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特点分析

王艳军

保定市雄县医院超声科  河北保定  0718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瘤患者各80例开展研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与B组,A组(80例)为子宫肌瘤患者,B组(80例)为子宫腺肌瘤患者,两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并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B组周边血流检出率64.00%低于A组周边血流检出率38.00%,B组RI值、PI值、BF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0.86±0.03)、(0.92±0.14)、(117.79±16.68)ml/min,A组RI值、PI值、BF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0.51±0.01)、(0.58±0.18)、(117.79±16.68)ml/min,经对比,B组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7.50%,A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6.25%,经对比,两组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可鉴别诊断,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对两种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超声检查;诊断特点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均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子宫腺肌瘤属于特殊的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病灶比较局限时会形成瘤样结构,称为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与腺肌瘤临床表现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均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若不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甚至还可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1],但是临床诊疗时,由于上述两种疾病有较多的相似之处,故极易发生混淆,从而极易导致误诊等情况发生,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进而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或者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有效诊断鉴别上述两种疾病,为临床首要解决问题之一。而研究表明[2],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现将具体实施方法和结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瘤患者各80例开展研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与B组,A组(80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41.45±8.81)岁,,B组(80例)为子宫腺肌瘤患者,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41.42±8.78)岁;组间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1)经医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2)无沟通交流障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及家属。(3)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躯体疾病的患者;(2)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3)存在子宫手术史的患者。(4)不宜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5)不配合此次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采用MyLab50彩色超声仪,对患者进行检查,使用频率为3.5-5MHZ凸阵探头,对患者的下腹部纵面、横切等多个切面进行扫查,观察患者子宫、卵巢等组织是否发生病变,以及观察病灶等血流变化,并通过仪器自动计算RI值,最后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检查结果

主要包括:周边血流检出率、临床诊断准确率。

1.3.2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

主要包括:动脉阻力指数(RI值)、搏动指数(PI值)、血流量(BFV)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软件SPSS25.0为工具,计数资料行2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行t验,(±s)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查结果对比

B组周边血流检出率64.00%低于A组周边血流检出率3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7.50%,A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6.25%,经对比,两组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检查结果(n,%)

组别

周边血流检出率

临床诊断准确率

A组(n=80)

60(38.00)

77(96.25)

B组(n=80)

36(64.00)

78(97.50)

2值,t值

15.000

0.206

P

0.000

0.649

2.2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B组RI值、PI值、BF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0.86±0.03)、(0.92±0.14)、(117.79±16.68)ml/min,A组RI值、PI值、BF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0.51±0.01)、(0.58±0.18)、(117.79±16.68)ml/min,经对比,B组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血流动力学指标(±s)

组别

RI值

PI值

BFV(ml/min)

A组(n=30)

0.51±0.01

0.58±0.18

117.79±16.68

B组(n=30)

0.86±0.03

0.92±0.14

65.35±19.24

t

98.995

8.167

11.280

P

0.000

0.000

0.000

注:影像学特征分析:(1)子宫肌瘤:病变部位多呈局限性隆起 ,最大可超过孕3个月大小,多发性肌瘤可呈弥漫性增大,多发生于肌壁间、粘膜下、宫颈等,边界清晰,可见假包膜暗区环绕,并呈低、强病变回声,强弱不均,瘤体内呈栅栏样图像,彩色多普勒多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2)子宫腺肌瘤:子宫呈轻度弥漫均匀性增大,最大不超过孕3个月大小,多发生于子宫后壁,也可弥漫整个子宫肌层,边界不清,无明显暗区环绕,呈低回声与斑片状偏强回声混杂回声,彩色多普勒为散在星点样血流信号。

3讨论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且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20岁以下较为少见,发病率较高,据相关调查显示,剩余年龄女性的患病率为25%,而根据尸体解剖统计的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此类疾病的发病多与遗传因素(其主要是指家族遗传史、染色体结构异常,有研究指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约有40-50%的患者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情况)、性激素水平(其主要与雌激素、孕激素相关,有研究指出,子宫肌瘤多发生于性激素分泌旺盛的女性,且雌孕激素分泌增加、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则可导致肌瘤增大,若服用抑制性激素分泌的药物,则可导致肌瘤增加)、干细胞突变(其主要是指单一干细胞病变,可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等因素相关,不仅如此初潮年龄较小、未生育、晚育、肥胖、激素补充治疗、多卵巢综合征等,也可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且在患病初期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多数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且部分患者甚至终生都为发觉患病,但在患病后,可对女性生育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子宫腺肌瘤主要是指子宫内膜局限性的侵入子宫肌层,进而导致侵入内膜周围的肌纤维反应性增生,进而引起的良性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30岁以下交较为少见,而此类疾病主要是由子宫后倾,经血排出不畅,即经血内含有大量的内膜组织,若在子宫内留存时间较长,若同时伴有痛经,可引起子宫肌层痉挛,宫内压力增加,进而则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进而诱发子宫腺肌瘤,除此之外,刮宫(刮宫治疗,可对子宫内膜的基底层造成破坏,而内膜组织可沿着基底层浸润至子宫肌层内,且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在子宫肌层内不断繁殖,进而形成子宫腺肌瘤,不仅如此,这类功能性子宫内膜,还可导致出血的发生,在子宫基层内形成较多的出血点等)、节育环放置时间较长(节育环放置时间过长,可导致环嵌入子宫肌层内,同时,也可将子宫内膜组织,带入到子宫肌层内部,进而形成子宫腺肌瘤)、剖腹产(主要由于在进行剖腹产手术时,可将子宫内膜组织带到其他地方,进而诱发子宫腺肌瘤,不仅如此还可导致巧克力囊肿的情况发生)等医源性因素,也可导致此类疾病的发生。而上述两种疾病,虽然均为良性病变,但在患病后,可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但由于上述两种疾病的好发人群、临床表现等较为相似,故在进行临床诊断时,极易发生混淆,易导致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延误病情,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对临床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预后不理想。

临床对于病变组织器官的定性诊断,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临床对严重威胁生命或生活质量极差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并行病理学检查可有效确诊,但是手术切除为最终治疗手段,而对于早中期患者,尽早确诊并及时有效干预尤为关键[3],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学者指出[4],可采用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其诊断效果理想,且在相关检查中,超声检查更具有优势,其主要由于磁共振、CT等检查,在诊断上述疾病方面,不具有优势,其中磁共振检查虽然可发现子宫肌瘤,并可对其大小、数量、位置等进行准确辨别,但是检查费用较高,且多于存在金属宫内节育环的患者,其检查结果存在一定误差。而CT检查与超声检查相比,在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等方面不理想,且不能实施生成图像等,故上述两种影响学检查方法,在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低,故不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式。因此为进一步探究超声检查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我院开展本次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应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B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7.50%,A组临床诊断准确率96.25%,经对比,两组实验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等两种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B组周边血流检出率64.00%低于A组周边血流检出率38.00%,B组RI值、PI值、BF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0.86±0.03)、(0.92±0.14)、(117.79±16.68)ml/min,A组RI值、PI值、BF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为(0.51±0.01)、(0.58±0.18)、(117.79±16.68)ml/min,经对比,B组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为:超声检查为一种以超声波原理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其主要通过产生声波、接受回声、将回声视化、最终形成图像,令肌肉和内脏器官,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学病灶等视化,进而可清晰显示肌肉与软组织及脏器结构,以及显示固体、液体腔隙之间的界面等

[5]。而在本次研究中,可清晰观察患者的子宫情况及病灶部位及血流变化等,其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在病灶看周围血流、边界是否清晰、内部回声,瘤体内部图像、血流信号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有利于疾病的临床诊断,且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无创性,实时生成图像,可动态选择最有利于诊断的部分进行观察等优势,不仅如此,相对于其他检查方式,其还具有检查费用较少,更易于患者耐受、图像清晰,图像质量良好的特点,因此超声检查,通过清晰显示患者子宫及病灶部位情况,进而有利于鉴别、区分上述两种疾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很大程度上降低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进而有效避免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很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延平.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7):115+122.

[2]刘翠珍.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8):2827-2828.

[3]蔡庆云.腔内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04):133-134.

[4]韩艳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6(03):262-263.

[5]白亮,杨爱丽.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