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方式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对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方式解析

巫殷正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大幅提高,人们对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城市交通需求等,探讨了城市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方式。

关键词:地铁站;建筑综合体;建筑设计方式;解析

在现代城市高速发展下,人们对交通运输需求较大,这有效带动了我国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地铁带动了周边地块的发展,这凸显出地铁建筑综合体的重要性。在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中,建设单位需要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因素,加强管控建筑设计的关键节点。

一、关于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大致分析

城市地铁建筑综合体是整个城市的重要建筑,主要是围绕地铁站建设相关建筑物,集商业办公、交通出行等功能的城市核心枢纽。当前,我国多数城市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土地资源压力,因此需要对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进行优化改进。

二、地铁建筑综合体的重要功能

(一)交通换乘功能分析

对于地铁建筑综合体,交通换乘功能是基础性功能,在同一时间接纳多个方向的乘客,从而保持高密度的客流量。地铁建筑综合体多依赖于换乘站,是依赖地铁换乘功能进行建筑设计,每个地铁换乘节点是重要的核心部分。地铁换乘方式具体可分为通道换乘、节点换乘和多线复合型换乘三类。其中,通道换乘有L型、T型两种。节点换乘分为站台换乘、站厅换乘及站厅、站台均换乘三种。多线复合型换乘通常是枢纽车站,有三条或四条及以上的线路相互联系,甚至与汽车客运站、城际、高铁、机场进行换乘的复杂空间换乘模式。以上地铁换乘方式都存在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但具体采取何种换乘方式往往高度依赖于规划思路、工程条件以及施工时序。

(二)居住服务方面

在当前的城市化发展中,医疗、教育等条件越发成熟,居民对日常交通出行的便捷性、经济性等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地铁建筑综合体作为地铁与商业综合体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更多地是赋予整个地铁轨道交通枢纽区域消费提升和活力。地铁建筑综合体作为区域一大亮点,其周围的住宅小区可吸引大量的市民居住。对此,需要分析其周围住宅小区的具体规划等,将地铁出入口设置在适合位置处,使地铁建筑综合体与住宅小区便捷连接,起到刺激城区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商业办公方面

在地铁建筑综合体中,商务办公人员占据人流量的较大部分。对此,在进行地铁建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时,需要了解这些商务办公人员的具体需求,尽可能将地铁站出入口设置在靠近商务办公场所处,使办公人员更便捷地到达办公地点。

三、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具体需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地铁线网也日益复杂。地铁建筑综合体主要通过地铁交通网络的大客流量来保证顾客的数量,在不同标高上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连廊、下沉广场等衔接地铁、街道,使不同人流能够在地下、地面、地上空间进行转换,公共空间和交通在不同层面上相互连接和贯穿。综合体通过地下空间与地铁站厅层实现互连互通,便捷导向地铁人流,出站人流通过地下交通核渗透到综合体的商业空间、广场、人行通道、P+R停车场和公交站等,组成连贯完整的交通体系,这种高效的立体衔接使得地铁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充满动感。

四、解析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空间设计方式

(一)外部空间设计分析

在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外部空间设计中,主要考虑广场、街道以及界面的建设。第一,广场的建设能使乘客与市民享受较好的休闲娱乐服务,适当放慢生活节奏,放松精神;广场可容纳大量的人群,分散人流量,起到缓冲乘客视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密集建筑群造成的压抑感。第二,街道是地铁建筑综合体的重要部分,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城市中很多活动需要依托街道空间来实施。街道空间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感受,同时街道还能与外部空间实现交互。第三,优质的界面空间设计是具有人性化的,能让乘客对这个场所有亲切感,使乘客更好地享受休闲娱乐等服务,同时能提高地铁综合体的商业价值。

(二)内部空间设计分析

在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设计中,需要重点分析地铁和综合体的衔接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综合体为车站上盖物业即综合体与车站合建。案例: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西平站。南城国际商务区基底范围约2.14平方公里,东邻东莞大道,西靠南城宏图路,北靠行政文化中心区,南接南部拓展区,交通条件便利。东莞6、8号线西平站采用节点换乘形式,6号线为地下三层站,8号线为地下两层站,与商务区同步建设,是集商业、超高层办公、超高层住宅、公交站场、城市公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地铁上盖综合体。其周边主要规划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国内此类案例较少,原因在于综合体与车站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实施需要解决较多问题,需要处理以下主要问题:1)市政管线的敷设问题。大多数地铁车站沿道路敷设,车站位于市政道路下方,存在2~3米用于市政管线敷设的覆土空间。当车站与综合体合建时,需协调处理好市政管线的敷设路径。2)同期施工的协调问题。处于地块内的车站上方多为既有建筑或待开发地块,综合体和地铁同期施工时需协调好各施工单位的建设用地、建设时序、施工场地等各方面问题。3)地铁对上盖综合体的结构共振方面要求较高,施工设计难度远高于一般车站。4)地铁运行时产生的震动问题,若地铁上方综合体为住宅或对震动有要求的商业,需要对地铁轨道、道床等方面进行减震处理以满足要求。

C:\Users\003846\Desktop\H@{S7GGOD]@V4AT1$WNJN@K.pngH@{S7GGOD]@V4AT1$WNJN@K   88674271425a7dfac456d347f3ed8fdb

图1-1东莞南城商务区示意图                                图1-2东莞南城商务区建成效果图

二、综合体与地铁采用广场式连接。案例:东莞市民盈国贸地下商业接驳东莞1、2号线鸿福路站,鸿福路站1号线为地下三层站,2号线为地下两层站,采用节点换乘。地铁与综合体相对独立,地铁的衔接空间(多为车站出入口)与综合体地下商业均单独接入可作为室外安全区的下沉广场。

 C:\Users\003846\Desktop\地铁出入口.png地铁出入口

  2-1东莞鸿福路站出入口接入下沉广场平面图               图2-2东莞鸿福路站出入口接入下沉广场效果图

三、综合体与地铁采用通道式连接。案例:广州市高德置地广场(春)接驳广州3、5号线珠江新城站地下连接通道。珠江新城站3号线为地下两层站,5号线为地下三层站,采用节点换乘。地铁与综合体相对独立,通过衔接空间将地铁出入口与综合体地下商业相连。

五、总结

综上,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地铁建筑综合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体现出成熟的城市功能。地铁建筑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它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而且因其高密度、多用途、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综合体与地铁车站结合开发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对于地铁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建设单位需要分析多方面需求,在确保市民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空间的通达性、协调性;建设单位应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促使建筑综合体多重功能更好地发挥,优化城市综合体空间布局,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海鸥,唐亚琳,叶凯伦.广州地铁换乘车站设计集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7-19.

[2]彭博,管涛.浅谈地铁站点与上盖商业综合体的驳接空间设计[J].四川建筑,2019,39(01):79-81.

[3]周庆国,刘洋,范增财.地铁域地下空间上盖建筑综合体开发模式探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9(02):54-58.

[4]李亚澜.建设与开发城市大规模地铁车站综合体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2):17-18.

[5]乐美玉,马超,欧振敏.紧凑城市视域下的地铁站建筑综合体设计[J].工业建筑,2021,51(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