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李琢成

上海力泉医院   上海   20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4月治疗的4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选择两组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由于免疫功能的抑制,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最令患者感到痛苦的毒副作用之一,多出现于移植后710d。常见症状有黏膜潮红,皮疹,水肿,疼痛感,白苔和舌头麻木感等。干细胞移植中约有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黏膜炎,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或减轻患者的并发症,从而达到预防感染、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目的。我院血液科2019 年5月2021年4月共有48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4月治疗的4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资料(1) 纳入标准①均为首次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者②无严重感染疾病者 ③依从性好,可配合完成研究者④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护理者②严重精神疾病③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研究已履行告知义务,并于患者和( 或) 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8~51岁,平均年龄(32.79±8.64)岁16例,女8发病时间1~4d,平均发病时间(2.67±0.30)d。对照组患者年龄为9~50岁,平均年龄(32.86±8.59)岁男17例,女7 发病时间1~4d,平均发病时间( 2.70±0.28)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进入移植病房后进行综合护理:(1)饮食护理。要求患者进食清淡、质软易消化食物。发生口腔溃疡时以半流质、流质饮食为主,嘱患者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饭菜经高压锅消毒灭菌待温热后再进食;肉类需炖烂或剁细;忌食辛辣刺激食品。(2)心理护理。对于移植前的患者介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知识、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相关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数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后表现为痛苦、悲观、恐惧、烦躁甚至治疗依从性降低,将严重影响局部及全身状况的恢复。因此,对口腔黏膜炎患者通过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讲解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了解配合治疗护理的意义。嘱咐患者积极进行自我保健,以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3)紫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采用口腔光导,光导直接与口腔溃疡接触。根据溃疡感染程度采用不同的时间,首次照射时间为16s,增加4s/d,10d为1个疗程,照射1次/d,照射前观察患者口腔情况并记录,照射后进行口腔常规护理。(4)鼓腮运动。通过鼓腮运动,使口腔黏膜炎患者上下唇、舌缘、颊黏膜及齿龈口腔溃疡发生率下降。患者每日在护士的辅导下进行鼓腮运动,反复30次后鼓起两腮15min或用气使一侧颊部鼓起后,再让气体运动到另一侧颊部,30次后鼓起两腮15min。做4~6次/d,如患者病情允许可以适量增加次数。(5)健康教育。在HSCT全过程中都应注意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个连贯持续的过程,从患者入院开始进行各种健康教育:①教会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将漱口液含于口腔内,使溶液充分接触黏膜2~3min后将漱口液吐出。按病情遵医嘱选择有效的漱口液,尤其是在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未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需督促并协助患者漱口,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在干细胞移植后病情稳定及出院前,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和家属观察口腔黏膜及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表现,并及时治疗。对于口腔黏膜炎已治愈的患者出院后应对其进行随访。(6)疼痛的护理。发生2~4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黏膜疼痛,多影响进食和休息,进食前可给予生理盐水100ml+0.1%的利多卡因5 ml适量含漱,局部冷疗可以减轻疼痛。或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7)微生物检测。如口腔黏膜炎有脓性分泌物或坏死组织时,应进行口腔黏膜表面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便于指导用药。必要时遵医嘱用10 ml康复新液含漱,3~5 min/次,咽喉食管黏膜有溃疡者将10 ml康复新液分次连续口服,缓慢咽下,使药液充分与黏膜接触,3~4次/d。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出院前1d 对手术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的原始数据在 EXCEL 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的水准α=0.05,当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24

13(54.17)

10(41.67)

1(4.17)

23(95.83)

对照组

24

9(37.50)

8(33.33)

7(29.17)

17(70.83)

χ2

8.836

p

0.000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的比较±sd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住院治疗总时间

观察组

24

6.07±1.54

8.67±2.16

对照组

24

8.34±2.01

12.63±3.95

t

2.226

5.518

p

0.015

0.008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有24.26%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1例23.40%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行免疫抑制预处理及照射化疗后将自体或供体造血干细胞输注给患者帮助其重建免疫、造血功能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需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从而对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直接损伤减少腺体分泌破坏黏膜组织更新导致口腔黏膜炎症同时化疗结束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身心状态较差进食减少均可引发口腔黏膜炎而炎症形成后为细菌入侵提供了重要途径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引发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综合护理属于超前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指护理人员于实施措施之前预测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明确重点护理内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依从性预防或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分析原因认为,综合护理通过医护合作对患者病情展开预判根据预判分析结果制定符合其病情的护理方案目的性更强利于后续护理开展. 移植患者因承受疾病困扰及化疗折磨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加重恶心呕吐,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知识宣教可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缓解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此外加强静脉营养支持保持充分营养供给弥补因呕吐过多而缺失的营养可提升机体抵抗力维持生理舒适有效提升遵医行为。综合护理注重病情观察加强口腔黏膜炎早期征兆观察并实施动态口腔微生物检测从而准确指导临床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综合护理实施过程中还注意控制干预时间、 动作幅度不仅可避免黏膜损伤还可使患者上下唇、 舌缘、 齿龈、 颊黏膜等溃疡发生率下降预防口腔黏膜炎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