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8
/ 3

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刘莲芬

昆明市寻甸县联合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科   寻甸县655200

摘要:马铃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强适应性。在高寒山区中种植马铃薯,不仅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还能够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对马铃薯实施无公害栽培,并采用一定的管理措施,以此来确保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对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开展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前言:对马铃薯来讲,其具有耐旱耐寒、产量大、易栽培等特点,使其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农户种植马铃薯能够增加经济来源。但是影响马铃薯健康成长的因素较多,为了保证马铃薯的质量,要对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全面应用。另外,想要保证栽培效果,要实施对应的管理措施。本文将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当成重点来阐述。

1、寻甸县联合乡基本情况及马铃薯生产现状

1、1  寻甸县联合乡基本情况

联合乡位于昆明市东北部,东连凤合镇,西接倘甸镇和转龙镇,北邻红土地镇,距省城昆明150公里,距倘甸镇32公里,地处东经120°43′—103°33′,北纬25°20′—26°5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6.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4.2公里,国土面积165平方公里;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地貌复杂,主要土壤以黄红壤、红壤为主。境内最高海拔达3261米,最低海拔2110米,海拔高差1151米,平均海拔2735.5米;受乌蒙雪山的影响,云雾多,气侯寒凉,气温差异大,年日照时2101.8小时,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雨量1334毫米;森林覆盖率46.8%,植被以云南松、华山松、灌木林为主;总播种面积3685.7h㎡(55285亩),耕地面积1979.7 h㎡(29696亩)。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91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总户数3868户,共有人口13489人,主要为汉、彝两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3‰。是一个集高寒、边远、贫困为一体的典型少数民族杂居的山区乡。

1.2  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寻甸县联合乡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本乡农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经济支柱。全乡8个村委会中,100%的村委会,100%的农户均有种植。联合乡马铃薯种植区属滇东北高原一季春播适宜区,全乡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2666.7h㎡(40000亩)左右,其中:春播2000h㎡(30000亩),冬播666.7 h㎡(10000亩)。春播平均亩产鲜薯仔2200㎏左右,总产6.6万吨,冬播平均亩产鲜薯1800㎏,总产1.8万吨,年马铃薯鲜薯总产重8.4万吨。近年来,在市场带动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联合乡通过大面积推广以脱毒马铃薯为主的综合技术,全面带动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使之成为联合乡一大优势产业。但由于科技含量低、无公害栽培技术差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联合乡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着力加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优化种植品种,切实增加马铃薯产品品质和产量,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才能使联合乡马铃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支柱产业。

2、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2、1选地和轮作

2、1.1选地

在选择土壤时,要以地势平坦、疏松肥沃、透气性以及排水保水性能较好的沙质土壤为主,同时重点关注除草剂对马铃薯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在选地时,需要明确该地块是否使用过除草剂。若使用过除草剂,要对除草剂的品牌以及使用量等有效掌握,之后才进行下一步的决定。

马铃薯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在生长过程中,要全面遵守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并重点筛选马铃薯的无公害产地,避免接近三废污染区域,有利于确保其生长环境。与此同时,要严格检测空气、灌溉水质以及土壤环境等质量标准,当相关指标符合规定标准之后,才可以开展大面积播种工作。通常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便于排灌的沙质土壤比较适宜,这样能够达到涝能排水、旱能灌溉的目的。同时在该土壤之中,马铃薯的发芽速度快、出苗齐,结薯品质佳。需要注意的是,当处于多雨或潮湿季节时,会增大病害发生的几率,导致烂种或烂薯等现象出现。所以要提前完成相应的排水除涝工作,降低马铃薯出现病害的概率。除此之外,马铃薯种植区域的附近,尽量不要随意种植其他作物,避免马铃薯受到不良影响。

2、1.2轮作

从马铃薯的角度来讲,其不单单无法与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如茄子、辣椒等,还不可以与块根类作物实施轮作,如胡萝卜、甜菜等。马铃薯的前作物通常选择谷子、玉米等比较适宜。从蔬菜栽培的角度来讲,可以将葱、大蒜当成主要的前作物。

2.2备种

在高寒山区气候以及环境特点得到全面考量的基础上,来合理化选择马铃薯的品种,将耐旱耐寒以及抗病丰产的脱毒品种当成首选,如静石2号。当种子品种确定之后,在播种前10-15天取出,按照土壤墒情来切割种薯。需要注意的是,每千克种薯至少要切成30块,并且每个小块都需要具备2个以上中上部芽眼。完成切块操作之后,通过草木灰来完成拌种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刀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能够保证发芽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若处理过程中出现病块或烂块时,要及时有效的剔除,并彻底清洗刀具,杜绝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当切块以及拌种工作都完成之后,摊铺到地面之上,并把摊铺厚度控制在3cm范围之内。夜间温度相对偏低时,可以利用草帘来进行覆盖。

2.3施肥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肥量相对较多,不单单要保证施加的肥料量能够满足马铃薯生长的养分需求,而且能够与无公害生产标准保持一致,这就要禁止应用硝态氮肥和含氯化肥。每亩地所施加的腐熟有机肥大约为4000-5000kg,过磷酸钙施加量的范围在50-75kg,尿素施加量为10kg,硫酸钾的施加范围处于20-25kg。在地膜覆盖栽培时,与起垄相结合来一次施入,露地种植的时候,3/4的肥料当成基肥,在进行播种时,与整地或挖穴相结合施入,剩余量等到出苗之后与培土相结合,当做追加肥料。

2.4播种

2.4.1适时播种

通常来讲,当地表土下10cm的土温保持在6-7摄氏度时,就可以进行播种。考虑到高寒山区的温度相对偏低,所以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期间进行播种相对适宜。另外,在该时间范围内,尽量在较短时间之内完成播种,以免错过最佳播种期,从而使得产量得到有效保障。

2.4.2播种技术和行距

在进行播种时,通常所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穴播,另一种是行播。依据地块实际情况,来对播种方法进行合理化选择。当选择行播方式时,要将行距管控在35-45cm范围之内,把株距管控在30-40cm范围,甚至将播种深度控制在13cm,这样可以明显加强播种的效果。当播种工作完成之后,则要开展适当的镇压保墒,从而确保播种的科学有效性,进而使得质量以及产量都得到确保。

2.5采收和贮藏

2.5.1采收

通常情况下,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期间,气温会大幅度下降,此时马铃薯地面部分的茎叶都处于枯死状态,地下马铃薯处于成熟状态,这样就要及时采收,避免出现霜冻现象。采收的马铃薯要通过晾晒的方式,加快马铃薯皮层老化的速度,从而有效加强冬储的性能。

2.5.2贮藏

在入窖前20天,将通风口打开,妥善完成通风降温的工作,以此来使马铃薯烂窖现象得到避免。20天之后就会来到明年的2月初,此时要将窖内温度管控在12-14摄氏度,最低温度也要保持在10摄氏度之上。当外界气温偏低,使得窖内温度低于12摄氏度时,则要立即堵上通风口,并将秸秆堆放在窖顶,以此来达到保温的效果。等到气温不断上升之后,把窖内温度控制在13摄氏度,并且要进行不定期的观察,及时发现和挑出其中的烂薯,避免出现传染现象。

3、马铃薯种植期间的管理措施

3.1查苗补种

种薯出苗以后,要妥善完成查苗工作。当某个地块出现烂种程度偏大、缺苗率占到50%的现象时,这个地块就要重新开展选种、种植等环节。若地块缺苗较少时,可以通过挖穴定植的方式,来对带绿叶的大芽进行补种,或者在田地中选择健壮苗,直接掰下就能够立即种植。

3.2培土扶垄

出苗之后,要对培土扶垄工作进行妥善完成,将暴露在地面的薯块以及土壤裂缝当成重点,来对培土处理进行全面实施,尽量避免出现薯块变绿的现象。

3.3肥水管理

当马铃薯开出花蕾之后,每公顷土地要追加复合肥20kg,并对0.2%的KH2PO4溶液进行连续喷洒,重复两次。当遭遇到干旱期时,则要进行适时浇灌处理,以此来使水分蒸发现象得到有效避免。对高度超过50cm的株高来讲,要妥善完成相应的打顶工作,尽量有效抑制马铃薯的营养生长,确保薯块保持不断膨大的状态,从而来有效避免薯苗倒伏现象。当处于阴雨天气时,要及时且彻底的排除田间积水,并适当降低土壤的温度,确保薯块腐烂现象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另外,当薯块处于膨大期时,依据茎叶生长情况来确定追肥量,同时将追肥与中耕进行结合,每亩地要追加尿素15kg,追肥与植株之间相距15cm比较适宜。

3.4适时采摘且加强后续管理

通常在4月中旬或5月上旬来采摘马铃薯,在采摘以及运输的过程中,尽量降低马铃薯被机械损伤的概率。同时在通风阴凉处来存储马铃薯,从而有效缓解或改善马铃薯霉烂变质的问题。例如:在对马铃薯进行采收时,要详细检查相关的采收工具,确保工具的清洁性以及卫生性得到保证,从而使得产品储藏中不存在泥沙或变质问题。另外,尽量选择干净、通风的半地下窑来储藏马铃薯,但需注意的是,马铃薯不可以与农药化肥以及葱蒜等产品放在一起储藏。若将薯块堆放在干净的沙土之上,大约间隔10天则要进行一次翻捡,将腐烂或霉变的薯块挑选出来。对需要销售的马铃薯来讲,根据相应的标准来划分成等级,之后按照相关等级来完成包装。

3.5病虫害防治

3.5.1地下害虫防治

危害马铃薯的地下害虫以金针虫以及蛴螬为主,想要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在正式播种之前,每亩地利用1kg辛硫磷和30kg细干土进行拌合整地。或者在播种的过程中,将辛硫磷、细干土撒入到土壤或种植穴之中。第二,当危害出现在生长发育阶段时,利用辛硫磷500倍液来对被害植株根部进行灌注防治。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次的施药时间要与收获之间保留5天以上的间隔,以此来使防治效果得到保障。

3.5.2病害防治

首先是青枯病。想要对这种病害进行防治,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对抗病品种进行选择,并全面实施轮作,至少要与十字花科作物完成3次以上轮作。第二,应用无毒种薯。合理构建无毒种薯繁育体系,杜绝在发病地块中实施繁殖种薯工作。同时在选种时,要尽量选择小整薯播种的方式。如果需要进行切块时,要利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完成消杀工作。第三,采用化学防治。在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的初始阶段,可以利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来完成灌根处理,每个植株大约需要浇灌0.5L。同时要间隔一周以上才能够进行下次防治,一共进行2-3次防治,这样能够确保相应的防治效果。另外,要将最后一次用药和收获之间留有10天的间隔。

其次是环腐病。防治手段为:第一,尽量开展整薯播种。对单薯重量在50kg左右、表面光滑无病斑无龟裂的小整薯进行种植。第二,药剂浸种。在正式播种之前,利用0.2%升汞液来浸种,时长大约为5分钟,这样可以使防治效果达到80-95%。第三,切刀消毒。种薯切块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准备2把切刀。若切刀切过病薯时,要将该切刀放入相关溶液中浸泡灭菌。通常所选择的溶液为浓度5g/kg高锰酸钾,或者是75%酒精溶液。利用另外一把切刀来完成切种工作,并科学有效的剔除有病种薯。

最后是晚疫病。为了对这种病害进行有效防治,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实施浸种操作,即利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来浸泡5分钟,之后堆起相关种薯,闷盖两个小时,然后再铺摊成薄层,晒干之后在进行播种。需要注意的是,若中心病株出现在田间时,要立即喷洒75%百菌清500倍液,相隔一周后要完成一次全天喷洒工作,至少要完成喷洒2次。最后一次喷洒时间与收获时间需要具有10天以上的间隔。

结语:综上,想要确保高寒山区马铃薯种植的质量,要对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合理化应用。同时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降低植株出现病虫害的几率,确保马铃薯能够健康成长,从而增加高寒山区人们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姬星元.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03):161-163.

[2]张改连,高引全.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8):160-161.

[3]陈忠平.云南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3):61-62.

[4]杨寿梅.浅谈高寒山区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J].农家参谋,2018(14):59.

[5]伏学全.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0):120.

[6]李辉.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蔬菜,2017(Z2):29-30.

[7]连文华.高寒山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