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八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邮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八中

李彪,13731317259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李彪

合肥市第八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用参与式教学法是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措施,教师应当在遵循学生身心规律、调动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方向内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参与,用课前引导,课中情境学习、实践体验、互动探究和课后评价与反馈使学生基于自我需求学习政治知识,能动应用政治学习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参与式教学;应用策略

参与式教学法也可定义为交际式教学法,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和核心应用更多直观的、灵活的、形象的教学方式,营造课堂上和谐热烈的氛围,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进程之中,并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反馈,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知识,又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激活学生在高强度学习环境中的学科主动意识,让学生相较轻松的、自主的选择自己可参与的教学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教师激励下对深刻且系统的政治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

一、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重点

(一)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既然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意愿,那就应当首先遵循高中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以其思维特点、生活经验和高中阶段的整体学习环境为基础设计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更需要关注学情,如学生对于案例分析活动的参与热情,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反馈程度,根据学情动态调整教学进度或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跟上课堂节奏过程中真正做到参与讨论、参与学习、参与成长。

(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取得实效还需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即让其有激情有兴趣,才可以对课上所教内容有想法。教师可以利用陌生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放松其对新知识的抵御或排斥心理,愿意走入课堂;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还可适当保持所呈现内容、所提供资料、所组织活动的神秘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挑战兴趣或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不是单一进行重复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中有主动学习愿望。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引导式参与

考虑到高中生的整体学习压力、学习节奏和参与式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参与从单纯的教学时间内的参与适当提前至课前准备活动中的参与,为课上参与教学质量做前提做保证。首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智力、心理、情感等个性化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点在哪里,对于哪部分政治知识的接受度更好,依托于这一系列数据设计导学案,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

其次,需要教师灵活设计课前预习类作业,如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让学生收集知识背景资料,请学生自行阅读与课内知识相关的书籍、辅助学习素材,并请学生个性化记录自己的学习结果,如观后感、读后感,或可以记录学习计划表,在课上以分享为主要形式展示预习结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前参与积极性。在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一部分知识之前就可请学生先简要浏览教材内容,再选择下载学习平台上的某部分微课素材,进行自我学习之后选择自己对改革开放的某一理解角度自选材料,阅读、整理成小故事,课上通过故事复述的方法解析自己对于改革开放是伟大转折、坚定选择等的理解。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权,让其在课前参与中实现对知识体系的基本认知[1]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对清晰、明确的导学案或课堂学习任务清单,目的是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课上学习目标,能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优势,将有限的精力或时间应用在解决突出问题方面。如按照政治、科学、思想意识等层次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尽量用学生易理解、易效仿、易行动的动词指出学习方向。以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内容为例,需要学生学习新发展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有高度认同感;知道怎样用科学方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学会用科学眼光看待周边生活或社会变化,以上目标突出指向学生应当掌握哪些基础内容,灵活运用哪些学习方法,最终生成哪些课时学科品质。

(二)课中多元性参与

在课上教学环节教师为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应当应用多元参与式教学策略,组织参与式学习活动,既不断给学生新鲜感刺激感,让其主动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从多个角度学习知识,了解知识。教师可以创设知识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在熟悉的案例、熟悉的事物、熟悉的素材之中学习与讨论。如教学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部分知识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外来文化符号、现象-街头随处可见的外语标识,年轻人喜欢的hip-hop音乐、街舞文化,商场餐厅内各式各样的国家美食-泰餐、日料、汉堡、炸鸡,请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些随处可见的内容属于外来文化,自己又如何看待这些外来文化,引导学生就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自由表达,在参与中已经实现了对外来文化态度的呈现,教师再由学生的生成性表达自然过渡到知识讲解中,将学生的参与变成课堂教学资源之一

[2]

教师可组织互动探究式参与活动,让学生以某一案例、某一现象为分析对象,先进行自由思考,再进行小组内的讨论,最后开展课堂上小组间的辩论竟答,用学生的主体参与调动其灵活学习思维,锻炼政治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如以网络上利用他人肖像制作动图并传播的案例为切入点,请学生结合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一课的知识分析该种行为是否触犯我国的法律,如若答案是肯定的,又触犯了哪些法律,公民如何保护自己的法律权利,生活中又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同时,在内外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参与式学习机会,和学生共同走入到社会环境中,了解如公民依法纳税、商户诚信经营有关的知识,将课本上的内容变为鲜活的、可看到触摸到的人、事、物、环境,扩大学生主体参与范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强化知识认知,并生成能动的学习感触。

(三)课后反馈型参与

实现高中政治课堂参与式方法向课后的延伸应当以多途径反馈为主要形式,用作业进行参与,用评价进行参与。教师要布置学生更易完成、更愿意完成的课后作业,给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检验、优化自学技巧的机会,如教师布置家庭项目作业,请学生通过与父母交流、和长辈谈话了解家庭中每一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如工资奖金、股票分红、家庭投资理财,按照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课的知识对不同收入进行简单分类,通过个人探究对诸如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更为具体的认知,也可以清晰看到政治生活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加深学生的印象,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3]

另外,在每一部分知识,如一单元内容讲解完成之后请学生记录周期性学习总结评价表,要求学生回顾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对教师应用的方法、课堂教学资源呈现形式等内容进行评价,用常规性的评价活动让学生更加关注课上教与学行为,在认真观察中自然也会实现主动参与。

结束语

高中政治参与式课堂要求教师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从而做到主动参与下的主动学习、主动提升。教师应当结合具体教学需求,做到课前充分引导下的学生参与,课中多样化教学方法辅助下的学生积极探索和课后作业加评价带动下学生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 朱晓琪,陈浩宇.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21(24):63-64.

[2] 陶广福. 高中政治参与式教学法应用略谈[J]. 读与写(上,下旬),2015(15):35-36.

[3] 王占雷.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模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