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面监测护理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全方面监测护理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疗效

黄丽清                          

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过程当中,提供全方面前后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的时间区间是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1学期筛选的方法,将140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并且按照病人的家属意愿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以及全方位的监护护理干预模式,并针对他们的住院时间,神经行为测定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肠梗阻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于研究者病人,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病人神经行为评分低于常规组,病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针对性生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人开始临床治疗操作时给予亚低温的治疗和干预,并且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提供全方位的监测护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应用效果;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很有可能对新生儿的生命以及后期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在活产儿当中,新生儿的发病概率达到8%,以下死亡率达到20%左右,超过30%存活的病人,在后期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后遗症,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人开展治疗操作时,必须要对治疗的方案进行优化,并且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并且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方案是一种人工治疗的形式,将病人脑部的温度降低2∽6℃左右,从而让病人可以进入到冬眠的状态,整个治疗的过程病人的监护效果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并不能对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护,而且整个护理的过程都是被动护理,随时提供全方位监测护理干预,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对病人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快速的解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进入我院进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并且对他们的各项基本资料以及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样本筛选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如果病人存在先天性畸形的情况,不能参与本次研究合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也不能参与研究。从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他们出生的时间不超过6天,胎龄超过36周,体重在2500克以上。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的两组病人当中,常规组病人选择的是传统护理干预方式,研究者病人选择的是全方位监测护理干预模式,全方位监测护理的内容,包括体温监测,神经系统监测,循环系统监测,皮肤检测。首先在进行体温监测工作时,医疗工作者必须要将病人的体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测试一下体温治疗的主要内容。体温监测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1个步骤是降温,第2个步骤是体温的维持,第3个步骤是在压低温治疗完成之后,对病人的体温进行负温处理。神经系统监测的内容是在亚低温治疗操作的同时,对病人的意识状态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此同时,还需要监测病人面部肌肉的情况,了解他们是否存在面部皱眉以及急眼的情况,如果出现上面分析的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他们出现昏睡的情况。在循环系统监测的护理干预工作当中,需要重点针对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病人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对他们的心肺功能进行监测,如果发现特殊的情况,需要马上告知主治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在吸氧治疗期间,还需要对呼吸机治疗的内容进行密切监测,将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快速的清除。最后在皮肤监测方面因为血管收缩的原因,很多病人的皮肤血液粘滞度会不断的增加,此时红细胞积压增高之后就会导致病人出现水肿的情况,特别是下肢的位置更容易引发水肿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让病人保持平卧位,并且隔三个小时对病人的体位进行更换,及时的对他们的皮肤状态进行观察,避免压疮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比的指标,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病人的住院时间,神经行为评定的情况等等。

1.4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使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spss28.0。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

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常规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20%,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5.71%。

2.2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神经行为评分对比

从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及神经行为评分进行分析,常规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是在15天左右,研究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是在30天左右,常规者组神经行为评分是在12分左右,研究组病人的神经行为评分是在39分左右,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神经行为评分对比

组别

n

住院时间

神经行为评分

常规组

70

15.16±1.03

32.49±1.22

研究组

70

13.24±1.1

39.82±1.25

P

3.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人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状,而威胁到病人生命健康,而且在缺氧的情况下,各个组织以及器官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伤,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缺氧的耐受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操作,那么临床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很有可能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在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进行亚低温的治疗干预是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它是国外临床常用的一种降温手段,也可以称之为冬眠治疗这样窒息的病人进入到冬眠的状态,从而避免这样的情况对脏器造成比较大的损伤。亚低温治疗是依靠多面药物联合物理治疗的方法,对机体的部分区域起到降温的效果,从而对病人的脑部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这种治疗干预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性生活窒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临床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在亚低温治疗的同时,全方位的监控病人的临床状态,可以及时的发现各种异常的情况,并且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让病人的神经行为评分得到优化。

此次研究期间产生的各项数据以及信息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选择全方位进入护理干预操作的病人,其治疗的效果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可以控制在相关的指标之内,住院时间比较短,神经行为评分比较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针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人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提供全方位监测护理干预,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晓姣, 段秀丽. 全方面监测护理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 18(11):3.

[2] 王凤莉. 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系统与体格发育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29):3.

[3] 张敏, 王清萍. 亚低温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评价[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