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中的应用

  ,粟青 ,魏姗

  岳阳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析在指导骨科卧床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期间选用品管圈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从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15日、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5日两个阶段我院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就诊我院骨科,且需卧床休养的患者中选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个阶段各选取37例,将未实施品管圈管理,仅进行常规管理的患者划入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患者划入研究组。统计和归纳两组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踝泵运动正确率较对照组高,且该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组间对比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指导骨科卧床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期间选用品管圈管理可提高正确率,并最大限度的规避各项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

对于骨科卧床患者,为促进其下肢功能的恢复,以及降低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在其卧床期间予以踝泵运动,以此改善血液循环[1]。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正确率并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抵触心理,导致踝泵运动难以顺利进行[2]。因此,在指导患者实施踝泵运动期间开展相关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特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实施品管圈前后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情况展开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医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15日、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5日两个阶段我院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就诊我院骨科,且需卧床休养的患者中选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个阶段各选取37例,将未实施品管圈管理,仅进行常规管理的患者划入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患者划入研究组。经组间一般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具体对比内容见下表1。研究符合伦理,且获批;患者均为骨科卧床者,无法下床活动,且对研究知情,为自愿参与。

1 组间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性别

(男/女)

年龄

(岁)

住院天数

(d)

骨折部位

(颈椎/胸腰椎/盆骨/其他)

研究组

37

19/18

50.25±5.38

13.05±2.51

7/16/10/4

对照组

37

17/20

51.20±4.03

13.25±0.25

6/14/11/6

t/x2

-

0.216

0.860

0.482

0.658

P

-

0.642

0.393

0.631

0.883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于我院进行治疗期间,我院未使用品管圈管理,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指导踝泵运动,也就是向患者进行常规运动前指导和宣教,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不做其他特殊处理。

研究组中患者于我院进行治疗期间,我院已全面落实品管圈管理,经该种模式指导踝泵运动,具体流程如下:(1)组建品管圈:组内成员为骨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均秉承“自动自发”精神参与,并自行推选调组长。同时,需要确定圈名和圈徽。(2)确定主题:待小组成立之后,需要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票选出得分最高的主题,以此确定主题。本研究主题为“提高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3)现状把握:待主题确定之后,需要围绕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比如组内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实际情况,以及踝泵运动的开展情况等。主要是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依据。(4)目标设定:在现状了解掌握后,制定目标,如本次将不到60%的踝泵运动正确率提至90%及以上。(5)要因分析:从多个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多次真因验证,以此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如本研究分析获取影响踝泵运动正确率因素主要是宣传不到位。(6)制定及实施对策:在确定对要因后,依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并按照制定方案正式实施。如本次研究方案为多形式、多角度全面落实踝泵运动的宣教活动,以此增强患者认知度,提高其配合度,能够更好地完成踝泵运动。

1.3 观察指标

对两个小组中患者实施踝泵运动正确情况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正确率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5.0为本研究所用处理软件,计量、计数类资料分别经均数±标准差(±s)、百分率[n(%)]进行简化,由t值、x2值校对,仅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中踝泵运动正确率较对照组高,且该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组间对比均有差异性(P<0.05)。见表2。

2 两组管理效果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正确率

并发症

关节僵硬

肌肉萎缩

足下垂

深静脉血栓

研究组

37

33(89.19)

0(0.00)

0(0.00)

1(2.70)

0(0.00)

对照组

37

22(59.46)

6(16.22)

6(16.22)

9(24.32)

6(16.22)

x2

-

8.568

6.529

6.529

7.400

6.529

P

-

0.003

0.011

0.011

0.007

0.011

3 讨论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场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解决工作中所约到的问题自发形成的一个团体,经简易统计学等方式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有效提升工作效果及绩效[3]。随着该种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其中就包括医学护理领域,且效果突出。

当前,在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管理中,品管圈的使用率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踝泵运动相对枯燥单一,加之患者对自身病情、踝泵运动的认知度较低,所以进行踝泵运动时的准确性降低,进而影响到患者康复速度[4]。而品管圈的融入,通过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分析现状和影响因素,可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经一系列高效、系统、规范的管理方式,增强患者及家属认知度,使得患者踝泵运动配合度提高,以此踝泵运动正确率也随之提升,而各类并发症的出现也得到有效规避[5]。除此以外,品管圈的融入也能够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经验储备,使其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为其开展更高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奠定夯实基础[6]。本项研究中,研究组中踝泵运动正确率较对照组高,且该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组间对比均有差异性(P<0.05)。

综上,在指导骨科卧床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期间选用品管圈管理可提高正确率,并最大限度的规避各项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陶伏莹,冯建萍,李珍宇,等. 不同踝泵运动方式对下肢静脉回流影响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09):128-132.

[2]朱璐,陈娟,陈晖. 踩球法在骨科卧床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1):111-113.

[3]孙忠玲. 品管圈在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5):179-181.

[4]高东红,李玖利,潘佩婵,等.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护理研究,2022,36(03):522-524.

[5]李小鸾,吴涛,林锟,等. 气压治疗联合踝泵运动预防烧伤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的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08):103-106.

[6]翟林君,宫雪,周雯雯. 踝泵运动护理在卧床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01):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