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5
/ 2

关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的探究

李丽敏

山东泰沂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企业迎来了发展新契机。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十分必要,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掌握技术控制要点,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管理体系,改善以往技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总体效益的提升,给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为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主要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探讨,根据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和目标,制定对应的技术控制措施,助力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控制要点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把控现场施工材料质量,从根本上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管,确保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器具、原材料、劳动力、资金得到合理分配,以促进该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材料因素等,导致最终建设质量难以达标,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应根据建筑工程建设使用效果、质量要求、建设周期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制定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措施,以免因管理疏漏导致建筑质量较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科学、妥善的措施对施工技术加以管理。在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从而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另外企业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突发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效率。此外企业通过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分析

2.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数工程处于露天且未经修剪的偏远区域,因此施工质量会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建设结果偏离实际需求。其中,人为因素对于建筑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案例,得知施工团队整体素质偏低、从业经验不足、专业水平较差,导致现场问题频发。例如,建筑工程施工前未能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施工人员因安全意识匮乏,未掌握安全保护防范措施,施工流程不熟悉,施工技术交底衔接不当出现因违规操作引发多起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与流程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与制度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操作步骤未能得到完善,会导致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因技术实施步骤顺序错误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技术管理无内容参照,无法把控施工质量与进度,最终导致施工效益较低。

2.3施工技术使用不当

现阶段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环节和施工技术较多所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如果建筑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不符合相关标准那么工程的建设质量就难以达标从而导致频繁返工现象。严重的施工技术使用不当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建筑企业要想真正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要确保施工技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开展统一安全培训教育,使施工人员了解每一施工步骤潜在的风险,掌握安全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还需派遣管理人员开展全方位的施工安全监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施工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环节应进行重点监管,并预测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预防。

3.2加强安全管理

一直以来安全管理都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就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正式开工前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以提升其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其安全管理意识从而有效弥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另外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严格规范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操作流程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技术难度系数较高的设备操作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并应持证上岗。

3.3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理念

在现代化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除了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外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理念进而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比如企业可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动态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从而及时发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实现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

3.4

合理配置资源,渗透绿色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充分掌握该工程所需的资金数额、机械器具数量、劳动力、原材料数量等数据信息,并对每个环节的人力、物力、资金消耗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合理分配资源、优化人员配置、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因此,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管理,并结合建设需求对各个环节所需的材料、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合理控制。此外,还应在建筑工程中渗透绿色施工技术,以此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3.5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督

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企业需要针对工程项目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未来发展目标对原有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加以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够妥善解决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企业应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监督和管理的执行力度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3.6严格开展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

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更要严格开展。在该阶段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并全面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还要不断探索先进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的应用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另外管理人员在竣工阶段开展技术管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于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施工效率和建筑工程质量。

结语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企业就需要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有效解决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居业,2022,(06):155-157.

[2]韦丽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2):130-132.

[3]曾志贤.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探讨[J].居舍,2022,(1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