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运用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运用成效

陈丽英

常州市武进区第五人民医院  213172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76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每类有38例患者。I类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II类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类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康复状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II类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I类患者,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最终得出结论:把针对性护理运用到慢性肺阻塞性肺病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并;生活质量;肺功能

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特征主要是患者的气道气流受限,假如没有经过及时治疗就会加重受限问题,从而造成更厉害的心肺功能问题,患者体内的酸碱失衡问题,甚至会造成患者的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根据临床相关数据分析,COPD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具体研究见下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来我院的COPD患者76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每类拥有38例患者,两类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都是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两类患者的基本资料见下表1.

           表1   两类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

类别

男女占比

患者年龄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

I类

18:20

61-81岁

66.71±5.11岁

6.13±1.15年

II类

19:19

62-84岁

67.04±5.35岁

6.54±1.32年

1.2护理方法

I类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积极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等。

II类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具体操作见下文:其一,采用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选择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模式,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现场讲解等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①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给患者详细讲解COPD的诱因、治疗和治疗成果,明确告知患者治疗的安全可靠性,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治疗的信心,从而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②认真宣传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和剂量、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③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清淡。(2)进行针对性的排痰护理。在排痰护理操作中,需要给患者使用加湿瓶,有助于让患者的气道保持湿润,从而加快化痰、排痰。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排痰护理。①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旋转震动排痰设备,排痰护理操作需要在饮食前的两小时进行,这样能减少排痰刺激造成患者的呕吐。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自己使用排痰设备,把设备调为自动模式,用手握住排痰设备的手柄,轻叩患者健康一侧的背部,然后慢慢匀速移动,经过震动刺激排痰。②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可以采用人工叩击排痰的方法。护理人员一手扶着患者的身体保持平衡,另一只手握空心拳用大小鱼际的位置从患者肺底部逐渐叩击到患者的肺尖部,力度需要均匀、满足患者的需要。(3)针对性肺功能康复锻炼:在采用常规的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锻炼方式之外,还指导患者通过吹气球的方法进行锻炼,具体实施方法为:将一充满气体直径大小为20cm左右的气球悬挂于患者面前,距离以10cm左右为宜,高度以患者的面部决定。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随后对着气球缓慢吹气,将气体吹动至某一位置后通过持续吹气,尽可能的维持气球在这一位置的停留时间,每次训练以15~20min左右,每日进行2~3次训练。此外结合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指导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锻炼,比如太极拳、散步、慢走等,活动强度及时间以患者轻微出汗、不感觉劳累为宜。

1.3观察指标

(1)肺功能:如实记录好两类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状况,评价标准主要包含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及两者比值。(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类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层面,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良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类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类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几乎没有差别,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见下表2.

              表2   两类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L)

类别

FEV1

FVC

FEV1/FVC

I类

1.71±0.23

1.56±0.11

64.13±7.71

II类

2.07±0.33

2.03±0.07

77.34±8.81

2.2比较两类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太大的差别,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见下表3.

                      表3  两类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类别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I类

15.73±4.23

16.18±4.08

17.74±4.74

16.71±4.51

II类

20.35±4.51

21.63±4.48

23.14±4.71

23.34±4.62

3讨论

COPD在临床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病情变化较快,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患者如果发病,其呼吸能力和活动能力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问题,紧张、焦虑、不安等,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基于此,我们需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也要强化患者的护理干预力度,让患者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根本上提升临床治疗成效。最近几年,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性护理的出现和运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肯定。通过本文的相关调查分析可知,经过针对性护理,II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I类患者。其原因就在于:在针对性护理实践中,结合COPD疾病的病例特点以及患者认知、心理等个性化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首先,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自身的疾病认知,排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其能够以一种更为积极、坦然的心态看待疾病。总之,对于COPD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是科学的,也是有效的,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肺功能的康复,进而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媛.针对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

33(21):174-176.

[2]周西.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442-443.

[3]辛季麟,纪晓霞,周玉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1,19(15):2127-2129.

[4]孙立芳.针对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5):881-883.

[5]党小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

50(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