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边玩边学——幼儿园数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寓教于乐,边玩边学——幼儿园数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刘梦

长春新区东师附小益田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育人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达到理想化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使幼儿自发参与进来,教师有必要运用游戏打造边玩边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以此引导幼儿积极实践,实现个体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数学教学肩负着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认知水平、引导幼儿深度思考、促进幼儿探索互动的重要育人使命,对此,幼儿数学教师应展开深切的思考与科学的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启蒙为主,旨在于让幼儿在生活、游戏等形式中达到体会和感知,能够认识事物的数、量与空间关系,进而准备把握数学的价值所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幼儿教师应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最大特点,以此为着力点开展数学教学就可以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当幼儿认为数学有趣的时候,自然会主动参与其中,并自觉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牵引完成游戏探究活动,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1]。一般而言,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新奇运动、竞技意识、探究行为、表演色彩等多种因素,当这些因素可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学的趣味性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达到创造学习动机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因素有很多种,不一定每一个都适合教学内容,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不能契合教学内容,或是与幼儿的取向不符,还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懂得适度把握游戏因素。

例如,在带领小班幼儿认识数字时,为了让幼儿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一一对应上,教师为幼儿设计了“给动物戴头花”游戏。首先,教师将幼儿划分为六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得一定数量的头花;其次,明确游戏规则,率先完成头花粘贴任务的小组获胜;接着,游戏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幼儿们纷纷兴高采烈,争相粘贴头花。教学活动到这里还很顺利,但很快变故就出现了,由于教师所分发的头花是用双面胶固定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力量层次,导致在游戏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由于力量不足难以有效参与游戏活动,本来是你来我往的活动,这一部分幼儿却被迫将注意力放到撕双面胶上,时间被浪费,竞赛被耽误,让很多幼儿的游戏情绪变得低落,自信心大受打击,说什么也不继续了。

随后,教师对此次游戏教学进行分析,认识到“游戏因素不同,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也不同”这一道理。竞技类游戏教学开展的前提是幼儿应了解“胜利”和“失败”的概念,但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弱,比起胜负他们更在乎能不能参与进去、能不能玩得开心。所以,在“给动物戴头花”游戏教学中,教师引入“竞技”这一因素是错误的,小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有限,很多并不擅长独立撕开双面胶的精细动作,由此产生挫败感也是正常的。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教师立马调整了自己的游戏元素,将游戏重点从竞争侧重到合作,将“双面胶”换成吸铁石,要求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轮流完成任务,以最终数量为准,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切身认识到自己“集体一份子”的身份,进而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在发挥“一份子”的作用下给动物戴上尽可能多的头花,如此一来,教学趣味性得到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被重新点燃,不仅可以认识数字,还能体会到团结的意义。

二、提高数学教学的参与性

数学教学中经常有一些需要幼儿共同参与、讨论交流的内容,它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大胆展示自我、与他人共享思路的平台,还可以帮助幼儿有效解决问题。那么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适当放权,允许幼儿的“轻微走神”,在不影响整体质量的情况下开展游戏教学[2]

例如,在引导大班幼儿学习“6的组成”这一知识要点时,教师为幼儿设计了一个“凑钱购物”的情境游戏,由教师来扮演店员,在每个幼儿身上贴上1~5之间的随机数字,以此代表对应的钱数。在正式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团,喊出口令:“购物要花钱,没钱要凑钱,要凑多少钱?”而“店员”在得到口令后就要给出相应的数字,如“5”,那么幼儿就要即时凑钱。为了检验答案的准确性,教师在场地内放置了两个体能圈,要求幼儿至少两人一组,相应数字相加等于钱数的一组才算“购物成功”。但由于教师放置的体能圈太少,每个体能圈最多只能容下四个人,导致所需的参与人数大大减少,很多幼儿没有轮到的时候就会觉得无聊、开小差。见状,教师临时改变规则,提出“先进圈的一组为胜者”,这样一来,幼儿的积极性是被调动起来了,整个教学活动也乱起来了,完全脱离了教师的掌控。

随后,教师对此次游戏教学进行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游戏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教师设计的规则过于单一、刻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参与性,导致很多幼儿有心无力,被“排斥”在外,长此以往,幼儿就会下意识将自己与游戏活动分离开,即使教师再组织也不会踊跃参与了;而随后教师随意改变的规则更是“乱上添乱”,完全违背了游戏活动的初衷,即“数学计算”,让“凑钱购物”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与意义,使得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速度”上。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教学的参与度,教师需要在场地内设置多个体能圈,将规则调整为1~4人随机站立,如此一来,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应的数字进行思考和计算,完成组队了,即使有的幼儿反应慢来不及计算,也会在身边小伙伴的带动下顺利成组,慢慢的,全员都会参与进来,数学学习的乐趣一下子迸发了。

三、提高数学教学的适宜性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为了渗透丰富多彩的游戏元素,教师需要依据核心经验切入,依据学情反馈进行调整,让教学从游戏开始、在数学止步,以此充分发挥游戏的辅助作用,引导幼儿展开思考,主动发挥个体能力[3]。为此,教师需要提高数学教学的适宜性,使其不仅与教师的经验相匹配,还和幼儿的经验相匹配。

例如,在引导大班幼儿认识“交集”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设计开展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一游戏活动。具体实施为,教师在场地内画了两个圆圈,并保证两个圈有一部分相交,之后,教师给三分之一的幼儿分发了黄色卡片,给另外三分之一的幼儿分发了红色卡片,给最后三分之一的幼儿分发了黄色和红色混合的卡片。游戏规则为,幼儿在圈外喊口号“老狼老狼几点了”,当老狼——教师——做出抓捕反应后,幼儿应迅速回到相应的区域内。一开始,教师并没有立刻“抓捕”,只是反复踱步,幼儿的相关经验没有被唤醒,即使“老狼”反应了也不行动。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老狼”立马匹配幼儿的经验,实施“抓捕”行动,而幼儿也快速反应过来,全身心投入进来,不知不觉间学到了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处于成长发展的启蒙阶段,自身思维意识较为薄弱,很难自主参与到教师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而且受自身发展情况限制,幼儿的专注力时长极其有限。对此,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让幼儿在玩耍中习得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为实际发展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俞雪晴.借力数学活动,助推幼儿思维发展[J].文理导航(下旬),2022(09):61-63.

[2]蒋明书.基于数学文化的幼儿素养培育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21):87-89.

[3]文维,张莉.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中专注力现状及特点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7):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