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4
/ 2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探究

潘奕天 ,冯玮

  天津柯林创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00392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随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城市形态,属于全新的城市构建理念。海绵城市能够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未来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海绵城市实践应用的相关理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能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国特色海绵城市;新型趋势;实践研究;风景园林

引言:海绵城市是一种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管理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这种城市在面对洪涝,或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良好的反应能力,雨量过大时吸收水分,雨量过小时释放水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国内后,与国内具体情况相融合,产生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色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海绵城市具体内涵

1.1提出背景

    现阶段城市规模巨大,生态环境正持续遭到破坏。传统的城市构建模式无法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且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内部出现积水、内涝、污染等状况。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提出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后,我国积极引进该理念,并根据具体情况,构建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验性建设,为之后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经验基础,近年来,国家陆续开展海绵城市的全面试点建设工作。在生态城市、智能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建设理念之后,海绵城市也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一大重要理念。

1.2具体内涵

海绵城市从提出以来,其内涵就在不断丰富,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特殊性做出相应改进。国际上不同国家对于海绵城市的概念并不相同,但其中的内核是一致的,即海绵城市是一种管理水资源,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构建理念。海绵城市是让城市成为一种类似于海绵的形态,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与弹性,能够科学地调整城市的生态环境,运用低影响建设手段维持城市的自然资源。这样一来,城市将会能更好的应对洪涝灾害,促使城市健康发展。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要改变我国传统城市排水布局,还要优化其只排不用、只排不蓄的缺点。建设时,要在合适地点建设人工沟渠、绿色屋顶、绿色广场,将雨水渗透、截留,之后通过自然或人工的过滤系统净化雨水,在各种方面使用。

2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应用

2.1发展趋势

2.1.1全民化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国土、交通、园林、城市规划等各方面内容,不仅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建设,还需要市民进行配合,所以,相关部门要制定好科学的管理体系,统筹有利于建设的各方面力量,从而实现海绵城市的构建。此外,海绵城市需要民众的支持、配合,只有人民群众都做到爱护生态环境、支持政府建设,才能使海绵城市顺利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让人民群众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并自愿助益海绵城市建设[1]

2.1.2系统化

目前的海绵城市发展已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相关的建设人员应对城市内部空间深层次开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化、理论化。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合理分析城市集体环境,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的特色海绵城市,让自然的生态布局与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机的结合,比如管理人员要做好城市内部绿地、水系湿地、城市道路的合理分配,使其形成一个与当地自然环境匹配的循环系统,通过多方面、多角度调整适配,发挥海绵城市最大环境保护作用,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系统化,是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2.1.3低成本化

传统城市建设中,人们大多将建设重点放在经济开发上,并不重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环境保护,高污染性物质随意排放的事并不少见,这极大破坏了城市本身的生态环境。在新型海绵城市中,通常由成本较低的小型园林景观设施调节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后,景观控制的技术随之提高,海绵城市中用于调节生态的景观设备成本越来越低,效果越来越好,总而言之,低成本已成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

2.1.4趋势展望

传统城市构建模式碳排放高、目标单一、污染程度高,并不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必然会被海绵城市所取代。海绵城市的全面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庞大工程,需要国家、人民社会、市场等多方面、多主体共同努力。在建设中,必须出台相应政策,构建全新的管理机制、理念,突破以往的传统思想,培养全新的专业型人才,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全面建成。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相应的问题与困境,但探索不应就此停止,要更加努力的进行探索,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定位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以此助益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2实践应用

2.2.1水系湿地

水系湿地能够科学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并且调节城市内部气候。所谓水系,就是城市内部河流、湖泊组成的水系统,水系对于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通过河流调整城市内部水资源平衡,其中河流长度、宽度、深度、水质对于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谓湿地,就是由人工或自然条件所形成的浅水区域。湿地是地球生态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循环系统,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必须要设立适当的湿地结构,学校、小区、公园都应当建设适当的湿地结构,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调节区域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的水系湿地系统已经相当完善,所以在建设海绵城市时,环保部门、水务部门应高度重视,在城市中合理建设水系湿地,积极管理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2.2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主要建筑之一,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发达的交通网络能提高城市经济水平,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城市道路的环保意义。目前阶段,我国的城市道路从质量角度来讲,非常出色,硬度、稳定性、质量都相当高,但排水性能却非常差,有时还会出现城市内涝的现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城市道路的经济效益,还要加强道路的渗水能力,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透气型材料进行建设,避免发生城市内部积水、洪涝灾害[2]

2.2.3绿地广场

园林绿地能有效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娱乐环境,比如城市中的一些景观花园,其中大量的植物能过滤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绿地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具有储水、放水功能,在雨季,植物会吸收雨水,减少城市内部的多余水分,在干旱期间,绿地会释放水分,调整城市内部生态环境。此外,海绵城市应尽量采用蜂窝状渗水地砖,提高道路的渗水能力,绿地再对渗透水分进行吸收,如此一来,城市内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改善了城市内部的环境,实现生态持续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新型城市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海绵城市的逐渐普及,不仅能够推动城市生态保护工作,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海绵城市主要通过相关的渗水地砖进行渗水,从而达到在降水天气疏通水分,在干旱天气将储存水分蒸发再利用,像海绵一样,调节城市内部水分环境。总之,海绵城市能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调节水资源匮乏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博文.传统山水园林对构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意义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20,34(03):97-99.

[2]贾海峰.海绵城市是一条光明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J].广西城镇建设,20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