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疏浚施工现状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浅探崔晓乐  丛俊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河道治理中疏浚施工现状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浅探崔晓乐  丛俊青

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河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道兼具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的功能,但很多城市,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错误的生产观念,造成了河道的堵塞等问题,河道内堆积有大量的废弃物,为有效发挥河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很多城市都加大了在河道治理、河道疏浚方面的投入,疏浚施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在河道治理和疏浚的过程中,很多的难题都可得到有效的处理。未来的河道治理项目中,需加大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关键词:河道治理;疏浚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河道疏浚工程施工现状及的常见问题

1.1施工回淤状况

在河道疏浚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因为现场环境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回淤的问题,这也是施工的一个难点,回淤量多少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为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现场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将回淤量控制在合理的阈值内。一旦在现场施工作业中河道的回淤量偏大,或者回淤速度过快,河床结构无法保持完整性。

1.2河床土层差异

对河道治理疏浚施工而言,河床分布面积广,不单单分布有泥土层,还会伴随着黏土层或者软岩层等的分布,这些条件使得在开展疏浚施工的过程中,河床土层的差异性,使得施工作业将无法按照计划来展开,比如,在开挖作业的进行中,有关施工人员要密切关注河床土层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开挖方法的选择,确定开挖深度。

1.3水文气象条件的负面影响

对河道疏浚作业来说,大部分的作业都为水上作业,这种特殊的施工环境条件,导致在很多施工作业的进行中,可能会受到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极端恶劣的水文气象条件下,施工作业无法正常开展。为在施工过程中减小水文气象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人员要密切关注水文气象的变化,根据所监测到的有关指标,来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

2河道治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干作业法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针对疏浚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利用干作业法可有效进行相应的处理。当在疏浚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干作业法以后,施工人员需在现场进行围堰的布设,对施工区域内开展疏浚处理,包含有干土开挖和水力冲挖的方式。当利用干作业法开展疏浚施工的过程中,作业区中的水分被排出后,使用挖掘机来对现场河道的土体进行相应的开挖处理,在开挖出来的土方由汽车运输到指定的区域内。根据河道治理中干作业法的应用情况,利用这种施工方法开展施工处理时,清淤效果直观且彻底,具有施工的便捷性,且对于开挖设备、施工要求等没有严苛的规定。但利用干作业法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不足,就是在施工区域中,要在上下游进行围堰的布设,并要进行抽水工作,施工工期紧张,伴随着这些作业的进行,周边建筑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小型河道且无通航要求,就可采用这种作业方式。水力冲挖法下,要在施工区域内配备水力冲挖设备,利用该设备的高压水枪对底泥加以反复冲刷,形成泥浆,经由吸泥泵、管道等,将这些泥浆运输到指定的区域。在利用这一方式开展疏浚作业时,要在河道中进行低凹区域的布设,配备大型水力冲击设备,将河道中堆积到一起的土体等堆积物冲击到低凹区域,最后使用罐车、管道,将浆液运输到岸边,利用这种施工方法,整体的操作流程简单,质量控制难度小,不会引发二次污染,但利用这种施工方式,也需进行围堰的布设,现场环境条件相对复杂,当为小流量、浅水深的河道时,可采用这种施工方式。

2.2水下作业法

在利用水下作业法开展疏浚施工时,船只为施工平台,经由输送系统,可将河底淤泥运输到弃土点。结合输送淤泥方式的区别,包含有绞吸式、耙吸式等多种。如果在施工作业中采用的是绞吸式作业方式,需在船只上布设绞刀,绞刀在持续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对底泥加以切割与搅拌,最终形成泥浆,经由离心泵和管道,此泥浆可被运输到弃土点,此施工方式下,实现了挖、运、吹的一体化,在泥浆的运输过程中,可实现全封闭管理,不会发生泥浆散落或者泄露的问题。耙吸式作业法下,要在船只上进行离心泵的布设,作业过程中,离心泵可从水底将水和泥都吸入泥仓内,保持航行与开挖的同步性,当泥仓被装满以后,行驶到抛泥区开展排泥,在这种工艺条件下,船只易于操作,不需要抛锚定泊,对航行不会造成巨大的干扰,运输距离受到的限制较小。但利用这种施工方式时,一旦遇到了硬土质条件,开挖困难。

2.3抓斗式挖泥船疏浚

2.3.1河道预清理

在河道清淤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企业应安排专人来负责河道内的清理工作,这些人员需将河道中的杂草、块石、残桩等各种障碍物清除干净,清除工作的进行中,由人工清理与机械清理来完成,机械设备的配置方面,需利用小型翻斗车来完成。当将河道中的障碍物全面清理以后,河道现场的施工条件更为理想,可保障正常的施工作业。

2.3.2施工控制

抓斗式挖泥船施工作业开展时,为提高工程质量,需开展全过程的施工控制,在挖槽施工作业开始之前,要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尺,在具体的挖槽作业进行中,要选派专人来进行水位记录与观测,依据对水位情况的具体掌握,来确定挖槽深度。挖泥船在河道疏浚的过程中,需根据对现场情况的调查和掌握,采取分条分段分层的开挖方式,以通过这种开挖方式的应用,来提高开挖的安全性。航槽设计底宽超过了2m的情况下,可分两条开展开挖作业,开挖以后的断面应为矩形形状。由于在分条开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挖的现象,就要求在开挖作业的进行中,要对开挖宽度加以科学控制,并且后施工的地段与已完成的施工地段要重叠一部分,二者的接合部位重叠1.0m。

2.4水力冲挖河道疏浚

2.4.1河道预清理

在河道工程的疏浚施工环节,也涉及到水力冲挖河道疏浚施工,在利用这种疏浚技术的过程中,也需对河道开展预处理。正式的清淤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人深入到河道现场开展调研,了解在河道中的杂草、块石等分布情况,在摸清了这些情况以后,及时清障,避免后续疏浚施工时这些杂草、块石等的分布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2.4.2河道清淤

在开展河道清淤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作业需借助于专业的设备来完成,有关施工人员就需要结合施工要求,配备相应的设备,河道治理工程中,所配备的是高压水泵,接力泵,其中,高压水泵为带高压水枪的,可实现对河道淤积的冲刷。当在现场开展水力冲挖清淤作业时,首先应利用高压水泵或者人工方式,对河道淤积和土方加以冲刷,冲刷以后所得到的淤泥,由泥浆泵排入到泥库中;水冲法清淤的过程中,要对冲刷土体的标高、河道宽度、护岸边坡坡度加以科学控制;护岸边坡由水冲削坡整型,但需要对削坡的坡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总体上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

3结语

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河道的作用,但在疏浚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较高,为保障河道治理的效果,在疏浚过程中应根据对现场情况的调查,选择最为恰当的工艺与技术,加强疏浚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汤光辉. 河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  2021.

[2]唐留贵. 河道清淤疏浚的施工管理方法探究[J]. 建筑与装饰, 2020.

[3]王维. 河道疏浚施工及底泥处理方法实例研究[J]. 中国建设信息, 2021(000-004).

[4]于博. 中小河流清淤疏浚技术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 049(003):117-120.

[5]万丽, 邓莎. 航道疏浚施工现状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J]. 中国水运, 202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