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线设计隐患及解决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道路路线设计隐患及解决对策分析

王永祺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道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对于该区域后期的发展极为重要,部分道路的建设时间比较早,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运行的实际需求。为了推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道路路线进行合理设计,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设计,使其能够满足相关区域的交通运输需求,以此提高道路的实际效用。

关键词:道路工程;线路设计;隐患;解决对策

引言

道路路线设计决定着道路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设计环节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基础,近年来,路基沉降、跳车、开裂甚至坍陷等问题越来越多,相关单位需要对设计工作引起重视,深入探究道路路线设计隐患,并针对隐患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保障道路工程的顺利运行。

1路线设计

道路工程建设影响因素较多,在路线设计中应综合分析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编制多种路线设计方案,然后由设计工作人员及专家组以科学评价方法进行方案比选,从路线走向、规模、指标、造价、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综合论证得出最优路线设计方案。地质条件勘测是道路工程路线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全面掌握项目沿线地质构造情况,针对不利的地质条件则需在路线设计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或规避。此外,路线线形指标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所以在设计时必须综合分析几何设计与组合设计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细化各项设计内容,保证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2道路线形设计中存在的隐患

2.1安全隐患

设计要素不兼容是道路线形设计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表现为道路设计与道路附近的建筑物不相符,影响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对路况及行驶方向的判断,从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2环保隐患

现代道路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均需考虑环境因素,将环保理念贯穿于道路工程建设全过程,若在设计过程中对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考虑较少,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与污染,还会增加施工成本。所以,线形设计过中,必须考虑环保问题,否则会造成严重的隐患,影响当地生态平衡。

2.3返工隐患

道路线形设计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设计工作不仅需要掌握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理念,优化设计方案。若设计理念陈旧,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及其他软件技术,可能造成人为计算失误的情况,影响设计方案的精准性与可靠性,最终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不得不返工重新建设。

3道路工程路线设计隐患的解决对策

3.1做好必要的实地考察工作

道路路线的设计工作属于城市建设最为基础的前期工作,通过道路的施工建设,不仅可以为群众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正式对道路路线进行设计之前,对群众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要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好对应的调研工作,对道路建设周边部位及时开展考察与意见征询工作,明确居民对道路建设的看法。

3.2做好路线的平面设计与纵面设计

在明确道路路线设计的主要控制点后,设计人员就要展开更加详细的平面设计与纵面设计,从而提高路线平面线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道路路线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满足行驶力学的基本需求,重点考虑驾驶人员心理、视觉与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稳步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与舒适性;其次,路线设计工作是一种整体性较为显著,并且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性工作,也会对道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安全、耐久、和谐的基本设计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应用各类技术指标来提升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道路的综合效益与服务质量;最后,要保持平面线型与纵面线型的连续性,通过不同线型要素的应用,防止线型指标出现大小变化、失衡等不良现象,确保线型能够与地形景观与周边环境互相协调。除此之外,在进行平面、纵面线型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以下几点设计内容进行深入考虑。(1)视距。在道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当满足基本的超车视距与停车视距,提高行车安全性,而在两条相交的道路当中,各自停车视距内所组成的三角区域不允许存在任何障碍物。(2)直线长度。道路路线设计应当根据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存在差异路段,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分析道路的设计指标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运行需求。同向圆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应当在设计速度的6倍左右,而反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则在设计速度的2倍左右。(3)纵坡。在纵断面设计过程中,纵坡属于其中的关键控制指标,应当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工程投资预算以及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等多种内容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在大桥或中桥中,纵坡不宜大于4%,而隧道中的纵坡也不宜大于3%。(4)坡长。坡长主要就是两个边坡点之间的基本距离,为了保证纵断面设计能够与地形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行车安全性,而在平原地区可以适当放宽最大坡长。

3.3绿色环保设计

当前绿色节能环保设计理念受到了重点关注,所以道路工程路线设计工作也应融入绿色、节能、环保设计理念。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在路线方案中强调施工材料、技术工艺以及机械设备等相关环节的绿色、节能、环保设计,比如施工材料尽可能地选用绿色节能材料,通过对废弃料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人工砂,然后取代自然砂等,从而降低自然资源的损耗。此外,需要对各项资源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应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作用及价值,有效提升道路工程路线设计绿色、节能、环保性。

3.4道路交通标志

1)要完善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道路交通标志设计的质量必须得到强有力的保证,设计人员在进行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时,要先对周边区域进行交通流调查,可安排车辆多次试验行驶,在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路段设置道路交通标志。2)设计特色道路交通标志。除国家统一规定的道路交通标志之外,可根据道路路况设计具有特色的道路交通标志,一方面可以作为道路工程的特色,另外一方面也提升了道路工程的行驶安全。3)配合使用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在道路当中的重要设施,随着路况和车流量的变化,交通信号灯的数量和形式也会发生对应的变化。道路工程中有特别需要驾驶员注意的地方,设计人员可以考虑将交通信号灯与路标配合使用,以此提升行车安全性。

结束语

道路工程线路设计工作较为复杂,同时也是道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设计中应贯彻安全性和环保效益性等基本要求,遵循设计原则。需要注意的是,若线形设计不合理,如均严重影响道路工程行车安全,所以,需要提高线路设计水平,提升道路工程的安全性,消除传统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隐患。

参考文献

[1]陈琼.新时期道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点探讨[J].人民交通,2019,13(4):74-75.

[2]刘小滔,薛佳,曹放,等.川西地区某省道改建工程路线设计选择与方案研究[J].道路与汽运,2021,22(2):93-95.

[3]武莹.道路路线设计中的存在问题及控制重点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5):28-31.

[4]翁远志.道路路线设计可靠性与交通安全性的强化措施[J].交通世界,2021,17(30):118-119.

[5]黄剑飞,汪开源.探讨市政道路的路线线形设计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