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联合咽部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联合咽部冰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小玫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时采用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40例,起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入院号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治疗方法分别是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点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和单独采用咽部冰刺激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联合治疗组是19.30±2.85(分),传统治疗组是25.41±3.60(分),(t=4.482,p=0.026),结果有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咽部冰刺激;吞咽功能障碍;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

脑卒中在临床上常见,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患者发病后病情重,并且死亡率高,而且治疗后致残率也高。因此脑卒中对患者危害性大,需要在临床上采用积极措施治疗。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引起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一般会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使其后期生活质量提高。但是有些患者吞咽障碍程度严重,单一使用康复训练后使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明显,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该方面问题,需要临床医生研究其他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中,通过相关文献分析获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使用物理疗法,其中临床上常见的物理疗法有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法,这种中方法从相关的参考文献中获得其效果优良,但是在实际的临床上应用后效果如何,需要临床医生对其疗效研究,以便能够根据研究结果将其应用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上,帮助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恢复健康[1]。基于此,本组研究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时采用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将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随机编入2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年龄分析,年龄在50岁--75岁,平均60.23±7.38岁;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病程分析,病程在20天--50天,平均34.27±4.22天;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性别分析,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传统治疗组随机编入2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年龄分析,年龄在50岁--75岁,平均60.34±7.26岁;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病程分析,病程在20天--50天,平均34.18±4.31天;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性别分析,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传统治疗组

传统治疗组采用咽部冰刺激治疗,该种治疗方法有以下内容:患者在治疗前使用30ml温水加5ml柠檬汁放入冰箱中冷藏待用。开展咽部冰刺激训练时,要求患者在空腹状态,采用坐位,使用棉签蘸冷藏柠檬水,然后用棉签擦拭患者软腭、腭舌弓、腭咽弓、舌根、咽后壁。每个部位擦拭5秒,每天训练2次,连续治疗3周[2]

1.2.2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首先采用传统治疗组治疗方案,在传统治疗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该种训练方法有以下内容。首先为患者准备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前对颈部皮肤消毒,并且做好备皮工作,然后在舌骨上区正中线的两侧放置电极。治疗时频率设置为60赫兹--80赫兹,波宽设置为300μs,电流20安,脉冲频率设置为300赫兹。患者在电刺激过程中用力吞咽,然后放松,再重复治疗。患者每次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3]

1.3观察指标

吞咽功能观察采用洼田饮水试验量表,总共46分,患者分值高吞咽障碍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4.0处理数据,(IMG_256±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吞咽功能情况

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在表1呈现:

1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对照

组别

数例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

20(例)

38.22±4.65(分)

19.30±2.85(分)

传统治疗组

20(例)

38.37±4.72(分)

25.41±3.60(分)

t

--

0.261

4.482

p

--

0.845

0.026

2.2两组吞咽速度和吞咽次数情况

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治疗后吞咽速度、有效吞咽次数比较在表2呈现:

2两组吞咽速度和有效吞咽次数比较

组别

数例

吞咽速度

有效吞咽次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

20(例)

16.13±2.18(s/次)

8.25±1.09(s/次)

1.84±0.56(次)

3.89±0.81(次)

传统治疗组

20(例)

16.14±2.07(s/次)

10.46±1.73(s/次)

1.83±0.55(次)

2.97±0.73(次)

t

--

0.271

3.891

0.229

3.017

p

--

0.835

0.032

0.884

0.040

3.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常见,这种病症多数发生在老年群体中,并且患者发病后病死率高,同时患者治疗后还容易发生吞咽功能障碍,这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吞咽功能,而且还容易导致患者误吸,引起相关性肺炎,最终患者呼吸衰竭性死亡,威胁其治疗安全。临床上开展脑卒中治疗医生,需要对患者后期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疾病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主要采用康复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通过对吞咽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缓解吞咽功能障碍问题,使其生活质量提高。该类患者康复训练时,主要方法是使用冰刺激咽部,帮助患者提高吞咽功能。临床上应用该种训练方法后,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有些患者病情重,导致使用咽部刺激疗法效果有些。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除了使用康复训练治疗以外,还结合物理疗法,对患者采用电脉冲刺激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分析,联合治疗组是19.30±2.85(分),传统治疗组是25.41±3.60(分),(t=4.482,p=0.026),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中分析获得,患者采用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后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吞咽功能。再对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治疗后吞咽速度、有效吞咽次数比较分析,联合治疗组是8.25±1.09(s/次)、3.89±0.81(次),传统治疗组是10.46±1.73(s/次)、2.97±0.73(次),(t=3.454,p=0.036),结果有差异。从该组数据中分析获得,患者采用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后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吞咽速度,提高有效吞咽次数。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咽部冰刺激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时用力吞咽训练治疗效果优良,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永杰,王艳艳,张世杰,钟嘉仪,李旭明.咽部冰刺激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8):52-54.

[2]雷铖,孙子科技木,王延芬,明文文,李黄艳.咽部冰刺激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01):116-123.

[3]秦杰,杨坚,尤春景,陈小平,张颖,李洪丽.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J].中国康复,2019,27(05):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