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策略研究

牛芸

自贡市贡井区石凤学校         

摘要:在小学新课标体系全面推行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各个学科的教育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还要依托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融入多元教学元素,使得学科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效果。基于这些考量,就有必要结合五育融合理念深入探究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五育融合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科兴趣不高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学科兴趣不高的情况,导致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处于明显的被动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对于学科学习没有太高兴趣,那么他们就很难积极主动探索学科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遭遇较多困难,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感知现状,并积极探索学生学科兴趣不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二)教学形式单一

一些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形式都比较单一,导致课堂教学非常枯燥,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目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师都偏向于使用灌输式教学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很难给小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挫伤了小学生参与学科教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技能教学的时候,偏向于使用“示范模仿”教学法,使得学科教学的创造力不足,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五育融合理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科兴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五育融合理念可以较好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引入了五育融合理念以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元素就可以变得更加丰富,改变了传统美术课堂的枯燥氛围。不仅如此,在五育融合理念支持下,小学美术课堂可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并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完成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契合度。

(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五育融合理念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新课标全面推行背景下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不仅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五育融合理念可以立足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使得小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科兴趣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本身就非常有限,教师如果直接开展教学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将原本比较枯燥的美术学科知识,转化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直观形象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感知体验水平。在具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也应该针对班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提前分析,能够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一些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元素,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给小学生带来的亲和度。这样一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就可以得到较好的优化与改善,显著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融入生活场景元素,培育审美甄别能力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融入生活场景元素,降低学科学习的难度。在五育融合理念支持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美术学科的美育价值,强化学生的审美甄别能力。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比较有限,导致他们对于美术艺术的审美认知能力普遍不高,同时教师通过课堂讲解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融入生活场景元素的课堂教学活动就可以较好突破这些困境。事实上,美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场景也可以发现美术的艺术之美,逐步培育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甄别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引入一些生活场景元素,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艺术之美。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较好发挥美术学科的美育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深入理解名家作品,提高美术鉴赏素养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入一些名家作品,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艺术鉴赏,进行美术学科素养的专项培育。小学生的美术素养虽然并不算太高,但是他们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同时对于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名家作品,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分析这些作品,逐步完成美术鉴赏能力的锤炼。特别是在五育融合理念下,智育和美育也变得同等重要。而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同时也起到了较好的美育作用。但在具体鉴赏名家作品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保障美术鉴赏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实现德育联动,锤炼学生道德品质

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也要积极融入其他教育模块,实现五育融合与联动。当前我国很多小学都开始关注德育教育,同时也将其作为小学教育关键任务。小学美术学科具有开展德育教育的优势,并且这也是推动五育融合理念全面贯彻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也应该充分明确五育融合理念的内涵,同时还要分析德育教育与小学美术学科的关联点,探索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德育教育元素。在进行德育教育联动的时候,教师应该避免出现强行说教的情况,真正突破灌输式教学法的束缚,灵活使用多种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生动性,不断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融合理念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其应该充分加强自身对于五育融合理念的认识,并明确五育融合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具体设计学科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具体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强化美术艺术审美鉴赏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融入德育、美育等多种元素,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得到较好的培养,推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星妍.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策略[J].教育艺术,2022(05):68-69.

[2] 何军涛.当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探讨[J].新课程,2022(21):180-181.

[3] 谢慧君.小学美术课堂中美育与德育的整合思考[J].新课程,2022(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