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与防汛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与防汛探究

王兰芝,冯德峰

山东省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272100

摘要: 河道治理工程是一种公益性的水利措施 , 同时也尤为重要 , 不仅可以抵御灾难 , 而且也能够保护周边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河道工程本身具备排涝、灌溉、引水、水上交通运输等功能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河道的旅游、景观等功能也开始得到重视。

关键词:河道治理 工程施工

引言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规模日渐扩大,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忽略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使河道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损坏河道水系统的正常循环。

1河道治理疏浚施工现状

1.1抓斗式挖泥船疏浚

1.1.1施工放样

在此河道治理的疏浚施工环节,可利用抓斗式挖泥船来完成疏浚处理,当船舶达到了施工现场以后,应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来进行施工测量与放样,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放样测量站点的高程精度,应符合相应的施工要求。 对于河道断面位置,需使用标杆,将河道中心线、河底宽度、河道护岸边坡等各个位置准确标注出来,每30m 的断面,设置一个标杆。

1.1.2河道预清理

在河道清淤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企业应安排专人来负责河道内的清理工作,这些人员需将河道中的杂草、块石、残桩等各种障碍物清除干净,清除工作的进行中,由人工清理与机械清理来完成,机械设备的配置方面,需利用小型翻斗车来完成。 当将河道中的障碍物全面清理以后,河道现场的施工条件更为理想,可保障正常的施工作业。

1.1.3施工控制

抓斗式挖泥船施工作业开展时,为提高工程质量,需开展全过程的施工控制,在挖槽施工作业开始之前,要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尺,在具体的挖槽作业进行中,要选派专人来进行水位记录与观测,依据对水位情况的具体掌握,来确定挖槽深度。挖泥船在河道疏浚的过程中,需根据对现场情况的调查和掌握,采取分条分段分层的开挖方式,以通过这种开挖方式的应用,来提高开挖的安全性。航槽设计底宽超过了4m 的情况下,可分两条开展开挖作业,开挖以后的断面应为矩形形状。 由于在分条开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挖的现象,就要求在开挖作业的进行中,要对开挖宽度加以科学控制,并且后施工的地段与已完成的施工地段要重叠一部分,二者的接合部位重叠2. 0m。

1.2水力冲挖河道疏浚

1.2.1河道预清理

在此河道工程的疏浚施工环节,也涉及到水力冲挖河道疏浚施工,在利用这种疏浚技术的过程中,也需对河道开展预处理。 正式的清淤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人深入到河道现场开展调研,了解在河道中的杂草、块石等分布情况,在摸清了这些情况以后,及时清障,避免后续疏浚施工时这些杂草、块石等的分布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1.2.2河道清淤

在开展河道清淤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作业需借助于专业的设备来完成,有关施工人员就需要结合施工要求,配备相应的设备,此河道治理工程中,所配备的是高压水泵,接力泵,其中,高压水泵为带高压水枪的,可实现对河道淤积的冲刷。 当在现场开展水力冲挖清淤作业时,首先应利用高压水泵或者人工方式,对河道淤积和土方加以冲刷,冲刷以后所得到的淤泥,由泥浆泵排入到泥库中;水冲法清淤的过程中,要对冲刷土体的标高、河道宽度、护岸边坡坡度加以科学控制;护岸边坡由水冲削坡整型,但需要对削坡的坡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总体上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

2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内容

2.1施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1)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透水问题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堵断措施,避免采用引流措施。( 2) 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远离居民分散水井,水井附近禁止布设混凝土拌合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施工生产设施。( 3) 施工生产生活区内的污废水处理设施要严格管理,严禁污废水未处理直接排放。( 4) 施工场地内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要严格管理,严禁油料泄漏和随意倾倒废油料。严格施工管理,避免施工机械产生的石油类等污染物的跑、冒、滴、漏现象。( 5) 施工前制定应急预警机制,施工中如发生意外事件造成地下水体污染,及时上报当地环保局和水务局,按照应急预案采用应急措施控制水质污染。( 6) 结合项目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布设地下水水位监测点观测变化影响情况。

2.2干作业法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针对疏浚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利用干作业法可有效进行相应的处理。当在疏浚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干作业法以后,施工人员需在现场进行围堰的布设,对施工区域内开展疏浚处理,包含有干土开挖和水力冲挖的方式。当利用干作业法开展疏浚施工的过程中,作业区中的水分被排出后,使用挖掘机来对现场河道的土体进行相应的开挖处理,在开挖出来的土方由汽车运输到指定的区域内。 根据河道治理中干作业法的应用情况,利用这种施工方法开展施工处理时,清淤效果直观且彻底,具有施工的便捷性,且对于开挖设备、施工要求等没有严苛的规定。 但利用干作业法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不足,就是在施工区域中,要在上下游进行围堰的布设,并要进行抽水工作,施工工期紧张,伴随着这些作业的进行,周边建筑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小型河道且无通航要求,就可采用这种作业方式。水力冲挖法下,要在施工区域内配备水力冲挖设备,利用该设备的高压水枪对底泥加以反复冲刷,形成泥浆,经由吸泥泵、管道等,将这些泥浆运输到指定的区域。 在利用这一方式开展疏浚作业时,要在河道中进行低凹区域的布设,配备大型水力冲击设备,将河道中堆积到一起的土体等堆积物冲击到低凹区域,最后使用罐车、管道,将浆液运输到岸边,利用这种施工方法,整体的操作流程简单,质量控制难度小,不会引发二次污染,但利用这种施工方式,也需进行围堰的布设,现场环境条件相对复杂,当为小流量、浅水深的河道时,可采用这种施工方式

[1]

2.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 1) 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具有悬浮物种类度、浓度高、间歇式排放的特点,污染物主要是 SS,浓度约为5 000 mg/L,pH 值一般在12 左右。平流沉淀池内采用间歇式排放以及自然沉淀的方式去除大颗粒砂粒,符合工程废水排放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故选用平流沉淀池方案进行处理。在各施工区拌和系统附近设 1 座集调节、沉淀、絮凝于一体的沉淀池,池体底部采用 P6 抗渗混凝土均匀涂抹池体,涂抹厚度为 15 cm,渗透系数达到 1 ×10- 7cm /s,收集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使其进入沉淀池内并静置,待沉淀一个台班达到固液分离状态,下一台班回用清水,沉渣用于凹地处回填。由于废水 pH 值较高,可加入适量的酸将其调至中性,并经收集统一处理进行综合利用,不向外界排放。施工完成后,拆除处理设施并填埋,对区域进行土地平整并按照水土保持要求实施植被恢复措施.( 2) 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期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洒水养护,排水为间歇式。混凝土养护废水存留于建筑物混凝土表面,大部分由于蒸发而消耗,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需要采取处理措施[2]

结束语

自古以来,河道治理工程就关系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进步,河道治理工程不再只简单的包括兴利防洪,更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 所以河道治理也应注重恢复河道生态,采取多样化的河道治理方法,并与生态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治理,以达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3]

参考文献:

[1]吴沛,郭晓丽,张国辉,贾鹏生.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比选[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2):53-54.

[2]李敏.河道治理工程规划设计及评价[J].陕西水利,2019(12):63-66.DOI:10.16747/j.cnki.cn61-1109/tv.2019.12.022.

[3]李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