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代时梅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4月-6月收治的84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EMR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他高依从性,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结肠息肉;并发症;依从性

    结肠息肉是由患者结肠内局部黏膜组织发生良性病变所致,可使患者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1]。临床根据病理性质将其分为腺瘤性和非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多为良性病变,而腺瘤性息肉则存在癌变风险[2]。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由于患者机体康复情况与护理质量及效果存在之间联系,需要在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本文对头EMR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于2022年4月-6月收治的84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观察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32-78,中位值(50.98±3.2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2-78岁,中位值(51.03±2.98)岁,两组一般资料同质化(P>0.05),可以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积极配合手术工作。观察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1)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以及心理状况,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重视和护理人员所给予的温暖;积极鼓励患者与家属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以此来减轻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孤独感和害怕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可以起到稳定血压、呼吸频率的作用,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通过讲述成功案例,可以增强患者的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术前指导患者术前3 d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d8点至晚10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00 ml, 2h内服完,15min250ml,手术当日早上4点至6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00 ml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术中:对患者进行肠镜手术治疗时,做好医护配合,使用圈套器和钛夹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引发穿孔等并发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术后:术后24h嘱患者卧床休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23 d; 术后24 h内禁食,术后23 d由半流质饮食过渡至普通饮食;术后便秘者给予药物干预,防止肠道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便血、延迟性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处理。出院。给予患者出院带药用法指导,嘱其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嘱患者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依从性:(1)完全依从:不需要外界干预可顺利接受手术治疗;②部分依从:经过劝说、引导,可顺利接受手术治疗;③不依从: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手术治疗。

并发症:出血、感染、肠穿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处理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依从性对比[n(%)]

分组

例数

全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观察组

42

31(73.81)

8(19.05)

3(7.14)

39(92.86)

对照组

42

24(57.14)

10(23.81)

8(19.05)

34(80.95)

2

6.366

P

0.019

2.2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并发症对比[n(%)]

分组

例数

出血

感染

肠穿孔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2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42

1(2.38)

0(0.00)

0(0.00)

1(2.38)

X2

2.020

P

0.497

3讨论

结肠息肉以异常组织增生为主,属于肠粘膜向肠腔方向内突出,风险性较低,对于确诊患者而言,临床上一般建议选择手术切除方式,可以通过切除病灶的方式来降低癌变的风险。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操作简单,临床应用广泛,但是配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3-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加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促使患者治疗期间能够得到显著优质的护理服务。分析原因在于此护理模式适涵盖整体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的内容,并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舒适感为重点的原则,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放松,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另外,针对术前、术中、术后各自偏重的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在术前至术后均可得到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促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用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围术期中,对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临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地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Correa P,Duque E,Cuello C,et al.Polyp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in Cali,Colomb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Journal International Du Cancer,2010,9( 1) : 86-96.

[2] 张少锋,向治纬.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 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 2) : 42-48.

[3]陈妙颜,叶玲. 饮食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89-92.

[4]王晓慧.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228-229.

[5]王薇.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护理干预价值[J]. 特别健康,2021(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