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循环理论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应用PDCA循环理论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纪秀英 ,陈阿红 ,田学林*

泗洪县中医院  江苏  泗洪  2239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PDCA循环理论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升的应用效果。我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起开始采用PDCA循环理念进行感染管理,分别抽取上半年及下半年的患者各180例、医务工作者28名,分析比较管理前后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管理后的患者感染率低于管理前(P<0.05)。医务人员管理后的手卫生合格率较管理前更高(P<0.05)。感染管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感染防护意识评分均显示管理后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对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具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医院感染;应用效果

对于医院的管理,感染管理板块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患者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预后均与之密切相关。加之医院本身具有较大的人口流动性,交叉感染风险对,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均有极大威胁[1]。因此,如何做好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是需要被重视的关键问题。传统管理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却难以从根本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而PDCA 循环理念属于一种动态的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在诸多领域中均有着良好的运用效果[2]。就此,本文旨在探究PDCA循环理论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别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的患者各180例以及同一组医务人员28名为观察对象,男性108例、女性72例。年龄介于2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0±2.50)岁。医务人员中男性8名、女性20名,年龄21~35岁范围内,均龄(28.50±1.30)岁。

1.2 方法

   (1)计划(Plan):成立专门的感染质量管理小组,对现状进行分析并依据PDCA 循环理念制定方案,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因素。(2)实施(Do):a.完善优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制,奖惩制度公开透明并严格实施,医务人员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相互监督。b.定期组织召开培训,内容涉及感染相关的基础知识、消毒隔离方法、常见的手卫生知识以及卫生监测情况等,组内成员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开展感染防护以及经验交流活动,指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积极探寻更佳的改进方案,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3)检查(Check):在相关护理工作中由护士长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明确护理人员的预防措施及执行结果。再由医院指派专业的检查人员不定期地对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执行情况以及操作情况进行抽查,医院感染科需要全程参与到护理人员的定期考核中,并将考核成绩计入相应的绩效考核中。(4)处理(Act):定期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及时反馈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深入查究深层原因以探究更为有效的改进策略。同时,还可设立新的目标,明确新计划,以实现下一阶段的循环。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阶段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数,计算对比各自总发生率。(2)比较管理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3)对比管理前后的感染管理综合质量评分及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评分,利用院内自制考核量表及问卷调查进行评估,均为百分制,所得评分越高管理效果及防护意识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资料均计入软件SPSS 22.00版本中处理,以(x±s)表示计量相关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界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唯一标准。

  1. 结果
    1. 两阶段对应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呈更低显示(P<0.05)。见表1。

        表1 两阶段对应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n(%)]

时段

n

感染人数

感染率

管理前

180

2

1.11

管理后

180

9

5.00

X2

-

4.595

-

P

-

0.032

-

2.2管理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比较

    管理前手卫生合格率为82.14%,低于管理后的100.00%,差异显著(X2=5.490,P<0.05)。

2.3 管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感染防护意识评分比较

管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感染防护意识评分均较管理前更高(P<0.05)。见表2。

  表2  管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感染防护意识评分比较(x±s,分)

时段

n

管理质量综合评分

感染防护意识评分

管理前

28

85.34±2.11

81.68±2.68

管理后

28

96.22±2.80

92.25±1.35

t

16.421

18.815

P

<0.05

<0.05

3.讨论 

医院属于人口密集其流动性大的场所,伴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在院内出现的感染情况均称为医院感染。目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只升不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安全有着极大影响,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医院感染具有较强的可控性,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大量相关管理理论开始被应用于医院管理中,旨在弥补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提高管理质量

[3]。其中,PDCA循环理论属于一种运用尤为广泛的具有种标准化、程序化、科学性、实践性的重要管理模式,最初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主要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分步进行。将其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主要通过前瞻性的预测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施以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进而为医院感染管理明确方向,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应用效果理想。从本次分析结果显示:经PDCA循环理论管理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此外,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质量及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

综上所述,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增强医务工作者的感染防护意识,提升医院综合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虎.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1):164-167.

[2]郭瑶.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3):110-113.

[3]邱月群,黎淑珍,陈炜,等.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5):184-185+188.

通讯作者:田学林1975825骨科副主任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骨科邮箱327259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