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临床价值

王林

大邑志昌骨科医院 脊柱关节科 四川大邑  611330

摘要:目的对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使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实验对象是本院接收的52例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借助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传统手术治疗的方式)和实验组(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方式),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疼痛评分等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并且有效控制疼痛情况。

关键词:疼痛评分;脊柱胸腰椎段骨折;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全身骨折患者中有5%-6%之间的患者是脊柱骨折,而大部分的脊柱骨折患者以胸腰椎骨折为主。一旦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会导致患者后续正常的机体功能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正常生活活动的开展。通常情况下,会为患者提供传统开放式的手术治疗方式,虽然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患者的会出现恢复时间慢,住院时间长,疼痛明显等现象[1]。因此,在国家医疗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为患者提供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方式,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的效果[2]。本实验对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实验对象是本院接收的52例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借助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9:7,年龄33~77岁,平均(56.01±3.62)岁;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8:8,年龄34~78岁,平均(56.27±3.93)岁;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麻醉,之后采取俯卧位,明确患者受伤的腰椎位置。并以此为核心,做手术切口,保证关节突与椎板处于充分暴露的状态,借助C臂明确椎弓根钉固定的位置,具体操作如下:先放入正常的椎体,同时,在同一水平植入伤椎螺钉,借助连接棒进行固定连接。在保证伤椎高速恢复正常后,且纠正了正凸问题之后,使用C臂合适固定效果之后,关闭手术切口。

实验组使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方式。同样为患者进行麻醉,接触C臂的帮助对患者受伤的腰椎位置进行确定,在患者的体表做标记,结合标记进行1.5㎝的纵形切口,共计4个切口。对皮下组织、关节突、横突等位置进行分离。借助透视引导的方式,把穿刺针放在椎弓根外缘。保证进针点的位置处于上关节突外缘和横突中线的交汇处。按照平行终板刺入的方式进行操作,深度为2㎝。借助C臂透视明确针尖没有突破椎弓根皮质。以侧位观察的方式对穿刺针和椎弓上下中板的位置,在其处于平行时,向前推入1㎝。之后拔除针芯,放入导丝,然后拿出套管。对钉道进行扩大后,放入螺钉。对螺钉位置进行透视,在处于预设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另外的螺钉放置工作;最后,对固定棒进行连接,撑开器复位,对尾端螺帽进行固定,折断尾翼,对切口进行关闭[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进行对比,所有指标均是数值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对比疼痛评分,使用疼痛评分(VAS)量表进行评分和对比,其中数值越小表示护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发现实验组手术指标整体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n(x±s)]

组别

n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

实验组

26

62.32±16.98

9.65±2.67

60.21±2.23

93.26±26.52

参照组

26

51.63±19.12

13.69±4.19

122.24±4.45

296.53±45.26

t

-

3.132

4.146

5.545

5.75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疼痛评分对比

经比较,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n(x±s)]

组别

n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26

3.26±1.05

1.52±0.78

参照组

26

3.54±1.13

2.42±1.08

t

-

0.926

3.445

P

-

0.359

0.000

3 讨论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是严重创伤疾病的一种,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脊柱部肿胀、运动障碍、脊柱部畸形与压痛以及局限性疼痛。一般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会为患者提供传统开放式手术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切口较长、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长等缺点,与目前患者的需求相悖

[4]。因此,在医疗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要为患者提供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方式,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切口长度和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且患者的疼痛情况较少,可以更好地维护患者身心健康[5]

综上所述,当为脊柱胸腰椎段骨折使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方式时,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维护患者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赵成毅,林浙龙,李青,等.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3):270-273.
[2]曹立颖,钟南,林斌珍,等.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7):113-114. 
[3]董嵩.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在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24):21-22. 
[4]祝茂松,龚俊,夏进先.经皮椎弓根钉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8):10-13.

[5]王申林,张海超,刘俊佳,等.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