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7
/ 2

浅谈提升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径

詹华静1, 江敦涛2

1.身份证号码:445122198707010947 2.身份证号码:370214198304284815

摘要:园林工程是绿化、美化城市公共空间或者建筑物外围空间的工程施工分项,其核心施工内容为风景园林植被的布局和栽种、植被和建筑物间的搭配以及各类建筑小品。此类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是弧线部分测量放线不准确、园林植被移栽和养护不规范等,研究避免和解决这些施工问题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效率

引言

当前,随着城市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由于建筑技术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市政园林的施工单位需要对市政园林的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来保障市政园林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随着市政园林的发展,相关施工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保障市政园林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的最好方式,也是保障整个市政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市政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重要,都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各个地方部门都需要积极构建生态文明环境,以此来推动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体现出当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地方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历史传承。所以,需要重视和关注市政园林工程建设,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市政园林施工管理体系,这对于生态空间功能的完善构建和建立舒适的城市环境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阻碍园林工程提升效率的因素

(一)缺乏健全的沟通机制

在市政园林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样的情况造成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例如: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可能出现施工的效果达不到设计的要求,或者在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施工方无法进行有效的施工。目前多数的市政园林建设单位都没有完善的沟通机制,无法及时解决在市政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就影响到整个市政园林施工的质量。

(二)市政园林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低下

在市政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相关部门的不重视,且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标准,施工队伍也存在不专业以及过度追赶工期的现象,这样都会导致市政园林施工现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定点放线不够科学。在市政园林施工建设阶段,定点放线是确保苗木栽培位置准确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因为施工管理不科学且不到位,造成定点放线工作处理不合理,使苗木栽培质量较差。例如在定点放线工作中没有注意苗木与周边设施之间的距离,这样在苗木栽种之后其根系就会对周围管线或设施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土壤预处理不科学。市政园林土壤预处理施工因受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在施工开展之前很少对土壤肥力和土壤PH值进行分析与检测,这种预处理环节的缺失会导致土壤条件难以满足植物实际生长需求,进而造成苗木在生长阶段容易出现枯死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的支出,同时施工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 提升园林工程施工效率策略

(一)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土壤预处理。在施工前应该组织专业的地质勘察人员对土壤特点、酸碱度、肥力、盐碱性等实施全面调查,有些施工区域土壤条件较差,不利于园林植被生长,此时应该采用置换法,将不良土壤移除,并回填优质土壤。在土壤预处理阶段还应该重视对基肥的使用,在植被移栽初期阶段,在土壤中预埋适量的基肥可提高成活率,但是要控制好基肥的用量,避免因为用量过大而破坏植被根系。

(二)建立健全的联动沟通机制

在现代化的园林建设中,对工程设计的审查和探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需要建筑公司根据设计单位的图纸资料,对项目建设完成后的景观进行调查,然后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审查,及时发现市政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市政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施工与设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问题,所以必须与设计方保持紧密的联系,根据设计图纸中的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询问,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出现不规范的景观设计图纸,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工程建设和施工质量。另外,在这两方面的交流中,还必须要有社会各界的参与,公众的参与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全面优化市政园林施工现场管理

一是需要强化土壤与苗木管理力度。工程项目施工开展之前,应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全面调查和记录,主要调查和记录内容即为土壤肥力与孔隙率等,然后再依照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对土壤结构开展预处理,这样就可以为植物有效生长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另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理机制,确保相关监理部门更好地约束各环节施工行为,同时还应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苗木采购,科学检测苗木质量,保障苗木符合相关标准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二是做好定点放线工作。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和意识到定点放线在施工阶段的重要性,加强监控管理,以此来保障植物种植位置与施工方案相符。但需要注意的是,定点放线工作人员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应达到相关标准,既要熟练掌握定点放线的操作步骤,还需要即时发现问题,并与相关施工部门来进行有效沟通,进而优化施工方案,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市政园林施工质量。三是简化施工管理程序。不同规模的工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例如规模较小的街头绿地可以运用直线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直接下发指令,反之则需要优化施工管理流程,进行责任划分,保障工程施工的开展可以统一调度。

(四)现场指导细节施工

设计督导要经常巡查施工现场,对设计图纸上未明确的材料颜色、尺度等,设计督导应出具专业的指导意见供建设单位选择参考,对施工人员遇到的关于设计图纸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在地形塑造、苗木搭配、苗木养护等环节,设计督导应结合自身的审美素养和专业知识等进行现场指导,尤其是当现场施工出现违背设计意图时,设计督导应及时制止,并通过现场指导和沟通的形式,使施工人员准确理解设计意图,避免发生和设计意图相违背的现象。

(五)3.3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想要提升园林工程施工效率就要转变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充分展现施工管理作用。可以从以下3点进行改革:(1)将移植的各类植物标准编入规章制度中,明确其选用标准,以备后期培养保证成活率。(2)将施工团队成员入职标准纳入规章制度,保证施工队伍的文化技能水平。(3)施工过程中设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并将每个环节的质检情况落实到人,确保质量监控不遗漏,不放纵。由此以来,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管理,可以全方位的监理施工作业,科学、合理约束,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基本条件的不足,优化施工作业。

(六)积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为确保植物可以更好的成活与生长,在科学选择材料并对其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后期养护工作,有效的后期养护工作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保障植物生长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通常来讲,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苗木生长期通常都是两年,这一期间需要加强养护管理,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在市政园林施工建设阶段,需要对施工进行有效管理,针对问题的出现及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在建设过程中应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然后依照问题来提出完善的处理措施,健全施工管理方案、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积极做好后期养护等多项工作,有效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同时还可以达到想要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姗.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砖瓦,2022(1):100-101,104.

[2]杨吕云.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J].浙江园林,2016(4):3.

[3]陈二妹.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