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分析

杨世奇,车晓英,周艺萌,张秋实,赵智慧,袁帅,郭淑静,尉龙

达拉特发电厂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0143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企业日常运作中都离不开电,这也使得电厂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率安全运行便成为电厂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电厂容量的不断增大,对于热工控制系统功能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存在较多且复杂的干扰因素,进而造成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发生几率越来越高,测量中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对于电厂正常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电厂热工;自动化;改造技术

一、自动控制理论概述

自动控制已成为我国火电厂自动控制研究的核心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根据装置的不同,分为计算机控制和正常控制。根据自动控制可分为开路和闭路。根据自动控制的设定值,自动控制系统分为指定控制系统和跟踪控制。目前,在许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自动化理论受到重视。在生产中,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热工自动化最关键的是自动检测部分。在自动化过程中,装置可以直接测量热装置运行中的参数,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反应火电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可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确保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有效保证热工自动化状态和工作质量。用于火力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机组的运行,保证电厂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热工自动化管理过程是按照其固有的步骤控制,又称为顺序控制,它可以控制起停、运行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处理。此外,控制装置也具有强大的保护功能和判断能力,正常情况下,设备操作完成后,系统只有在确认相应的操作完成后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前面的操作没有完成,当进行下一个操作时,系统将停止操作,并发出警报。在应用自动控制过程中,根据相关的系统警告和指令,对设备进行优化和调整,有效降低生产故障。通过保证人员的安全,也可以改善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二、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措施

2.1通信功能技术改造

由于DCS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出现系统通信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所涉及内容相对繁杂,并且出现的大多数故障问题具有一定隐秘性,很难在故障出现早期就精确察觉,在通信网络信号不佳情况下,还容易因为数据线衔接配置缺乏合理性、外部设备装置对信号产生扰乱等原因进一步使DCS系统增加发生通信故障问题的几率。所以,在改造DCS控制系统过程中,要优选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处理器,立足最基础环节,保证DCS系统的通讯设备能够保持良性运行状态。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对通信系统其内部构造具体布设状态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促使外部形态美观、简约,最大程度减少通信网络信号受到外部磁场的干扰。在改造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信号保护器,最大程度规避静电对DCS系统的通信装置所造成的运行干扰。除此以外,电厂要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DCS系统当中的零部件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指标正常,如果系统当中存在构件损伤情况,通过定期检测可尽早发现,并及时反馈给专业维护人员进行有效维修。

2.2在制粉系统中的应用

在电厂的开发建造过程中,长期以来一向采用自动操控技能来提高运转功率。但是,由于技能不成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关键问题是操控粉体系统存在问题,对电厂的运转功率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随着智能操控技能的开展和成熟,它已在电厂制粉体系中得到了有用的使用。目前,先进的软测量技能可用于煤质在线监测。同时,能够依据制粉体系的运转特点树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及时操控相关信号,然后大大提高制粉体系的运转功率和有用性,能够有用防止含糊语言数据对相关数据规矩的影响。只要这样,才能保证自动化技能在电厂热操控中真正发挥其优势,提高电厂的运转功率和经济效益。从现代电厂的开展趋势来看,智能技能的使用是电厂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智能操控技能在电厂制粉体系中的使用,能够有用地解决以往电厂制粉体系存在的问题,为热力体系的良好运转打下基础。

2.3加大通信功能相关技术的改造力度

首先,DCS系统运作阶段涉及的内容过于繁杂是造成系统出现通信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故障问题多为隐蔽,早期精确察觉的难度较高;且通信网络信号质量整体偏低,外部设备装置的扰乱、数据线衔接配置不合理等诸多因素作用下,DCS系统通信故障问题发生率进一步提升。这就提示在对DCS控制改造阶段要选用性价比偏高的处理器,进而从最基础环节促进DCS系统通信设备的良性运转过程,也需科学规划设计通信系统的内部构造布设状态,提升外部形态的美观度,力争将磁场问题对通信网络信号形成的干扰程度降至最低。其次,改造实践中也需灵活使用信号保护器,以将静电对DCS系统通信装置运行状态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定期组织专员检测DCS系统零部件性能指标,力争在早期发现系统内构件损伤情况,通知专业维护人员及时落实维修工作。

2.4合理制定技术改造方案

技术改造方案应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方案内容,避免改造过程中出现重复改造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应以促进电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合理制定热力自动化系统改造措施,确保相关改造工作有序、准确地实施。在改造方案设计中,应遵循节约系统改造成本的原则,合理改造设备控制功能,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合理选择热工自动化设备。相关人员应根据电厂现有设备的技术水平,制定手动自动化系统的阶段性改造方案,确保相关方案在实际实施中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不断提高热力系统及相关设备的整体自动化水平。

2.5配套热工自动化设备

目前市场上热工自动化设备种类繁多,自动化设备专业化程度较高。有必要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选择设备。同时,电厂还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高性能、高质量、高性价比的热工自动化设备,与信誉好、社会赞誉高的设备供应商合作,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热工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进行考察,全面掌握设备质量,确保自动化系统改造工程顺利有序进行。

2.6在负荷控制中的应用

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热力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机组负荷的控制是关键。智能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整体状态动态调整机组的主要参数,确保机组参数始终在合理范围内。由于电厂热控制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智能控制的应用应立足于实际。因此,电厂应尽量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充分发挥智能控制的应用效果和技术优势,提高热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电厂控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结语:

总之,热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高速、智能化、集成和透明。摘要电厂热力系统的内部系统是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提高了热自动化系统的效率,有效地提高了电厂的效率。电厂运行效率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热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因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员工需要继续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提高系统中存在的缺陷,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结合电厂运行的实际情况,为电厂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运营商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改善和优化热自动化系统,以确保更方便更科学的应用,从根本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伟,刘良.火电厂600MW机组热工自动化控制对节能降耗的影响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0):82-83.

[2]王一男.试析智能控制及其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0):1,3.

[3]李清.某电厂300MW机组热控自动化改造与DCS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9,12(0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