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彭秀蓉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44340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ICU重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心理护理运用ICU重症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进而提高满意度临床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效果

ICU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接收患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机,死亡率高等特点,为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被病菌侵袭,引起并发症,护理人员会将患者送入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大部分ICU重症患者病情严重,患者易产生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其预后较差,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避免加重病情,改善预后,尤为重要[1-2]。本研究对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ICU重症患者100例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ICU重症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研究组50例,男女比例26:24,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7.46±5.36)岁,APACHE评分19-27分,平均(23.21±3.31)分;对照组50例,男女比例27:23,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7.47±5.34)岁,APACHE评分19-28分,平均(23.14±3.34)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保持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进行监测。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护患沟通:患者转入ICU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情况,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通过发放小册子、图片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讲解治疗方法,以及所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缓解患者因进入ICU产生的恐惧。心理护理:患者进入ICU后,因对其不了解,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心理压力,同时提醒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鼓励,避免患者产生负面情情绪。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分别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分数值愈高焦虑、抑郁情况则越轻;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85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5-85分为基本满意,65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选取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选择()表示且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差异;计数数据选择[%(n)]代表,以χ2检验差异,P<0.05时有意义。

2.1两组患者SAS、SDS指标对比

研究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指标对比(±s,分,n=50)

组别

SAS

SDS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5.55±5.21

38.74±7.53

68.45±7.20

38.64±4.82

研究组

65.57±5.24

32.65±7.22

68.48±7.24

31.34±4.12

t

0.019

4.128

0.021

8.141

P

0.985

0.000

0.984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00%(47例)高于对照组的76.00%(38例)(P<0.05)。

3.讨论

ICU内患者大多随时面临死亡,需要及时抢救,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病情影响,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预后较差[3]。加之,患者进入ICU后处于封闭环境,与亲人隔离,长期与冰冷仪器共处一室,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全面高效护理,提高预后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运用ICU重症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抑郁情绪。究其原因:常规护理具有局限性,该护理模式重视患者病情,忽视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因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而被运用[4]。心理护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发放小册子、图片等方式讲解治疗方法,以及所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缓解患者因进入ICU产生的恐惧,避免患者紧张、抑郁情绪的产生。同时,心理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因ICU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大多数患者对ICU不了解,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提醒患者家属进入ICU进行探视时,给予患者更多鼓励,有利于改善患者紧张、抑郁的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表明心理护理运用于ICU重症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究其原因:护理人员通过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方式,每日与患者进行沟通,改正患者对ICU错误认知,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运用ICU重症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进而提高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爱丽.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5):41-43.

[2]任珊珊.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2):246-249.

[3]周艳.心理护理对改善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08):199-201.

[4]吴惠娜,陈丽羡,张约娩.心理护理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中的效果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03):102-104.

[5]赵贞珍,魏兵兵.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