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下的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基于GIS技术下的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设计

刘绍东

咸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湖北咸宁   437000                                                     

摘要:将GIS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建设能有效的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切实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基于GIS技术设计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数据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路网设施管理和道路交通控制,实现信息数据快速传递、快速反应的目标,最终降低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出现事故的概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居民交通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GIS;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

GIS技术可以被看作一种信息化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空间内坐标和属性的检索、分析、查询以及显示。所以将GIS技术应用在多个领域中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我国航天航空行业中,就能够使用GIS技术来对返回舱着陆位置进行计算和预测。将GIS技术应用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能有效的处理黑点信息,降低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出现。

一、GIS技术概述

GIS技术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其并不只是简单的地理制图工具,而是能够将地理信息转化为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处理的系统,这种系统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能够将处理结果进行全面和综合判断[1]。在GIS系统中,计算机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部分软件是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措施。因此对于用户而言,灵活的选择系统软件进行分析能有效的提高系统应用质量,发挥出现系统应用的整体效果。且在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信息软件以及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在GIS系统中,这也说明用户具有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对制定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系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能够通过图像形式将图像内容或者是表格内容转化为GIS系统专用的数据,同时还能够使用无人机或者是卫星地图来对当地地理位置坐标进行扫描和构建。现阶段GIS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建筑建设、公交、轨道交通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逐渐发展成为集图像、图形、属性、空间坐标管理于一身的信息控制系统。

二、基于GIS技术下的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设计

(一)系统整体设计目标

对于设计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应该先明确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在设计系统时确定用户主要包括交通管理人员、运维人员、设计人员、交通规划以及研究人员、驾驶人员和旅客等。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所以设计的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尽可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界面,操作简单、可视化,同时还需要保证能够数据查询、分析、统计、修复、更新的相关功能,对交通运输安全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能够使用大数据技术、GIS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智能操作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

(二)数据库基础设计

数据库技术设计包括选择开发工具等部分,GIS的数据库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数据应用以及数据库结构连接。在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数据库能够对空间地理位置、坐标以及属性数据进行良好的保存,同时还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和组织,这样能够充分满足后续工作中的各种要求[2]。在应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要求,数据库应用程序应该能够满足计算机windows系统,同时因为现阶段大多数用户使用移动式便携设备来操作交通运输安全系统,所以应该满足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的使用要求,在保证应用程序能够在各种平台系统中进行使用之后,应该对应用程序功能进行设计,例如要求应用程序能够将数据以及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结果进行显示和操作,这样能够充分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的使用质量,对发挥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的积极作用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最后就是使用相关技术来对数据库系统结构进行良好的连接,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相关平台来进行设计,组织数据库的部署以及开发简化。

(三)GIS平台系统选择

目前GIS平台系统种类相对较多,所以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来对GIS平台系统进行选择,例如设计人员能够选择Maplnfo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平台,将这个软件作为系统的GIS平台,对于使用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的使用人员而言,该软件具有较强的软件实用性,同时能够开发出位置和系统结合的应用程序。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该软件的稳定性较好,具有软件和硬件平台通用性,能够保证软件使用的效果稳定,对后期维护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数据库功能设计

对于数据库功能的设计,应该包括空间数据处理和非空间属性数据处理两个方面。空间数据主要指的就是交通运输道路数据,这种数据的特点就是数量庞大,但是在统一规格的数据处理模式中,能有效的降低数据处理难度,同时还能够强化系统工作的全面性,对提高系统应用质量和效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非空间属性数据主要指的就是安全事故黑点数据、结合结构以及道路属性数据、交通数据、多媒体上数据和经济数据等,这些数据种类较为复杂,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难度较大,但是因为这些数据能够直接联系到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评估效果,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转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数据转化功能过程中应该重视降低数据转化导致数据缺失现象的出现,所以还应该设计良好的数据完整性检验功能。通过这种数据库功能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此外还有就是设计人员在经济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空间存储技术,这样能够降低数据库储存数据的成本,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和效率。

(五)系统结构设计和实现

根据用户类型以及系统基础设计对系统框架进行构建,分别建设信息采集处理、信息维护管理、技术应用以及功能实现四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使用通用标准接口进行组织,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共享。信息采集处理以及维护管理模块的主要工作是实现空间以及非空间属性数据的搜集,利用GIS技术构建起索引目录,进而借助数据库等技术来建立标准数据库,引入动态管理、综合分析等技术,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对于系统功能的实现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技术应用以及功能实现模块主要的工作就是将相关技术进行整合,构建起系统的技术应用脉络,进而帮助用户实现系统的良好使用,切实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六)系统其它功能设计

最后就是对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的其他功能设计,其他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两种,第一就是对系统数据的应用和管理,主要包括对数据库中黑点数据的维护、逻辑检查、代码管理、信息查询以及数据信息分析等功能的设计。第二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通过这种功能的建设来对位置定位、交叉口安全事故分析、路段盲区分析以及危险路段分析等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例如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对没有布置摄像头的安全事故进行系统判定,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这样能显著提高交通道路运输安全,同时交通管理人员还能够使用系统对管辖范围内的道路进行评估,对于危险路段及时设置摄像头,降低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GIS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的构建中能有效降低交通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数量,同时能够对出现的交通安全事故进行高质量的处理,提高交通道路网络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和道路建设逐渐完善当下,建设基于GIS技术的交通运输安全系统是道路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举措,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乐文,王建,郑立宁,马士伟.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安全管控系统开发[J].技术与市场,2021,28(12):30-32.

[2]周群.基于GIS的综合交通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1):75-78+8.

[3]王贝贝.基于GIS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32):164-166.

作者简介 :

刘绍东( 1989.10-),男,汉族,湖北咸宁,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

向:市政道路设计、交通规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