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影像学诊断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影像学诊断研究现状

李欣宇  ,郑丽莉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致残率高,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辅助临床治疗。文章阐释了国内外关于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影像学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多发于潮湿、寒冷地区,其病因至今还没有被彻底阐明。RA以关节慢性滑膜炎症、关节逐渐破坏为典型特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常发生关节损坏,可能造成严重的关节损伤畸形,甚至残疾。对于RA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扭转其骨质破坏的情况。因此,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RA患者避免疾病致畸致残、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影像技术对RA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辅助RA进行早期诊断,还可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临床RA患者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帮助。

国外研究现状

2014年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医院对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以及对影响四肢的其他疾病应用扩大技术,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讨论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种异常发现。RA可根据关节间隙变化和关节骨侵蚀的情况鉴别诊断。当骨质疏松症不存在或模棱两可时,这些特征至关重要。其详细考虑了骨侵蚀,并描述了关节皮层中可证明的最早变化。骨质疏松症通常被认为是最早和最常见的发现,但人们当时认为应该较少强调它,因其病变程度较小的位置难以识别,并且可以在各种其他条件下找到所有发生的类型。该医院提到了放大技术原理的常规应用,建议四肢的射线应使用细颗粒工业胶片,并在普通X射线显影剂中缩短处理时间,以获得更好的细节。Perry等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手部发生骨质破坏时,螺旋CT对其骨侵蚀的显示与MRI一致,且在同一部位CT的骨侵蚀评分明显高于X线和MRI。因此认为CT评价骨质破坏最为可靠,CT可以作为评价骨侵蚀的金标准[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于201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RA的诊疗指南,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程度将其X线影像学表现分为4期。2018年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明确告知,RA的早期发现、规范化治疗尤为重要,应以降低疾病活动度、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首要目标,即“达标治疗”。但是,现阶段国内的RA诊疗实践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RA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三低状态”,即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根据流行病学初步统计,目前中国的RA患病率为0.42%,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全国约有超过500万患者,而且大部分是20~50岁人群。传统的病理诊断方法虽然能获得病变组织的诊断结果,但RA患者病情也存在形态学改变的问题,使得其在临床上不易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目前,国内临床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法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为重要的检查手段[2]。X线检查、螺旋CT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各种不同的检查手段中,X线是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种,也是评估RA关节结构破坏最常用的影像学工具。通常使用手部、足部X线片来检查关节损伤情况。但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RA患者常规X线片表现可能是正常的。自从1988年螺旋CT诞生以来,螺旋CT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帮助提高临床诊断的结果。目前,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中,X线和螺旋CT的成像效果也有不同,通过对X线和螺旋CT成像效果比较,选择适合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像技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早期病变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综合以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关节病理改变有骨质疏松、骨质侵蚀、滑膜水肿、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现象,导致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在RA的临床诊断中,骨质侵蚀破坏情况是诊断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而骨侵蚀改变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手腕部,但是,因为腕关节的重叠影像,会有一定的盲区,所以,难以观察到腕骨韧带周围受累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滑膜发生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对关节的软骨造成更严重的侵蚀,影响关节功能;甚至有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早期发现并进行分期诊疗,然后根据具体的分期结果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RA患者的病情,延缓病变的发展,减少致畸致残率,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影像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协助风湿科医生应对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1]Geng Yaqin,Liu Ting,Ding Yu,Liu Wei,Ye Jiayi,Hu Linlin,Ruan Li. Deep Learning-Based Self-Efficacy X-Ray Images in the Evalu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 Nursing[J]. Scientific Programming, 61(3):963-973.

[2]赵娟,吕艳杰,王秀丽. 对比分析X射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9):64-65.

指导教师: 郑丽莉(198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医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