14.

[3]徐立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0,35(5):64-66.

[4]刘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8):184,186.

[5]邓灯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