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何佩虹 ,李慧英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  321200

摘要:目的:比对分析量化考核机制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1日~2021年9月30日设定为对照期,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设定为观察期,急诊护理管理分别采用常规模式和量化考核模式。从两个时期选择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患者,比对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对两个时期内急诊科8名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及比对。结果:观察期内,100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期的16.00%,P<0.05;观察期内患者对急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7.00%,高于对照期的63.00%,P<0.05。观察期内,8名护士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期,P<0.05。结论:量化考核机制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时,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量化考核;急诊护理管理;综合护理能力

0.引言

本研究旨在分析量化考核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急诊科的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本院急诊科共拥有54名护士,其中,主管护师9名,护师19名,护士26名,年龄区间21~39岁。研究开展期间,急诊科人员未出现任何变动。

1.2研究方法简析

将2021年4月1日~2021年9月30日设置为对照期,该期间内,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机制沿用常规模式。

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设置为观察期,期间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纳入量化考核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1)由急诊科主任组织开展量化考核指标设定工作。主要是将“网上搜索”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对急诊科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梳理。

(2)采用护士长跟班管控机制,对每一名护士导诊、分诊、与患者沟通的结果、照顾患者情绪的能力进行评估。与此同时,急诊科必须明确量化考核标准,如接待患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当患者情绪激动时护士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处理等[1]

(3)以周为单位,对每名护士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奖惩分明。如上一周内,若护士没有受到任何投诉,能够较为清晰地解答患者的疑惑并有效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则应予以记录。在月末总结时,若护士连续四周内均保持较好的记录,则应在荣誉评比,奖金发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若上一周内,护士受到投诉次数较多(从概率学角度来看,尽管存在“恶意投诉”情况,但若投诉超过一定数量,意味着相关人员的工作方法必定存在问题),则应对相关护士进行教育、帮助其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如果在下一周发现该护士的工作并无明显改进,则应在工作日志上予以记录。在月末总结时,若护士单月负面记录周数达到2次,需考虑扣除部分奖金并酌情取消荣誉评比资格。

1.3观察指标界定

(1)从两个时期内分别选取100例急诊患者,保证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对急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

(2)对两个时期内,8名护士的工作水平进行评估。采用打分制方法,具体分类为患者导诊、与患者沟通、差错发生三大部分,每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能力水平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两个时期内患者反馈结果对比

观察期内,100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期的16.00%,P<0.05;观察期内患者对急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7.00%,高于对照期的63.00%,P<0.05。

表 1 两个时期内患者反馈结果对比[n(%)]

组别(n)

不良事件发生

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

观察期(100)

2(2.00)

97(97.00%)

对照期(100)

16(16.00)

63(63.00)

x2

11.966

36.125

P值

<0.001

<0.001

2.2两个时期内8名护士的工作水平评分对比

观察期内,8名护士包括患者导诊在内的三项指标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期,P<0.05。

表 2 两个时期8名护士工作水平评分对比(±s

组别(n)

患者导诊

与患者沟通

差错发生

观察期(100)

92.34±2.55

93.52±2.39

91.33±1.96

对照期(100)

71.69±5.89

68.43±6.25

75.48±6.43

t值

32.174

37.496

23.579

P值

<0.001

<0.001

<0.001

3.综合讨论

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均为危重患者,医护人员本就面临较大的压力。除此之外,患者家属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加上极其容易情绪失控,很可能出现很多极端行为(比如对医护人员大喊大叫,破坏急诊科公共秩序等)。为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水平,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急救环境,需尝试应用新的管理方法。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强度大、接待患者多,很可能不经意间便忽视某些细节。当这种行为被患者看在眼中时,患者会因不理解及紧张情绪的作用,导致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方式出现问题。对急诊室护理人员来说,应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行为。但仅仅依靠护士的个人素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可以尝试从量化考核角度出发,对急诊科护士的相关行为进行定性和适当限制。比如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绝不允许出现”,从而为护士提供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量化考核模式应用后,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护士的护理能力同样得到提升,表明量化考核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尝试推广。

参考文献:

[1]全玉丽,褚晓华. 小组制量化考核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2):107-108.

[2]毛元红,姜小燕,王连. 量化绩效工资管理在急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