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发包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对比分析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发包模式

陆佳音

常熟市兴联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现阶段工程承包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工程总承包模式逐渐流行开来,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有较多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因此需要重视进行利用,这样可以使招标发包模式获得更好的应用,保障项目建设效益。

关键词:工程承包;总承包模式;传统模式的对比

1工程总承包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发包

1.1传统承包模式

(1)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是传统工程项目建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工程发包方根据项目特点和建设需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与良好信誉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这种模式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由不同的单位进行,施工总承包就项目情况将专项工程或技术内容分包给符合施工要求的专业分包商。这种模式下业主能够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对设计单位的严格要求满足自身各方面需求,并且在公平竞争招标下选择技术能力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承包单位,能够实现对工程质量、成本费用、工期进度等方面的全面控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下业主前期投入较大,增加了建设项目的总周期,由于设计与施工由不同的单位进行容易出现变更问题,涉及的合同关系也较为复杂,这给业主方在沟通协调、合同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压力,对业主专业技术与团队建设要求较高。

(2)平行发包。平行发包是业主方根据工程项目特点与施工进度、控制目标等多方面要求,将工程项目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部分,并且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业主方同时与多个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工期紧张、工程量大的工程项目,在部分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工程招标,并且随着施工图设计的逐步完善通过分解发包得到整体性建设目的。分解发包可以实现提前施工的效果,有助于工期进度的缩短和控制,并且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确保每一部分质量目标的实现。

1.2工程总承包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从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受业主方的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业主将全部工作委托服务的一种行为。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工程项目质量、工期、进度、成本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业主的工作量与投资风险。从具体的应用来看,工程总承包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采购总承包、采购施工总承包等多种类型。工程总承包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能够实现项目整体规划与统一协调,避免了传统模式下沟通协调不到位、施工交叉衔接难的现象,项目责任主体明确,业主只需要与工程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就可以完成对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2适用范围分析

传统模式主要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和施工阶段,很少涉及到设备的采购及安装。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任务会由不同的承包商来完成,各种工作也会有序地衔接和完成。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传统模式下业主必须先完成设计工作,待施工图出图后才会进行施工招标,从而选择施工承包商,承包商会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传统模式下,项目设计一般较简单,技术通用,在整个项目中,设计所占的时间不会很长,一般根据项目情况有所不同。而施工任务则由于项目的类型不同、规模大小不同、相关技术要求也不一样,较为复杂,因此,施工的工期一般会较长。工程总承包模式一般在石油、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应用较多。

一般都是技术复杂、规模大、管理难的大型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而这些建设项目中,通常重要的材料和设备所占的比例较大。在项目的采购过程中,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规模性,很多设备制造商不能批量生产,只能单独设计定制。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招投标,然后确定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整个项目的工期仅在招投标手续上就会多耽误几个月的时间,将会大大延误项目的工期。然而,项目业主往往都会要求将项目工期尽量压缩,提前竣工,这正是传统模式的不足。因此,工程总承包模式就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并且采取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的形式,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工期。与传统的形式相比,采取工程总承包招投标模式时施工工期所占比例较低,而设计工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3 不同的招标方式

  传统模式往往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招标,而且在招标阶段业主可以提供比较详细的设计资料,以供承包商做好投标准备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参与投标的承包商会比较多,互相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业主降低工程造价。而在EPC模式下,由于在招标阶段业主一般只能给出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以及设计标准,还无法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再加上EPC项目规模大,专业技术复杂,承包商投标的风险很高,一般的承包商如果没有较大的中标把握就会放弃投标。所以在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往往会采取邀请招标或者议标的方式,许多问题最终可能要靠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很显然其结果会大大降低承包商之间的竞争性。

  4 不同的风险承担形式

  在传统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一般遵循两个原则:最有能力控制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合同各方对己方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自身过失造成的风险负责;在发生不可抗力和不可预见困难的情况下,风险一般由业主来承担。因此,业主和承包商将合理的分担风险。例如:在传统模式下经常采用单价合同,传统模式下有时也可以采用总价合同。对于单价合同,业主承担了工程量估计不准的风险,而承包商承担了单价报价失误的风险。

  在EPC模式下,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全部由承包商来完成,业主希望由承包商来承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业主过失风险往往也要求承包商来承担。例如:业主并不承担合同文件中存在错误、遗漏或者不一致的风险,而承包商要对合同文件的准确性和充分性负责。在EPC模式下一般采用总价合同,合同价格并不因为不可预见的困难和费用而予以调整。

结论

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承包模式进行合理应用,选择现阶段可靠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以使工程项目招标发包更加合理,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相关的项目建设问题,进而能够使工程项目建设效益获得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堵亚兰,张国宗,李冬艳.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S2):40-45.

[2]杨建伟.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发包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47-148.

[3]韩如波,孟庆阳.从传统施工模式到工程总承包——新中国70年工程实施组织模式的优化创新之路[J].建筑,2019(18):20-23.

[4]林锐,张王健.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招标发包模式研究[J].招标与投标,2019,7(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