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3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黄晓峰1,李霞1,钟惠琴1,邹琴娓2,何朝珠3,丁梅1

1赣南医学院341000,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41001,3.南昌大学。33003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方法:2021年度,通过文献查阅以及条目池的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理论对江西省6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咨询。结果:6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3项)和三级指标(45项)。结论:基于能力本位理论能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为后续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临床实践是护理核心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障我国护理硕士学位,强化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以及专业型的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尚未有统一的临床评估方式,无法保障其质量[1-2]。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是依据工作岗位的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共同结合成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具有具体化、明确化的教学目标。本研究对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6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咨询,探讨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度,通过文献查阅以及条目池的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理论对江西省60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咨询,年龄(28-34)岁,平均年龄(31.05±2.18)岁。

1.2确定能力本位理论研究框架

依据MNS研究生专业方向明确能力本位理论研究教学的流程、内容、方式,手段等,以此来完善能力本位指导下的MNS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框架。

1.3方法

(1)课程设计:核心课程、高级护理以专科课程。(2)教学方式:①有带教老师带领研究生熟悉能力本位理论研究教学基本内容,向其详细讲解有关基础知识,指导研究生设计、分析并且演绎情景,学习护理危重症患者方式,并且由同伴与专业人士进行评价,明确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好坏之间的关联。②带教老师与研究生换位,由一名研究生担任教师角色,以患者的护理问题作为导向,另外的研究生在其指导下,对患者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工作状态进行谈论,从中获得自身不足之处,并且采取对应方式纠正,完善临床独立思维能力。③带教老师应该培养研究生的管理能力,在带教老师与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管理患者,同时定期医院组织召开会议,汇报护理患者的情况及问题,并且对整个护理流程进行反思。医院定期进行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与护理模拟情景,为MNS真正进入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1.4数据分析

选择描述性统计方式分析专家一般情况,同时将获得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系统实施分析,获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采取重要性赋值均数、 满分率、变异系数这三个指标来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选择变异系数与Kendall和谐系数来明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此外,为了体现各项指标的重要性,需要采取优序图法计算,以此来明确权重。

  1. 结果
    1.  函询问卷收录情况

第一轮、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00%,其中共有5名向其指标做出具体修改意见。

2.26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意见协调程度

   本研究第一轮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在0.163-0.621,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60名护理硕士协调程度逐渐增高,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见表1。

表1 6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意见协调程度

咨询轮次

咨询条目

指标重要性

W

X2

P

第1轮

一级指标(5项)

0.587

18.386

<0.001

二级指标(13项)

0.318

59.389

<0.001

三级指标(45项)

0.229

198.547

<0.001

第2轮

一级指标(5项)

0.621

20.874

<0.001

二级指标(13项)

0.498

53.882

<0.001

三级指标(45项)

0.163

210.863

<0.001

2.3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中:权重比例从小到大分布依次为管理教学能力、护理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及矛盾、教学指导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见表2。

表2 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项目

权重

变异系数

理论知识水平

0.482

0.071

护理实践能力

0.387

0.041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及矛盾

0.528

0.582

管理教学能力

0.213

0.926

教学指导能力

0.528

0.717

沟通交流能力

0.737

0.672

    1. 讨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式是在2010年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其目的是强化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技巧,强调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并存的重要性[3-4]。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基于能力本位理论能够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1重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

    专业型、实践型的高级人才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且通过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相结合来改善现实中遇到的难题。但由于招收的护理专业型硕士多半来自应届生,相关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有所欠缺,造成其进入实践环节中时有出错,使其产生挫败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的进展,对此,理论知识水平越来越受到专家的重视[5-6]。因此,专业型、实践型的研究生实践内容主要以培养专科护士为目标,让研究生全程参与教学、管理以及临床工作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等,并且为了突出研究生的个人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技巧,医院定期安排情景模拟,为培养专科护士奠定充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2重视专科知识的积累与培养

    护理实践能力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技巧,我国培养有关人才时,不但要求其掌握专科领域的常规手段,还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7-8]。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与课程载体的变化,国家愈发重视护理学科的教学手段,从而在传统教学理念上开展线上教学、仿真教学、情景模拟以及真实操作等,从“知识、 能力、 素质” 培养着手,科学应用现代化手段与方法,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护理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

    3.3重视人文护理,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沟通能力,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有利于研究生的护理实践能力进一步开展,通过能力本位理论的指导,让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端正专业态度,为培养更加稳固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做出贡献,有助于医院长足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9-10]。随着护理硕士专业教学内容不断的更改,医学以及护理学除了关注患者病情外,还要关注其心理及生理要求,医院定期安排研究生参与培训,帮助其认识现阶段护理形势,护患有效沟通意义等。由带教老师做示范,灵活应用,在各种不同场景中如何处理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友好相处。

    3.4不足

    经过能力本位理论的指导可以看出管理、教学能力在全部的维度占比最低,造成这一原因是可能是以临床实践主要以学习为主,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触及的管理及教育较为片面,且这两项能力的评价具有局限性。管理能力的加强不仅需要提高管理学知识基础,还要具备充分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技巧等综合实力,教学能力重点在于完成小讲座和对临床科室中本科与专科学生的指导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能力本位理论能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为后续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杜丹丹, 胡惠惠, 周芳,等. 麻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12):1819-1826.

    [2]张俊俊, 张晓云, 贺鹭,等.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 2020, 47(11):2107-2112.

    [3]黄梓键, 吴晓曼, 黎子华,等. 基于自主设计研究性实验课的医学生科研创新实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1, 37(12):1691-1700.

    [4] Shang D ,  Hua Y .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d on Cloud Platform[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21, 1744(3):032060.

    [5]吴春林, 刘扬, 秦中峰. 学术型与专业型经管类硕士生培养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 39(10):104-112.

    [6]华春燕, 占小红, 邹佳晨.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革新——基于H大学的调查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 34(2):31-38.

    [7]韩春艳, 李创, 陈皞璘,等. 基于C-DRG数据资源的专科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卫生经济, 2020, 39(2):36-38.

    [8]金倩倩, 沙芬芳, 廖德珺, et al. 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考核框架在急危重症科护士培训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0, 27(5):599-603.

    [9]郝国祥, 郑义, 黄欣,等.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药房, 2022, 33(13):1635-1641.

    [10]Chen A D ,  Wang J J ,  Gao X Y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iad medical experimental system[J]. Sheng li xue bao: [Acta physiologica Sinica], 2020, 72(6):724-729.

    课题项目:赣南医学院2019 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编号:XYJG-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