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观察

李超

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1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臂丛麻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应用在锁骨骨折患者的麻醉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再应用其他镇痛药物,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锁骨骨折;麻醉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brachial plexus combined with 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 for clavicular fractur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lavicular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a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anesth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rachial plexus combined with 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 in the anesthetic treatment of clavicular fracture patients can achieve good anesthetic effect, and the patients do not need to use other analgesic drugs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are mild and safe, which is worthy of being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 key words 】 brachial plexus combined with 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 Clavicle fracture; Anesthetic effect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的骨折,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开复位固定【1】。在临床上,锁骨骨折的麻醉治疗与其他手术的麻醉相比具有较高的难度,全身麻醉容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并且麻醉费用比较高,麻醉的方法十分复杂繁琐,因此应用局部麻醉方法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感,进而影响麻醉效果,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传统麻醉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单纯的臂丛麻醉或是颈浅丛阻滞麻醉,效果不太理想。本次研究针对的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观察,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25~46岁,平均年龄为(31.18±1.45)岁,单独采用臂丛麻醉治疗;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为(30.28±1.76)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臂丛麻醉方式,操作如下:在患者受伤一侧锁骨的前肌、中肌和肌间进行麻醉,而后消毒处理。利用穿刺针在电位处进行穿刺,当患者上肢有感觉时要及时用针尖进行固定,未出血的情况下可以注射一定剂量的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混合注射液,剂量控制在20ml,观察30分钟。观察组患者要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颈丛麻醉,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臂丛麻醉10分钟后,在其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点位置作麻醉穿刺点,先消毒后穿刺,进入颈浅膜后注入25ml的麻醉剂,观察30分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中患者表现出来的生命体征,麻醉后引发的不良反应等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效为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痛感,不需要再采用其他方式麻醉;有效为患者手术过程中因为牵拉分离等操作会产生不适感,亦或是轻微疼痛,但是这种疼痛在患者承受范围内;无效为手术过程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患者无法忍受需要搭配其他麻醉药物。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行x2检验,当P小于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x2,%)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麻醉效果

观察组

40

18

20

2

95.00%

对照组

40

10

18

12

70.00%

x2

0.008

P

0.003

3 讨论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外伤型骨折,利用手术方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在手术过程中因为切片或复位等操作,患者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同时还会引发过激反应,导致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升高,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风险【2-3】。患者锁骨位置的皮肤主要是由C神经根的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的面深肌肉则是由C神经根的臂丛支配,在锁骨骨折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的区域是锁骨与肩上区位置,并且需要同时麻醉两个神经,因此如果单独采用一种麻醉方式无法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臂丛麻醉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痛感,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具有安全性。处于对麻醉剂量的考虑,通常情况下,临床上认为增加麻醉药物剂量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例如头晕和麻醉中毒等等,但是应用臂丛麻醉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且收获了良好的麻醉效果,这是因为上肢麻醉中的药物吸收速度比较快,血液循环畅通,能够高效地稀释麻醉作用,防止患者出现麻醉中毒等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4】。麻醉药物剂量的使用以及患者的麻醉效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关联性。结合本次实践研究发现,对照组麻醉剂量为25ml,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差,而观察组增加了麻醉剂量,麻醉效果得到了提升,同时有效缓解了手术过程给患者造成的疼痛感。但是在增加麻醉麻药剂量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剂量,防止出现麻醉中毒等现象【5】。

总而言之,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麻醉当中,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修雪莉,董斌,温福腾,等.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术中麻醉的效果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62-63.

[2]杨晶敬.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J].健康大视野,2018,(14):256-257.

[3]文爱平.观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 [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002):323.

[4]爱平.观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23-323,326.

[5]杨海涛.臂丛+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观察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5):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