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不同管理模式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研究进展

张姗姗1 ,崔立敏2

1.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延边 133000  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吉林 延边 133000

摘要主要阐述常用的跌倒预防模式对集束化护理模式、医疗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型、瑞士奶酪模式、PISETI模式、CATCH模型、SHEL模型、HBM模式等加以总结并为探讨符合我国老年人跌倒风险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1 前言

跌倒是一种突然的、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病人会跌倒在地面或者更低的位置。根据WHO的相关研究可知,60岁以上住院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在30%左右[1],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在40%-50%之间,且90%以上的髋部骨折由跌倒引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负担[2]。因此,如何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是临床上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联合委员“防范跌倒发生”加入《2019年国家病人安全目标》中,我国也将跌倒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3,4]。本综述旨在对目前较常见的跌倒管理模型进行整理,探索适合我国老年人的跌倒预防管理模式。

2 集束化护理模型

集束化护理模型在2001年由国家卫生科研协会提出,是把各种具有循证基础的、彼此联系的干预措施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集体护理方法[5]。该模型简单明确,易于接受和操作,已被用于临床护理领域中。王燕的研究成果证实[6],此模型改善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自律效能和自理能力,可减轻患者的紧张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吴玲玲通过集束化护理,对62名髋部骨折病人实施评估表明,该护理模型不但减少了髋部骨折病人的跌倒发生率,还能够增加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7]。目前,由于各学者在提出干预措施时并没有充分根据临床指南提供的建议意见,仍面临着护士依从性较差的问题。

3 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型

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型主要是采用根本原因分析和过程改进,根据风险优先指数判断最需处理的失效模式,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最大化或减少失效发生。该模型在跌倒预防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陆燕霞的研究成果中[8],采取了医疗失效模型和效应分析模型后,跌倒发病率从0.13%降低至0.05%,跌倒失效模型的危急值明显降低。韦永鲜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型对脊柱骨病科的住院治疗病人实施跌倒管理,可有效减少摔倒的发病率,从而提升医护服务质量水准。目前,由于该模型的主观性较强,在预防风险时具有一定限制性。而中国研究者刘璐[9]将此模式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出的"5E"伤害预防战略相结合,可有助于减少或降低跌倒的发病率。

4 瑞士奶酪模型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James,于1990年根据其它学者的理论提出瑞士奶酪模型。该模型认为,不良事件的产生是由系统引起的,包括四个层面,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防御体系,而奶酪上的孔洞则是防御体系中的漏洞,当这些漏洞排成一条线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该模型起初使用在美国海空、航运中;近年来,该模型逐步被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刘志勤将此模式与 PDCA不断改进相结合,应用于病人的安全管理,既能改善医院的制度,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还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顾洁的研究显示:该模式能明显减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发生率和跌倒后受伤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病人的安全。但目前,基于此模型研究仍处在探讨阶段,还没有得到可靠的高质量结果,其效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今后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加以证明。

5其他模式

5.1 PISETI模型

2006年,Dykes根据注册医师和助理医师对跌倒管理的看法,提出了PISETI模型。该模型,提供了患者跌倒的原因或防止患者跌倒的建议在预防跌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李薇对老年患者实施PISETI管理模型可知,该模型可以提高患者安全,跌倒发生率由原先2.63%下降至0.58%,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纠纷。

5.2 CATCH模型

Bonuel于2011年提出,CATCH模式,即"多学科协作-领导参与-支持-交流文化"的模式。李丽采用此模型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在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方面均有所降低,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5.3 SHEL模型

SHEL模型,是由日本医疗事故研究委员会所提供的一个事件分析法,主要从S(软件部分)、H(硬件部门)、E(临床治疗条件)、L(当事人和其他)等四方面进行跌倒原因分析并制定出可行方案,从而降低跌倒的发生。郭婷通过SHEL模型对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敏感指标跌倒发生率。

5.4健康信念模型(HBM)

HBM模型主要是采用社会心理学方式,注重人对健康的心态和信念,以改变人的健康状态与行为。徐永能的调研结果证明,此模式能有效地减少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增强其自信心。

6小结

老年患者一旦跌倒,除导致自身不良的健康结局外,也在照顾和经济层面上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同时给临床护理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和风险,医疗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跌倒管理模式极为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利用不同跌倒管理模式在跌倒预防管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患者跌倒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方位共同参与配合。未来研究可尝试综合多模式制订适合国情的跌倒管理模式,切实提升跌倒管理水平,以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MILISEN K, COUSSEMENT J, ARNOUT H, et al.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a practice guideline for fall prevention on geriatric wards: a multicentre study[J]. Int J Nurs Stud,2013,50(4):495-507.

[2] KIM K I, JUNG H K, KIM C O, 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fall prevention in Korea[J].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7,32(1):199-210.

[3] The Joint Commision. 2019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EB/OL].[2020-01-01].

[4] 汤磊雯,叶志弘,潘红英.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01-803.

[5] 刘晓宁.集束化方案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4,4:314-315.

[6] 王燕,李慧,李雪娇.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8,1:1-7.

[7] 吴玲玲,郑莹莹.集束化护理对髋骨骨折患者再次跌倒风险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0):58-60.

[8] 陆艳霞,岑春兰,陆美林.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病人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8):962-964.

[9] 刘璐,康凤英,薛宁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及“5E”伤害预防策略在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26):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