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期智力教育常见问题及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婴幼儿早期智力教育常见问题及干预措施

尚红燕 ,陈培培(通讯作者),徐丽丽,梁华梅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儿童保健科   衡水市  053000

摘要:目的:婴幼儿早期智力教育常见问题及干预措施。方法:在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对我院出生的及周围社区的0-2岁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研究,选出生史正常的新生儿202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包含早教组及常规对照组,早教组选100名,常规对照组102名,对比两组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早教组的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以及人际交往发育商都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早教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区边缘水平儿童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策略对于推动婴幼儿智能发展成效明显,同时早期教育是效益最高的教育,对学龄前儿童教育投资是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婴幼儿;早期;智力教育;干预措施

早期教育的定义来自于美国十九世纪的幼儿教育,所以接受教育的儿童为零到六周岁。当前的儿童早期教育,重点是对于三走随以内的儿童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早期教育重点是为了研发儿童两个层面的适应性,即多项潜能的激励以及后天素质的可塑造性。在早期教育中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就是要尽可能地发展儿童所存在的后续形成阶段所具有的素质,例如兴趣喜好以及后续成长偏向等等,均能够在这时被挖掘,以助于在后续的成长渠道上专业性发展。因为早期教育的缺乏,使得孩子的潜质没有及时发现,再加上没有在后续的教育中将孩子的潜在能力挖掘出来,造成孩子的成长渠道上为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按照相关调查资料表示,社会精英人才大部分均是在儿童阶段接受过良好有效的教育。可以看出儿童早期教育对于后续的成长存在关键的基本性效用。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对我院出生的及周围社区的0-2岁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研究,选出生史正常的新生儿202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包含早教组及常规对照组,早教组选100名,常规对照组102名,其中早教组男性儿童为54例,女性儿童为45例;常规对照组男性儿童为56例,女性儿童为46例;两组儿童母亲年龄在23-36岁,妊娠期无重大疾病,孕龄37-42周,出生体重在2500-4000g单胎无窒息史,母孕期没有不良反应,新生儿期无重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两组儿童在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等等层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测试方法使用我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我国儿童发展中心按照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量表智力量表改进的标准化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观察智力发育指数以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并且开展评测分析。

早教组从出生对新生儿家长开展经儿保科医师对新生儿家长开展早教宣传,提升新生儿家长对早期教育的了解,生后到家访视时教会家长婴儿操、洗澡、抚触、新生儿行为测定,并且按照营养情评价结果、体格发育评测、神经精神发育评测结果以及年龄等特征爱占全面性早期潜能研发引导。使家长掌握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并且逐渐接纳早期教育引导,嘱咐家长第一年每两个月到儿保科跟踪检查一次,第二到三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并且儿保科医师做好一系列体检记录[1]

对照组未开展智力检查及干预,十八个月第一次体检时候做发育商测试,发育商大于130为优秀;发育商在115-129之间为良好;发育商在85-114之间为正常;发育商在70-84之间相对较低;发育商小于69为低。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资料采取秩和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功能区发育商的对比

早教组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人际交往五个能区的评分超过常规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儿童功能区发育商的对比

组别

n

适应性

大运动

精细运动

语言

人际交往

对照组

102

98.41±8.47

96.54±9.26

96.54±9.14

84.65±13.84

96.54±8.61

早教组

100

105.84±8.21

104.64±8.47

102.64±10.14

102.35±15.31

104.64±8.47

t

4.2147

4.2416

2.5171

7.5181

4.65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儿童发育商的分级对比

早教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以及人际交往区边缘水平儿童出现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儿童发育商的分级对比

能区

组别

优秀

中上

正常

边缘

落后

X2

p

适应性

对照组

20(19.6)

25(24.5)

37(36.2)

20(19.6)

0(0.0)

24.51

<0.01

早教组

28(28.0)

41(41.0)

31(31.0)

0(0.0)

0(0.0)

大运动

对照组

24(23.5)

41(40.1)

21(20.5)

9(8.8)

7(6.8)

17.84

<0.01

早教组

23(23.0)

59(59.0)

18(18.0)

0(0.0)

0(0.0)

精细运动

对照组

30(29.4)

28(27.4)

24(23.5)

20(19.6)

0(0.0)

2.75

>0.05

早教组

34(34.0)

30(30.0)

25(25.0)

11(11.0)

0(0.0)

语言

对照组

24(23.5)

41(40.1)

21(20.5)

8(7.8)

8(7.8)

42.13

<0.01

早教组

23(23.0)

58(58.0)

19(19.0)

0(0.0)

0(0.0)

人际交往

对照组

20(19.6)

25(24.5)

36(35.2)

21(20.5)

0(0.0)

4.58

<0.01

早教组

28(28.0)

42(42.0)

30(30.0)

0(0.0)

0(0.0)

3.讨论

在全身系统各个器官的发展成长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处在领先地位。在脑发育的过程中,0-3岁婴幼儿是脑发育最快的阶段,在这重要时期脑框架与性能的繁杂性和潜在性为人类自然素质的综合提升给予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研发婴幼儿潜能的前提。所以按照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使用科学措施开展早期教育和干预,能够使得婴幼儿脑潜能得到及时、综合、健康正向的发展。

本次结果和国内其他报道相同,表明这些影响智力发展的要素两组机会平等。并且表明开展早期教育与干预能推动婴幼儿综合智能的综合发展。早教组家长反馈:孩子参与早期教育和干预后,完善了父母的育儿观念,了解了科学育儿的技能和方法,孩子比以往更加活跃且健康,而且具备个性,特别是在语言与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有显著的进步与提升[2]

综上所述,早期教育作为学龄前教育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展精确且高效的儿童早期教育,要对于早期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分析,开展一系列措施,以挖掘儿童潜在能力的发挥,并且推动儿童身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王海英.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照护服务,不能只唯提高“入托率”[J].早期教育,2022(09):4-5.

[2]周潇.婴幼儿早期阅读推广服务研究——以浦东图书馆“0-3岁婴幼儿家庭阅读指导计划”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02):16-18.

课题:婴幼儿早期教育对0-2岁儿童体能、智能发育促进的研究

课题编号:202001407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