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促进儿童体质健康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体育游戏促进儿童体质健康的研究

谭晓霞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洛溪幼儿园    5144000

摘要在幼儿园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中,其中一小时是体育活动时间,如何让孩子充分、有效地在这一小时中积极投入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组织形式和有效的指导策略直接影响着体育活动的质量,从而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质健康;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70年代苏联的研究就已证明,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可以对幼儿的身体素质的发展起积极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文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幼儿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关键期促进幼儿的体质,这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也是一次自我检测,自我提升的机会。

体育游戏的开展在我园受到特别的重视,体育游戏的特点是趣味性和运动性,包含了走、跑、跳、投等多种运动方式,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身体锻炼。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体育游戏对于儿童的体质是否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以及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否有改善作用,我们进行了探究。

二、研究的对象和工具

为了了解本园的幼儿体质状况,我园以小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2020年9月对本园幼儿进行体质进行了测查,了解其体质健康状况,并针对测试结果反映的问题,基于现有条件,提出符合儿童实际的体育游戏。2021年7月进行了后测,测试结果具体如下:

4c4645565701aeca8ab73f3baa3e79b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2020年9月测查时孩子们在网球掷远和走平衡木比较好,但快跑和立定跳远很一般。后测结果表示,孩子身体五项体能测查达标率有提升,经观察发现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明显的进步。

三、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幼儿园五项体能测查》的测试指标对东乡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抽样测试。测量方法和材料具有一致性,仪器在测试之前都经过校对,我们幼儿园用体育专科教师和体育小组成员进行测试,测试的指标包括以下:投掷、立定跳远、走平衡木、10米折返跑、连续拍球。

四、研究过程

此次研究工作主要有四个阶段:前测阶段,是我们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了解后,教师通过体质测查表对孩子进行一次摸底,根据前测数据,对得分较低的维度,与班级的老师进行商讨,制定体育游戏的方案;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与班级教师商讨、总结、回顾原定行动方案的需要修改之处,再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并实施完善后的行动方案;最后是后测,体育游戏方案实施结束,再次进行测查,以了解本次研究的教育效果。

五、研究结论

此次研究通过制定教学行动计划、实施、反思、调整、再次实施、改进,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反思:

  1.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体质健康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让身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利于幼儿关节灵活性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加骨密质,可以让肌肉中的血液循环得到进一步改善;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幼儿呼吸系统功能的加强;有效的促进幼儿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健康发展。因此,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科学的体育游戏能够通过多个方面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进而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体育游戏可以改善饮食习惯。

当代幼儿有很多都出现营养过剩的现象,而体育游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个情况,通过加快幼儿新陈代谢速度,将多余的能量消耗掉,并且运动产生的愉悦情绪还可以解决幼儿挑食的问题,让幼儿营养更为均衡,改善偏食的情况。

3.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人际交往。

体育游戏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体质,培养幼儿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学习如何与其他人和谐相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轻松的氛围与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幼儿明白如何与同伴相处与合作,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伙伴,在运动中,与伙伴的关系也会更进一步的发展。

六、研究建议

(一)不同年龄开展体育游戏的特点

(1)小班幼儿体力不足,其身体不够强壮,行走等动作还缺乏平稳性,并且不够灵活,其思维活动还停留在以模仿为主的阶段,对于游戏里的故事与角色都很容易产生好奇心。游戏规则往往难度较低,幼儿并不在乎游戏结果,胜负意识不强。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比较喜欢以故事化的方式开展,比如:在双脚连续跳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小兔采蘑菇》、《小袋鼠找妈妈》、《小青蛙跳荷叶》来发展孩子的弹跳力和下肢力量的耐力和平衡素质。

(2)中班幼儿在体力、智力以及社会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体力逐渐增强,动作比以前显得灵活、协调,空间知觉有了一定的发展,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初步学会了与同伴友好合作,集体观念有所增强。因此,中班幼儿喜欢情节较复杂和活动量较大的活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情景贯穿和动作基本动作的组合性。比如在发展孩子跑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孵小鸡》的游戏,此游戏由孵化小鸡、躲闪老鹰、解救同伴三部分构成,除了发展身体体质,还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

(3)大班幼儿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身体动作更为协调,并且有着充沛的体力,相比于小中班幼儿而言,其理解能力更强,面对新的事物会萌发探索心理,团结合作能力更强。所以大班幼儿体育活动一般难度也比较高,幼儿喜欢合作性和竞赛性的游戏以及需要体力与智慧相结合的活动。比如我们在《比赛运水》的游戏中,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工具,让小朋友四人为一组,想办法把水运送到河对岸,最后运水多的一组为胜利,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体育游戏

教师应该注意的是,体育游戏不只是在体育课上,而是应该贯彻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如晨练、课间操、自由活动时间等,虽然有点游戏只有简单的几个步骤,或者只要花费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将动作做标准,几分钟的时间也能够达成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在幼儿上下楼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保障其安全的情况下,顺势开展一个“袋鼠跳”的小游戏,引导幼儿在模仿袋鼠进行跳跃的时候能够有效的锻炼到大腿肌肉以及足弓的力量;在午睡之前,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木头人”的游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反应力以及平衡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其发泄多余精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午睡质量,对于其身心发展皆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三)多领域渗透开展体育游戏

伴随着音乐节奏进行的体育活动,能够放松幼儿身心,在音乐的辅助之下,幼儿会产生自发的动作,也解决了体育运动不够生动有趣的问题。选取音乐时,可以着重挑选幼儿喜欢的儿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使幼儿快速进入到运动的状态,情绪快速到大兴奋点。让幼儿在快乐的状态下进行体育运动。

故事化情境的体育运动能够让幼儿轻松实现运动目标,并且不再是一味地被动参与运动,而是主动参与运动,发挥自身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这也达成了提倡快乐体育运动的真实目的。

(四)有目标地实施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富有乐趣的游戏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掌握走、跑、跳等基本体育技能,想要达成良好的教学目标,就还需要教师能够依据幼儿的真实身体素质以及发展需求,设置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引导其进行不同的体育游戏,从而达成各自的锻炼目标。例如在面对较为羞涩,不敢主动与人交流的幼儿时,教师在为其设置锻炼目标时,就可以在提升其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七、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M].首都师范大学,2016.

[2]刘焱著.儿童游戏通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16-117.

[3]黄栋梁.运动游戏课程对幼儿影响之探讨[J].幼儿运动游戏年刊,2008 (3)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