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信行模式下淋巴瘤患者开展健康管理行为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5

基于知信行模式下淋巴瘤患者开展健康管理行为的效果评价

      ,侯月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  上海市 201900)

冯靖(通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201900

冯靖:主管护师,本科。

【摘要】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在自我健康管理中干预流程研究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在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研究方式是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患者。观察比较不同干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领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提高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对淋巴瘤患者针对性的使用知信行模式能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知信行模式;自我健康管理;流程研究;效果评价;

Study on Self-Health Management Process of Knowledge, Trust and Action Patterns in Special Patients with Cancer

Hou Yuezhong (13917002964 chdong_530@126.com)

Summary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knowing, believing and doing mode on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related fatigue.Method:The subjects were 100 lymphom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9.The research method is to randomly pide th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 group),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another 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knowing, believing and doing mode intervention.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score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mprovement of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self-efficacy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

冯靖(通讯),主管护师,本科。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宝山区漠河路280号,201900

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In the nursing work, the targeted use of knowledge, trust and practice nursing mode for lymphoma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cancer-related fatigu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level of self-health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for nursing work,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Knowledge, letter, line model; self-health management; process research; effect evaluation;

知信行理论模式,简称KAP(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是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促进健康行为的良性改变的理论模式,KAP把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三个连续过程:获取知识(Knowledge)、产生信念(Attitude)和形成行为(Practice)。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最终改变个人的健康行为。

健康管理的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本文主要探讨对淋巴瘤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通过知识灌输、信心建立及行为驱动的步骤,逐步纠正淋巴瘤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缺失,协助治疗的顺利进行,在心理和行为上进行干预以最优化流程培育患者正确的自我健康管理技能,依据循证规范流程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淋巴瘤患者。纳入标准:经过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等确诊淋巴瘤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癌症疲乏量表评分>18分;有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正常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②精神异常;听说障碍;合并严重感染及其他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③对自身疾病不知情者。入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50例/组)。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43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8.65±8.91)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2.8±1.4)年;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44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9.34±9.02)岁;病程0.8~5年,平均病程(3.1±1.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内容比较

对照组

观察组

护理模式

责任制常规护理模式

责任制护理+知信行模式护理

护理宣教

口头宣教

深入访谈、专业知识传授、协助树立抗病信念,形成健康行为

护理手段

针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传统的责任制日常护理

量身定做个体化护理方案:护患互动制定和实施以及评价方案,把模式的3个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层推进

患者自我管理

实施症状自我健康管理支持方案

住院期间管理

正常管理,常规工作

把自我健康管理和治疗、护理以及知信行模式有机结合,实现医、护、患三者相统一

出院管理

正常内容,常规工作

长效干预。由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护士给予情感、信息和技术支持

1.2.1  结合中西医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知”的宣传及教育 

迈开知信行模式的第一步: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活动现象,又称七情。七情本来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耐受程度和所能调节的范围,人体气机、阴阳气血失调,引起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则气沉,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情志不舒是加重CRF的一个重要方面。身-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互相影响,通常身体不好,心情会沉重,心情持续不好,身体就容易出问题。这些危害和相互产生的作用由浅入深的谈话方式引导患者轻松自然的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将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生发展、治疗手段以及化疗后的副作用逐条告知患者,特别说明坚定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是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动力,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是致病的内因。鼓励患者正面思考,只有用平静的心情平缓的情绪替代焦虑和不安才是正确治病的开端。如何正确获得抗病信心,通过下一个节点来完成。

1.2.2  信念的建立  

知信行模式的第二步也是抗病的关键一步,树立积极的抗病信念,通过以下操作协助患者来实现:a改变消极的思想是整个疗程采取积极行动的重要保证。B多沟通交流病友间互相学习和分享好的经验。c用激励性的语言使患者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d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充电学习丰富自己。E保持乐观的好心态,暗示自己是“坚强的人”。f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短期、中期、长期康复目标。G减压,通过“放松冥想”“呼吸放松”等方式自我调节。h每日补充均衡的膳食,为化疗后高消耗、高损伤提供内环境的营养支撑。治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淋巴瘤通常要经过持续几年的化疗。波浪式的情绪起伏很常见,护士在健康管理中的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在病人产生悲观、放弃等负面情绪时,纠正和改变这种状态。通过信心建立的曲线循环推动,周而复始。健康信念的形成要通过情绪、认知、行为的相互渗透和良性循环才能变得强大,让“我要康复”的信念深植于心才会正确的指引患者抗病行为的展开。行为的实践是检验知信行模式应用效果的最佳途径。

1.2.3  开展正确的健康行为  

完成模式的第三步行为实践 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吃、喝、拉、撒、睡开展以下规律性行为,吃:除了每天保证鸡鸭鱼肉蛋高营养摄入外,另外服用安素营养素30g保证微量元素及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喝:多种新鲜蔬果榨汁后饮用保证维生素的供给。拉:每天保证有顺畅的大便排出以排出身体毒素。撒:每日正常排尿,并自行观察尿色尿量,如有血尿立即联系医生。睡:每天保证8~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建议每晚温热水泡脚20~30分钟,有安神作用。另外行为锻炼建议:a慢走每天1小时,b中等力度按摩胸骨20~30分/天,促进胸腺的分泌。c遵医嘱服药。d学会观察出血等简单并发症。通过自制表格记录查阅自我检测,监测内容有:体温、血压、二便、疼痛等基础生命活动概况。也可以通过记录日记的形式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并定期总结,日记包括:不适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护士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信息和专业技术支持。筛选优化方案,运用激励策略鼓励患者坚持做到行为的持续有效。

1.2.4   制定自我健康管理策略及流程实施                

做到护患互动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感受,护士每天面对面倾听15分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手段。根据患者自我管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量化评估,并对干预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全面评估潜在的可利用资源,更加细致的做好外延性的服务细节。为其量身定做易接受的个性化、系统化、针对性强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案并报告护理组讨论完善。利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专业辅导。鼓励患者朋友及家属提供社会及家庭支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患者安心、静心接受治疗,平稳度过疾病否认期。两组均干预4周,做好出院宣教,对注意事项要详细说明。出院后定期跟踪随访并整理记录在案以备护理科研调查之用。

1.3 指标评价:

1.3.1 自我效能评价[1]:在知信行模式应用前后采用周建萍编制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测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一共有11个条目,采用1~5级的评分方式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在28~35分之间表示高自我效能,评分在19~27分之间表示中等效能,评分在18分以下表示低自我效能,评分越高表示效能越高。

1.3.2 生活质量评分[2]:采用生活治疗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运用知信行模式前后对比。该量表共有4个维度,主要是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在1~5分,5分最高,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3 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进行评价。对比知信行模式效果应用情况。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80~100分,满意得分在60~79,不满意得分在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癌因性疲乏症状、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描述,护理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分析,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知信行模式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0

15.35±4.70

32.64±6.75

对照组

50

15.56±4.63

21.72±3.89

t

-

0.064

9.102

P

-

0.938

0.00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知信行模式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结果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胜出(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

社会领域

环境领域

总评分

观察组(n=25)

10.33±3.21

9.79±2.22

10.49±2.61

11.40±2.62

44.45±8.76

对照组(n=25)

干预前

10.31±3.20

9.69±2.29

10.25±2.47

11.40±2.59

41.71±8.21

干预后

13.61±4.35*

12.62±2.41*

13.46±3.61*

14.29±3.27*

46.31±10.36#

t

0.061

0.063

0.064

0.056

0.062

P

0.003

0.005

0.007

0.001

0.004

注:表示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0

23(79.04)

5(18.11)

1(3.49)

28(95.79)

对照组

50

14(51.26)

10(34.22)

5(16.92)

22(76.65)

χ2

9.345

P

0.002

3.讨论

3.1 知信行模式在淋巴瘤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流程中的推进作用

     知信行模式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列出的4种最有影响力的改变人类健康行为干预理论之一 ,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3]。信念的转变在知信行中是关键 [4、5、6]。自我健康管理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理论技术方法对癌症特殊患者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干预和评估,以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在癌症引起的死亡中占3%[7]。淋巴瘤患者依据个人需要和健康动机采取自我健康管理流程是因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知识和信念,才会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在决定采纳健康行为时还要经过思考打算、准备行动、巩固维持等一系列的动态流程运作,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护士运用知信行三部曲模式环环相扣协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树立积极应对的健康信念,促进和推动健康行为的形成,这两种系列的流程管理使患者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3.2 知信行模式明确了在癌症特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维度

癌因性疲乏一般在化疗后1周到半个月消失[8]。而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使命,是转变过程的核心[9]。本研究通过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健康风险的干预指导和量化评估,促进患者的健康水准及功能维持在一个相对满意的程度,使其具备较好的独立生活能力[10]。知信行模式在癌症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中非常关注行为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已经形成的行为定型,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复杂和艰苦的过程,运用知信行模式干预理论直接指导行为干预,以达到纠正危害健康的目的。表2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3.3 知信行模式有助于提高化疗期淋巴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英国癌症协作将“自我管理”定义为癌症患者选择主动采用使其生活质量最优化的方法[11]。运用知信行模式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表4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较前提高19.14%。运用自我健康管理理念制定干预措施使患者在精神、躯体、社会多方面和谐,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的实践中,会有‘知而不信”、“信而不行”,对于前者应注重知识的可信性、权威性。后者应克服各种障碍以抵消行为的倦怠,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促进形成有利环境,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表3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4.小结

自我健康管理是通过计划、控制、监测、分析、评估等步骤对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的过程。本研究是通过运用知信行模式协助淋巴瘤患者进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健康管理干预,激发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诊治疾病,以良好的行为改变来纠正或削弱临床症状,把健康和功能维持在满意的状态,使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动态变化的、有效控制的流程研究历程。本流程研究历程依据循证医学指南及规范确定实施,注重护理质量的有效性和延伸扩展[12-13]

参考文献

[1]丁凌芳, 谢珺. 情志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9):1108-1110.

[2]李晓萍. 临床护理路径对大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B]. 临床护理, 2019, 17(6):180-181.

[3]许欣.父母-儿童运动参与的知信行关系 [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3

[4]BRESSLER L R ,GERACIM C ,SCHATZ B S .Misperceptions and inadequate pain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 [J] .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1991 ,25(11) :1225-1230 .

[5] CHATWIN J ,CLOSS J ,BENNET T M .Pain in older people with cancer :attitudes and self-management strategi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 ,2009 ,18(2) :124-130 .

[6]王彩丽 ,王春妃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支持对老年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9) :4894.

[7]林果为,欧阳仁荣,陈珊珊,等 .现代临床血液病学[D].上海 :复旦大学,2017

[8]蒋 超 南 ,张 美 芬 ,张 俊 娥 ,等 .胃癌术后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 乏的调查分析[J ].全 科护理,2015,13(19): 1890-1892.

[9]李菁,李峥,MarieNolan,等.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07-21

[10]Absolom K,Holch P,Pini S,etal.The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motional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The views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J].Psychooncology,2011,20(6):601-608.

[11]Harley C,Pini s,Bartlett YK,etal.Defining chronic cancer : patient t experiences and self-management needs [J].BMJ Support Palliate care,2015,5(4):343-350.

[12]鲍勇,张安。中国健康事业研究回顾与展望:先给建国70周年。中华全科医学.2019,17(9):1433-1436.

[13]鲍勇,张勘,陈碧华。国家单病种双向转诊指南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