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

戴峰,高焕鹏

山东齐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从设计到完工,大都是通过智能技术来进行,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于政府的监管,尤其是对质量和安全的监控。施工单位利用电脑技术,与相关的控制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监控方式,利用电脑联网监控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施工的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与速度。本文重点对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智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推动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智慧道路

1前言

在智能化日益渗透到建筑的方方面面时,智能化已经成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中,必须引入各类信息化技术,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管理效能。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建设刚刚起步,对于智能建筑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亟需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以加快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2强化智能管理功能

2.1对建筑工人的组织和管理都是有益的

施工环节多,涉及范围广,施工过程复杂。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部门运用智能技术,将各种信息预先输入到电脑中,通过电脑对各种信息、人员进行分组、调配,使施工全流程得以顺利进行。

2.2加强早期预警

为进一步改善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对以往施工中的各种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调查,编制成数据化的表格,利用电脑录入,根据不同的施工类型,划分出不同的风险级别,并设定相应的预警值,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减少工程中的危险事故[1]。通过智能管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报告给维修部门,维修人员也可以及时的处理和维修。

2.3持续管理项目

一般说来,建设项目虽已完成,但其自身却是持续的。建设项目的完工,既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又是项目管理的终结,也是项目运行的开始。但在施工结束后,大部分建筑物仍然有许多不同的建设阶段没有得到解决。在解决上述问题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智慧管理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细节资料,并解决项目完工后遗留的各种问题。

3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3.1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尽管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是采用了智能管理,但是,由于没有严格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长此以往,会导致某一施工环节出现事故后,维修人员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事故,管理环节逐渐混乱,严重阻碍整个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开展。此外,施工单位缺乏专门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智能化技术的培训,导致了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的智能管理系统仍处在起步阶段。

3.2专家短缺

尽管建筑智能化管理已渗透到日常施工、施工中,但在现实生活中,施工单位缺少专业的施工人员,尤其是施工工人。但由于他们多数学历偏低,对智能管理的认识还不够透彻,缺乏理论知识,无法满足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由于建筑场地的变化,建筑工人的迁移时间较长,不能在一个区域内定居。为更好的招揽和稳定施工技术人才,政府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努力,通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智能化技术,并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使其熟练掌握施工智能化技术的使用方法。但由于在培训期间,由于全部是短期的培训,施工人员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机械设备的运用还比较笼统,致使施工无法深入了解、掌握相关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导致在正式施工时无法发挥出智能化技术的最大效果。

3.3缺乏标准的沟通平台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发展下,建设工程在经历了几年的经营后,步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了几家智能施工企业,但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智能沟通平台和机制,使得各大公司缺乏沟通渠道,不能提高建筑智能化技术,最终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在整个建筑市场上也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2]。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建设起步较晚,在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应用也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规范,使其难以适应目前的市场竞争。同时,由于缺少与他人的学习与沟通,不能获取有效的知识与经验,使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面临破产,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4智能化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途径探讨

4.1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还不够健全,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其优势,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对目前的建筑智能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提高有关的资源使用效率。同时,政府、施工单位可以引入专家进行智能化管理,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专业的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真正地掌握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方法。在施工智能化管理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工程中的程序差错,导致工程事故,加大工程材料的使用[3]。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行为,在正式开工之前,每个工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职责。同时,施工单位要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的修订与优化,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各项施工作业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4.2创建统一的共享信息平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管理思想也在不断地被完善。尽管建筑智能化管理已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但仅仅依靠智能化的管理仍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施工技术平台,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在工程建设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业主反映问题的种类和细节。同时,工程人员也可以根据平台所提供的资料及处理方案,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标准化的信息共享平台,既可以使建筑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得到全面的推广,也可以使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要使信息共享平台得到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以保证其安全有效地利用。该平台不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优化施工各工序的施工方案,还可以在正式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有施工人员不规范操作,平台将及时提醒施工人员改正自身的行为,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当前,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达到现代化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目的,施工企业应主动将智能化建筑管理理念的优越性,使每位员工都能了解到。

4.3对施工单位的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企业要对施工过程和完成后的各类施工资料进行详尽的记载。在施工信息监控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将每个施工环节的计划、流程和总结综合起来,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建筑公司也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对建筑的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的得到有关的信息,从而为以后的建筑工程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4.5标准化的智能管理

建筑企业要达到智能化的管理目的,就必须对其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智能化作业是智慧管理的体现,必须建立相应的智能化管理体系,规范施工各个环节,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5结论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进步,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工程建设的预警功能,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管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积极采取对策,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发林,银乐利,肖鑫.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智能化框架及实现路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9,63(9):39-45.

[2]林志明.论智慧云平台在商业广场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及前景[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3):115-116+119.

[3]赵哲身.新基建浪潮中的建筑智能化企业转型之路[J].智能建筑,202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