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力课程项目主题《和水一起玩》——记录科学实验探究与观察记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自然力课程项目主题《和水一起玩》——记录科学实验探究与观察记录

张海琳

惠州市机关幼儿园 516001

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的实验活动既可以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怎样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教师是幼儿在课程探索活动的一位支持者,还有合作者。在幼儿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例如用看的、听的、闻的、摸的、尝的等一些途径和事物亲密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有效引导能帮助幼儿感受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激发起学科学的热情。

《和水一起玩》项目主题我们从大班第一学期11月中下旬开始,我们在玩水中探索了千变万化的水;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到水的作用,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用水。加深对生命之水的理解,培养孩子对水的保护意识。

一、幼儿的探究尝试

以幼儿的探索经历为基础,帮助幼儿理解潜在的科学概念。通过开展操作探究、自制容器和生活发现等活动,把一些相关的科学概念或是字词,转化为幼儿自己的科学经验(也是科学体验)。

比如:帮水搬家(毛细现象),喷泉游戏(水的压力),节水“净”行时(过滤)、自制免浇水容器(渗透性)、制造露珠(凝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诗句的含义也是暗合了我们科学活动,不仅仅是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更多的是在探究活动中习得,孩子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去发现、去体验、去解决。

项目实验一:喷泉游戏

1、幼儿在玩水枪过程中,互相发现中,对水枪怎样出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探究的欲望。水枪出水的原理与水压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满足孩子的探究的欲望,进一步体验水怎样从孔里出来的,创设水和塑料瓶的游戏(后被孩子称之为喷泉游戏),为孩子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

A.收集塑料瓶,并在瓶身的不同高度扎小孔并准备好水槽。

B.操作体验:先猜想再实验。

实验①:当空瓶子进入水中时,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实验②:有孔的瓶子可以装满水吗?实验③:装满水的瓶子,打开盖,会发生什么?合上瓶盖,又会发生什么?C.小组分享交流。

活动提示:观察幼儿操作过程,留意幼儿操作步骤与实验成败之间的关系,关注孩子的操作体验。

2、创设自选水游戏区,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探究的需求,如,失败后再尝试、成功后再体验、小组式等。

项目实验二:沉浮大猜想

  1. 常规的操作记录已经不适宜此时孩子的探究活动的记录,一一对应的表格式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必须改进沉浮实验记录表。以体现先假设再论证的思维方式进行实验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思维方式。

  2. 在水游戏区增设浮沉大猜想探究水的浮力:A.当同一块橡皮泥改变不同造型时,实验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B.不同物品组合后进行沉浮实验,会有什么不同。

  3. 设计记录表,鼓励孩子关注实验的不同现象,将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为进一步观察实验留下痕迹。

项目实验三:帮水搬家

在分享玩水相片时,孩子们被其中一组相片吸引,并很好奇地向相片的主角发问:你们在玩什么呀?

铭铭:我和轩轩在帮忙装水呀,用水管,让水龙头的水给阿平的水瓶装水。

轩轩:我们在运水呢。

老师:哦,他们在帮水搬家呀,把水龙头流出的水搬到了平平的水瓶里。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和一小段纸巾,1号杯子里装满水,2号杯子里没有水。我们尝试做个小实验:利用这段纸巾,如何把1号杯的水搬到2号杯子里去?

鉴于这次实验出结果需要的时间很长,把这次实验操作体验活动定为亲子小实验——帮水搬家,在家园沟通时,提醒家长让孩子自主动手,进行观察与发现。不要事先告诉孩子实验的结果,家长用文字、相片或是视频的方式记录孩子的操作过程。

这次亲子小实验得到了家长们积极配合,孩子的实验过程都做了记录,孩子们在操作和观察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分享交流中,孩子们积极讲述和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兴奋地说起自己发现秘密时成功的喜悦。

项目活动四:水净化

“我看到金鱼缸里面有脏东西”、“我们做的那个瓶子里白色的棉线有些变绿了”“水里有些黑色的东西”、“最下面有层绿色的东西”......“把水里的脏东西捞出来”、“消毒”、“把脏水过滤”......

孩子进行水过滤实验,一次、两次、三次反复过滤,结合实时记录表和过滤后的水,交流讨论, 有些孩子会得出自己的结论:“我的水变干净了”“反复不停地把过滤后的水再过滤,过滤的次数越多,水会变得越来越干净”“在过滤的过程中,倒水的速度要慢”“放纱布、放海绵水会更干净”······ 老师这时候给予的不是对与错的答案,而是怎么样去激发他的观察和探索的愿望。

为幼儿建立一生一本的“我的科学记录本”,用于收纳孩子的科学记录,让学习活动有迹可循。由幼儿自主管理。

二、幼儿的实验观察记录

幼儿在观察记录上,以开放式和条件式的记录方式相结合,进行想象、思考、判断,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学习、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思考和创作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放式:观察(操作)记录样式以大部分留白为主,赋予幼儿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只标注一些日常信息的填写。比如:日期、星期、天气、姓名、活动名称。

条件式:条件式主要应用于实验操作。幼儿根据实验要求步骤进行。突出先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再进行操作验证的过程。

思维导图式:大家都知道学习思维导图,可以间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通过感官把图像、色彩、关键词和想法联系起来去思考问题。倡导的是在创作过程中,让孩子融入快乐,体会乐趣。

水可以用来做什么?(发起问题)孩子们结合自己各自的生活经验和对水的认知积累,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用线条、色彩、图示、图案等呈现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与记录的反思与行动

反思1: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中,是否适宜让幼儿体验带有点挑战性的尝试?比如给塑料瓶钻孔。A.操作前做好的安全防护,准备防护用品,进行防护意识提醒。B.示范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C.家长协助一对一;D.老师指导,可以先让个别孩子先进行尝试,比如,自制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先尝试。

反思2:在进行记录孩子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说明性讲述时,因孩子个体差异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不同,很多时候只记录孩子讲述中的关键字、词、句,成段的描述性文字记录比较少。(我们也曾想在孩子进行分享讲述时进行录音?......所以很多时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记录。)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是我们接下来要和孩子一起努力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