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学分析

季宏元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结合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取73例试验对象(即: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病人),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1月至2022年02月给予胃酸分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n=37,试验组)和常规治疗(n=36,参照组),比较SF-36分值、总有效率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SF-36得分更高,总有效率97.30%比参照组80.56%高,症状积分(0.48±0.21)分,比参照组(0.83±0.35)分低,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联用制胃酸分泌药物和抗菌药物可增强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药学分析;治疗观察;症状积分

消化性溃疡属于常见消化内科疾病,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保护作用削弱、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1],另外,环境因素、药物应用、不健康饮食等因素也可诱发此病,患病后,常会引起多种胃肠道症状,导致长期上腹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本研究结合2019年11月至2022年02月我院收治7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评价分析了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抗菌药物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73例试验对象(即: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病人),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1月至2022年02月给予胃酸分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n=37,试验组)和常规治疗(n=36,参照组)。排除标准(1)研究用药及成分过敏;(2)癌性溃疡;(3)合并梗阻、穿孔上消化道严重疾病;(4)上消化道出血;(5)基础条件差、严重内科疾病。纳入标准:依从性良好,明确 Hp 感染,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试验组2至11年病程,平均(5.63±1.26)年,最高82岁,最低53岁,平均(63.79±7.44)岁,男女分布22:15,参照组2至11年病程,平均(5.70±1.31)年,最高81岁,最低53岁,平均(63.03±7.12)岁,男女分布20:16,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腹痛时给予150 mg 雷尼替丁和8 万U 庆大霉素,3 次 /d。试验组结合应用抑制胃酸药物和抗菌药物治疗,每天3次,给予200 mg甲硝唑(厂家名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20),25 mg奥美拉唑(企业名称: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500 mg阿莫西林(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

1.3观察指标

   (1)SF-36量表分值越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越优。(2)分析效果:①有效:症状积分降低50%至75%,溃疡面积减少50%至80%。②显效:症状积分降低75%以上,溃疡面积减少80%以上。③无效:未达成上述标准。(3)观察记录症状积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持续发作计3分;症状影响日常生活,需用药治疗,多次发作,计2分;症状轻微计1分;无症状计0分。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以t、X2检验计量()、计数(%)资料,P<0.05。

2.结果

2.1生活质量

    治疗后,试验组SF-36分值更高,P<0.05。

表1 SF-36分值 (,分)

组别

例数

身体活力

身体疼痛

生理机能

总体健康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37

83.24±3.65

94.17±4.22

84.15±3.82

94.53±4.20

82.79±3.44

94.50±3.32

85.60±3.18

93.68±4.13

参照组

36

83.67±3.58

89.45±4.19

84.30±3.69

90.28±4.35

82.36±3.40

91.08±3.14

85.21±3.34

89.44±4.20

T

-

0.508

4.794

0.171

4.247

0.537

4.519

3.420

4.349

P

-

0.613

0.000

0.865

0.000

0.593

0.000

0.001

0.000

2.2总有效率

    试验组总有效率97.30%比参照组80.56%高,P<0.05。

表2 总有效率 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

试验组

37

1(2.70)

11(29.73)

25(67.57)

36(97.30)

参照组

36

7(19.44)

21(58.33)

8(22.22)

29(80.56)

X2

-

-

-

-

5.241

P

-

-

-

-

0.022

2.3症状积分变化

    治疗前,试验组症状积分(2.24±0.27)分,与参照组(2.19±0.30)分相近,T=0.749,P=0.456。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积分(0.48±0.21)分,比参照组(0.83±0.35)分低,T=5.197,P=0.000。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较为多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形成原因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对其的治疗多以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杆菌为主,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结合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抗菌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有效性

[2]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总SF-36分值、总有效率更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降幅比参照组大,P<0.05。分析药学原理:奥美拉唑具有良好抑酸作用,可抑制H+-K+-ATP 酶,调节体内酸性环境,属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甲硝唑可清除幽门螺杆菌,抑制氧化还原反应,断裂原虫氮链,属于硝基咪唑类衍生物;阿莫西林属于常用抗菌药[3],具有良好抗菌功效,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后,可促进溃疡面修复,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联用制胃酸分泌药物和抗菌药物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强用药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岑永豪.质子泵抑制三联疗法联合荆花胃康治疗Hp相关慢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5):2359-2362.

[2]武方伟.艾司奥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11):142-144.

[3]毛秀丽.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