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

崔洪山   ,刘强

鸡西鸡矿医院神经外科   158100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对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予以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赴我院开展治疗的10例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试验对象,选择常规西医药物对常规组患者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诸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Vd与Vs指标上的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6个月与1年后,观察组NIHSS评分则显著低于常规组,在指标方面显示出更好的表现;常规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生1例(20.00%),病死1例(20.00%),观察组患者未有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病例及死亡病例,且两组间病例临床数据差异经统计学检验表明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并切实降低诸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管介入;临床效果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实践中多见诸为短暂性脑缺血、进展性卒中等,其致病诱因较为复杂,如血流动力学变化或血液成分改变等均会致使该病发作。临床上多采取内科疗法对该病予以治疗,但其疗效欠佳,故而本文对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赴我院开展治疗的10例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试验对象,并遵循科学随机原则将其分为5例常规组与5例观察组。具体资料情况如下所示:常规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2,年龄范围介于55~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7.26±8.4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2:3,年龄范围介于58~8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26±9.43)岁。此外,所有参与到此次观察研究的受试患者均对试验内容具有充分了解,经由医护人员指导签署相关同意书。研究内容业已报送院伦理委员,经其批准后正式实施。

1.2 方法

选择常规西医药物对常规组患者予以治疗,目的在于有效稳定斑块,所涉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正式治疗前4d让患者口服1~3片阿司匹林。治疗期间应于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对之予以细致体征监测,采取改良Seldinger穿刺法对股动脉予以穿刺,辅之以对应造影检查,所选择的仪器主要为西门子公司的X线血管造影机。另外,对于患者狭窄部位的处理,应通过超滑导丝实现对支架的有效牵引,待其充分固定后即可经由压力泵释放支架,在此基础上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常规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Vs(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d(舒张末期流速)、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等指标的数据结果予以详细观察记录,并将之作为研究分析的参考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作为处理所观测到数据的分析软件,将定为计量资料相应的表达方式,常规组同观察组之间Vd、Vs、NIHSS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组与观察组Vs及Vd情况比较

常规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关于Vd与Vs指标方面的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表明其不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Vd与Vs指标上的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表明其具有意义(P<0.05)。

表1  2组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Vs与Vd情况[),cm/s]

组别

例数

Vs

V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5

152.4±27.5

141.7±28.3

43.4±10.5

38.8±10.4

观察组

5

152.5±27.7

100.6±28.6

43.4±10.6

22.7±10.3

t

0.0383

4.4288

0.0548

5.3527

P

0.8965

0.0032

0.9536

0.0018

2.2 常规组与观察组NIHSS评分情况比较

常规组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表明其不具有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6个月与1年后,观察组NIHSS评分则显著低于常规组,在指标方面显示出更好的表现,且组间差异经由统计学检验表明其具有意义(P<0.05)。

22组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NIHSS评分情况对比[),分]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年

常规组

5

13.2±3.1

9.3±3.2

8.6±2.5

8.1±2.2

观察组

5

12.8±3.2

8.1±3.3

2.8±1.3

2.3±1.1

t

0.3364

1.1926

11.5693

12.8174

P

0.8182

0.3135

0.0021

0.0016

2.3 常规组与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常规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生1例(20.00%),病死1例(20.00%),观察组患者未有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病例及死亡病例,且两组间病例临床数据差异经统计学检验表明其具有意义(

P<0.05)。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然成为危及人们健康的一类主要疾病,且该病发生率呈日渐增长的发展趋势。较之于常规疗法,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实现对闭塞血管的直接开通,进而促进脑部血流供应的正常化。此次观察研究的数据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Vd、Vs以及NIHSS诸指标方面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业已经由统计学检验表明其具有意义((P<0.05)),充分显示了该术式的临床实践价值,故而建议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欧阳坤,杨国栋,唐英,高鑫,汤钊.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09):2074-2076.

[2]叶军,侯双兴,李云霞,张小龙,聂志余.三种评分量表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三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02):116-119.

[3]那振琦.颅内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9):87-89.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1.29.032.

[4]王楠.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05):837-838.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1.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