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探索

李艳

湖北省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湖北省利川市,445400

摘要: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化革命也正在深入开展。而现有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项目无统一规划、过程管理不到位、项目材料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了解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对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监管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对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进行完善,为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基层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然资源所;信息化;标准化

引言

自然资源管理系统历来重视基层所建设。信息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基层所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信息化+自然资源所”建设,将自然资源所政务标准平台作为标准化建设内容之一,以信息化驱动自然资源所管理能力的提升。

1存在问题

1.1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近年来,信息化快速发展,各个部门、单位都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上下级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信息化项目交叉、重复的问题;资源、数据共享不够,往往导致数据的重复采集、系统重复建设,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没有做好统一规划和设计,造成各系统之间数据格式互不兼容,整合难度大。

1.2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对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无法实时掌握项目的进度状态,对项目的立项、采购、实施、验收等关键节点无法及时监督,项目建设进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掌控,对于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造成项目进度一拖再拖,项目最终建设成效不理想等问题。

1.3项目材料管理不规范

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会产生各类材料,对于这些材料的规范与归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1.4缺乏信息化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部分单位对于信息化项目管理没有专人投入,各单位重业务、轻管理,人员都投入项目建设,而无暇对信息化项目全过程进行认真跟踪和把控。

2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策略

2.1树立信息化新理念,提供智能化服务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所以我们一方面提供智能化服务,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树立信息化新理念,将高新技术运用到信息化建设当中去。比如运用已经比较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先进的AI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高新技术,以此来保证交易安全,相关的登记机构也应该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检查工作,检查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必要时要对信息化系统做维护工作,来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

2.2从大局出发重视整体规划,确保资源整合

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多部门、多个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所以要先从划分部门职责,明确登记范围,规范登记内容和流程等大局观出发,多部门联动起来统一做到信息共享。比如国家要对自然资源做整体规划,搭建起统一的、高效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统一管理,也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力,简化工作流程。

2.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扩建

首先,地方政府可以将自然资源调查登记纳入本期的预算当中,制定合理的经费支出方案。并调动社会各行业、各企业、各团体的积极性来进行招商引资,另一方面要加强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比如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培训,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待遇和晋升空间。

2.4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

信息化项目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利用开发、数据更新和利用、信息安全保障等项目。虽然信息化项目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将会造成信息化程度不够或者过度,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不仅要熟悉业务,还要懂管理。在各个业务部门都设置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信息化项目的追踪和管理,由局网信办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对全局的信息化项目进行管理,并对这些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加强政策、业务、系统使用方面的日常培训。

2.5保障机制

规范的有效推行与落实需建设相关的推行保障机制。(1)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基层业务管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而标准的实施是落实建设要求、保障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需充分认识标准规范的制定对推动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思想上统一认识,保障信息化规范的有效推行。(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自然资源所信息化规范工作小组,分级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统一管理标准规范的研讨、编制、审核与发布,并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联系配合,保障标准的顺利实施。(3)跟踪落实,强化监督。从政策文件和工作机制方面强化标准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在各地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将标准规范作为各地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从而保障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2.6规范内容

自然资源厅以现有政策、制度、标准为依据,以安全、运维、保障为目标,从系统架构角度出发,将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拆解为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应用服务支撑5个层次。充分考虑各地信息化现状与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分别从建设内容及建设形式等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形成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体系,技术和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紧密融合、保障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高效协同奠定基础。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针对硬件基础设施层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建设进行详细规范,要求将各类物理资源进行整合,提供可扩展的计算、存储和虚拟化管理与服务。对软件运行环境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进行统一要求,保障各应用系统和功能模块正常运行,支撑空间数据快速浏览和查询、属性数据快速汇总、文件数据快速检索等操作。规范数据资源层要求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统一汇交与管理,为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提供数据支撑。规范应用支撑层要求以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依托,提供应用开发和部署服务,为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应用支撑。规范应用服务层即构建的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平台,要求平台包含党组织建设、政务服务、执法监察、综合管理等应用服务,并针对各应用服务的功能模块及内容进行详细规范。

结束语

自然资源局通过梳理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等几项举措,明确了责任分工,实现了信息化项目的统筹建设、及时跟踪,实现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相信随着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信息共享等目标将会进一步实现,真正做到节约、集约、安全、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骞.自然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1(13):70-71.

[2]吴建廷,许恒周.山东省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运用[J].中国土地,2021(6):40-42.

[3]袁绍晚.大数据行动下的国土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J].城建档案,2017(7):15-16.

[4]汪洋,唐华,谢士杰.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思考与实践[J].中国土地,202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