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重症监护室患者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与护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成人重症监护室患者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与护理方法研究

杨杰

绵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重症监护室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发生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从两组患者的护理内容上分析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鼻饲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作为比较指标,分析上述指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否存在影响。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当中,使用胃肠内营养的患者显著较多、存在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多,并且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显著更长,P<0.05,提示上述因素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当中,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在护理当中,需要从科学进行胃肠内营养、及时吸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做好口腔护理、强化无菌操作等方面,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并发症;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当中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机械通气的使用相关,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以下简称为(VAP)。成人重症监护室当中,收治的患者均为重症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以及病情变化,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安全,机械通气的使用非常关键。机械通气能够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于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救治患者赢得机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机械通气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部分患者由于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营养状况不理想,使用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据有关报道,在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达7%~70%,一旦出现感染,患者得病情将会进一步恶化,死亡率较高。同时,发生VAP的病人的呼吸功能会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为喘息加重,痰液量增加,痰液更加黏稠不易排出,导致患者的感染进一步加重,肺部功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VAP的发生风险,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于感染性疾病。因此,预防VAP的发生是重症患者护理工作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要想科学得预防VAP的发生,首先需要查阅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护理对策,将VAP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维护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的VAP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预防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表1  研究患者的基础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x±s岁)

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大专及以下

观察组

50

23/27

71.62±3.64

5/45

对照组

50

26/24

70.96±3.24

6/44

t

0.058

0.086

0.253

P

0.864

0.967

0.784

1.2方法

    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文献,以及患者的临床住院资料,对发生VAP和未发生VAP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并且从预防感染的角度,分析我院的VAP涉及到的主要病原体,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使用时间、胃肠内营养使用例数以及肺功能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2     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的病原体比较

病原体

例数

占比

铜绿假单胞菌

34

68.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26.00%

真菌感染

3

6.00%

     表3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分析(n,%)(x±s)

组别

例数

肺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大于1周

发生组

50

48(96.00%)

24(48.00%)

50(100.00%)

未发生组

50

32(64.00%)

10(20.00%)

13(26.00%)

χ2

16.000

8.734

58.730

P

0.000

0.003

0.000

3讨论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症患者病情干预的重要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VAP的发生也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关注VAP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当中,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者研究结论当中,多数都提到胃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误吸、肺功能障碍以及机械通气的时间,均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认为,肠内营养是一种主要针对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营养支持的方式,但是成人重症监护室当中,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多为昏迷的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反流或者误吸的情况,加之患者长时间卧床,免疫力较差,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针对上述情况,主要从预防误吸的角度入手,预防肠内营养时患者误吸进入气道,引起感染。同时,机械通气本身涉及到严格的无菌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呼吸机的各种管路的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或者翻身拍背、吸痰不到位,将会导致患者的痰量较多,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呼吸机无菌操作的培训和管理,将护理人员的绩效与无菌技能进行挂钩。内套管8 h更换1次,从到供应室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口腔感染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密切,因此,加强口腔护理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营养状况,分析VAP的发生风险,并且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使用口泰等消毒液每天两次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避免病原菌的滋生。

    本次研究通过对VAP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军黄色葡萄球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这些病原体的感染,主要与消毒隔离质量不高以及患者的营养状态较差,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因此,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适当给予患者高营养的食物,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也是预防VAP的有效措施。为了减少VAP的发生风险,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估系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变化,科学的评估患者的VAP发生风险,从消毒隔离、探视管理、肠内营养管理以及加强吸痰、翻身等方面强化护理措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综上所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肠内营养、肺功能障碍、机械通气使用时间较长。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护理工作中,可以从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优化肠内营养方式以及个体化的吸痰以及体位变换等角度预防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红,唐海霞,叶舟.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3):2768-2771.

[2]杨利.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874-1875.

[3]徐文立.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8,25(7):937-940.

[4]殷红秋,于红霞.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9):151-152.

[5]胡玉英.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J]. 医药前沿,2018,8(27):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