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陈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湖北 武汉)430056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发热门诊患儿80为对象,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冒发热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有效促进治疗,得到患儿家属满意评价。

关键词: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症状;综合护理干预;

前言

感冒发热为儿科常见疾病,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小儿感冒发热在治疗中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治疗,改善预后效果[1]。本文将以我院80例患儿为对象,探究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感冒发热患儿80为对象,40例患儿是对照组,40例患儿是观察组。本研究在2020年1月开始,在2022年1月结束。在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11岁,年龄平均值为(7.86±1.86)岁。在试验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是3-12(7.71±1.4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可见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入院以后应用常规护理:门诊应当保持卫生清洁,做好秩序管理,给予患儿分诊管理。

观察组患儿在入院以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1)成立护理小组,由护理人员、护士长组成,其中护士长为组长,结合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等,明确患儿的护理需求,并提出护理问题。(2)实施护理方案:加强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将相关注意事项、用药方法、等出院指导内容具体详细的告知患儿家属,并将住院指导内容详细列在纸上,以便家属查看,告知家属做好患儿的用药等方面的监督。实施症状教育,家属需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增肌饮水量,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工作。实施饮食教育,患儿饮食应当清淡,同时需富含纤维、优质蛋白、维生素等,采用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对于辛辣刺激类食物,应当禁止饮食,增加饮水量。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沟通交流,了解心理变化,对于负性情绪应当及时疏导,消除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予患儿鼓励与支持,以及安慰指导。加强环境护理:患儿的住院环境应当舒适与温馨,要求光线重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干净。做好床单、衣物卫生管理。加强治疗过程护理:在穿刺之前,医护人员需向患儿家属讲述静脉留置针有关知识,包括作用、注意事项、护理要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给予其鼓励与支持,缓解负性情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消毒皮肤应大于8cm×8cm,待消毒液自然干后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HP无菌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进行粘贴,高举平台法U型固定延长管部分,使其妥善固定,避免留置针由于外力拉扯出现拨管现象。密切关注患儿留置针部位,并观察穿刺点痛、肿、热、红等现象,以及导管脱落、打折情况,在部分导管脱出时应给予拨除留置针重新穿刺。有效正压封管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输液完毕后,借助注射器通过静脉留置针向管道内注入封管液,注意需要缓慢正压脉冲式注入,避免将管道内血块冲入血管内。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儿感冒、发热等症状,若患儿症状消失,表示显效;症状缓解,表示有效;症状未改变,则无效。评估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0

17(42.50%)

17(42.50%)

6(15.00%)

34(85.00%)

观察组

40

24(60.00%)

15(37.50%)

1(2.50%)

39(97.50%)

X2

/

/

/

/

4.1923

P

/

/

/

/

0.0434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100%,其中十分满意21例,比较满意19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0.00%,其中十分满意18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X2=5.1231)。

3 讨论

小儿感冒发热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受到细菌、病毒等侵入,极易诱发疾病[2]。研究指出,感冒发热患儿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不利于病情控制。有学者[3]选取感冒发热患儿进行研究,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可见,综合护理干预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干预模式,结合患儿病情制定相应护理方案,能够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儿护理需求,增强患儿认可度

[4]。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结果可见,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感冒发热患儿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结合患儿家属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与教育,有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增进护患和谐,预防护患纠纷。另外,综合护理干预可优化门诊管理,保障了患儿及时确诊,避免不必要会诊与检查,避免病情被耽误[5]

综上,感冒发热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郭东风.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J]. 家有孕宝,2020,2(16):10.

[2] 朱淑贞.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J]. 糖尿病天地,2022,19(3):298-299.

[3] 隋桂娟.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J]. 饮食保健,2020,7(16):207-208.

[4] 徐海燕.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家有孕宝,2021,3(13):9.

[5] 于平.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