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

吴蕴珠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400,

【摘要】目的:探究对新生儿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新生儿52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6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使用疼痛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疼痛护理后,NIPS、哭闹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缓解其疼痛程度,缩短其哭闹时间,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护理;NIPS

    新生儿是指从母体分娩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d这一时间段的婴儿。从相关研究中可知,其自出生开始便可明显感知疼痛,但其无法通过语言或肢体表达感受,亦会通过反射反应与生理行为表达。若其长时间受疼痛刺激,则会产生强烈的抵抗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低下、乳糖不耐受等现象[1]。因此,需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疼痛。本文研究了对其使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于2021.06-2021.12月时间段内接收的新生儿52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胎龄39.54±1.23周)和观察组(26例,男14例,女12例,胎龄39.55±1.21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新生儿抚触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疼痛护理,主要包括:①非营养性吮吸:有关研究发现非营养性吮吸可对新生儿注意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移,从而缓解其疼痛程度。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引起其疼痛操作前,可在其口中放入安慰奶嘴,直至操作结束后再取出。②袋鼠式护理:在引起其疼痛操作结束后,可抱起新生儿放于胸口处并使其体位维持直立状态,对其背部轻拍或抚摸有利于其身心放松。③音乐护理:在进行引起疼痛的操作前可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将音量保持在50-60分贝,并通过抚摸其四肢给予其安慰。

1.3观察指标

使用NIPS(新生儿疼痛量表)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低,疼痛程度越轻;对其哭闹持续时间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NIPS评分对比

观察组NIPS评分1.24±0.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32,P=0.001)。

2.2哭闹持续时间对比

观察组哭闹持续时间22.33±4.2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6.75±4.3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33,P=0.001)。

3.讨论

新生儿疼痛主要来源于侵入性操作,如足底挤压采血、皮下和肌肉注射、局部感染、气管插管及吸引等。其感知到疼痛常表现为面部表情(蹙眉挤眼等)、哭声、粗大运动及行为状态(睡眠或食欲的改变)等,长期且反复的疼痛刺激,可能导致其应激调控系统发生改变并严重影响脑的发育[2]。因此,需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在新生儿疼痛症状的护理过程中,一般使用常规护理且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对疼痛程度的缓解效果欠佳。因此,疼痛护理干预引起了关注。护理人员应先客观的判断疼痛是否存在以及程度,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医嘱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措施。将其应用于新生儿疼痛缓解中,需考虑其还未发育成熟。如护理人员在进行致痛操作时,应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可在暖箱表面覆盖一层遮光毯,避免光线直射。且需时刻保持病房安静,在操作期间注意交流音量,减少其应激和疼痛反应[3]。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采用非营养性吮吸、袋鼠式护理、音乐护理等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NIPS评分及哭闹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新生儿使用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其疼痛感,缩短其哭闹时间。在文锦香[4]等研究中也表示,应用疼痛护理于新生儿中,能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稳定其体征指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说明疼痛护理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使用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缩短其哭闹时间。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房立盼,魏婷婷.疼痛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1):22-24.

[2]丁秀玉.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4):116.

[3]兰芬芬.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2):109-110.

[4]文锦香,韩春红,周家凤.疼痛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1):3658-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