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3
/ 2

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

徐学娜 ,李保成

1309281983****0029

3714231984****1072

摘要:生态环境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设计的内容相对广泛,在技术应用方面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实际检测与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 生态环境,环保技术;应用研究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政策的贯彻落实,切实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各行业企业运行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结合现阶段我国生态监测等相关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全面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检测工作与环保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环保工作缺乏深入认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落实是确保人们生存环境长效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对环保工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片面地认为环保工作交给环保部门负责即可,与自身并无太大的关系。部分地区只是强调经济的发展,忽略环保工作,对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从环保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人员专业素养水平过低,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工作行为不够规范,严重影响环保工作的落实效果、一些环保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与环保实践技能及工作经验,在进行生态环境检测等相关环保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问题,造成一定损失。(2)资金安排不合理。想要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相关环保技术的工作发挥,就一定要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随着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环保工作提供的资金数额也随之增高,但往往存在一些地方管理部门,对于本地区地方建设工作结构设置存在缺陷,应用于环保工作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很难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造成严重影响。(3)环保制度体系不健全。中国有句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的落实都需要与之相应的制度体系对工作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环保工作制度的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内容漏洞及法律保障不足等方面。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一些人就会随意做出危害生态环境的事情。由于制度体系内容存在缺陷,也为危害生态环境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契机,不利于环保工作的落实。

2加强生态环境检测与环保技术应用的途径

(1)对环保工作形成正确认识,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提高全面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面向人民大众就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大范围宣传,提高民众整体的环保意识,鼓励、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同时,协调发展经济与环保工作,调整地区发展的工作结构,纠正重经济、轻环保的错误理念,做到经济与环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1]。此外,提高环保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组织人员定期举行专业培训,分别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工作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入手,设置培训考核制度,在人员通过考核后才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以此确保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有效应用。(2)保证环保工作专项资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各地区每一时期环保工作需求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就资金的使用方向做出明确要求,确保资金的环保用途。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杜绝恶意克扣以及随意挪用的情况。针对生态环境检测的内容需制定统一标准,为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依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特殊地理位置等相关特殊情况制定特殊要求,要根据工作流程进行适当地引申和拓展,提高检测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3)完善环保制度体系。在传统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环保工作实际情况对制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弥补传统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完善法律制度,确保相关工作有法可依,对各部分工作细节进行严格要求。通过法律的手段提高环保制度体系的权威性作用,减少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的出现。此外,针对在生态环境检测与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人,应给予适当的表扬与嘉奖,激发人们的环保热情,同时也能够传播和弘扬正能量。(4)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作为环保工作的有效途径,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检测工作提供更多便利,继而结合不同地区各时期环保工作情况积极研发与应用相应的生态环保技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及地理情况合理选择树种,应用科学的植树造林技术,提高绿化面积,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5)采集数据分析,全面覆盖生态。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渗透促进了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上,每一时期环境监测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为地面监测、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社会统计以及其他数据。目前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在线监测工作都是通过地面监测技术完成的,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掌握目标区域地形和植物生长以及覆盖的情况。通过对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取更多野外采集、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信息。生态环境检测工作需要统计与处理的信息来源比较广泛,例如人口资料及互联网上与环境相关的数据、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都是大数据的一种[2]。(6)模拟真实评估,做好实时检测。在落实生态环境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此时可应用物联网技术生态检测模型以及技术传感器进行评估,例如水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等,将目标数据从一端传递到簇头节点,而簇头节点与实时监控模块相连,能够对污染源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污染问题并快速锁定污染位置。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对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这种生态环境检测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不同检测区域的有效区分,各区域中安装簇头节点。为了防止系统中某一簇头节点发生故障而引导检测失灵问题,还需在网络体系中设置移动的Agent节点。(7)促进资源再生,创新回收技术。资源再生就是将人类生产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与再加工处理,进行反复利用,如人们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这些水进行净化、除菌和消毒,从而循环使用。又比如一些潜在功能没有发挥的物质,变质的食物、腐烂的木材、废弃的秸秆等,都可以进行再利用,制成肥料、沼气以及酒精等。我国可再生的资源种类丰富,尤其是太阳能取用方便、无污染、安全,通过太阳能制冷技术,能够减少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结语

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加强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我国需结合自身生态环境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应用水平,从而为生态化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江平,李军峰.对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06):66.

[2]张绍军.浅谈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J].农家参谋,2017(16):120.

[3]安东.浅谈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J].山西农经,2015(06):81.

[4]刘玉杰.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