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

殷黄刚

阿里陕西实验学校    859000

摘要:根据“双减”的规定,老师的作业既要有量,又要有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作业形式的创新,以达到“双减”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双减”政策出台的今天,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最好的发挥,是每个小学数学老师所关心的问题。其实,家庭作业是小学数学的一种扩展,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的东西。通过安排家庭作业,可以培养出更好的数学思考和学习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有效、高质量地安排学生的数学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

引言

科学合理地优化家庭作业也能增加小学数学的学习气氛,有效地避免了家庭作业过多对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真正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家庭作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对作业进行有效的优化,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促进老师的学习。

一、优化准则

第一,科学性。数学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就非常明显,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程中,数学知识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现代教育讲求创新,但是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必须要遵循数学知识的严谨性、逻辑性及科学性。所以,在优化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从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出发,如此一来,作业多样化设计的意义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主体性。新课改中明确地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教师不论是在授课活动中,还是作业形式的设计上,都要严格地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在充分突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作业形式设计。

第三,开放性。“双减”背景下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是依靠课本内容在当前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所以,教师要在作业多样化设计中结合课本内容,引领学生不断地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使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我成长。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虽说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过量的作业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无益的,某种程度上会抑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而过量的作业是仅是存在的问题之一,通常还有着以下几点突出问题。首先,从形式上看,作业以书面形式居多,形式单一;其次,从内容上看,以课本或配套练习册习题为主,考查的知识点重复,同时,客观题居多,开放性题目少,学生能自主发挥的空间少,数学思维难以发散;最后,是作业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后时间,成为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在“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作业形式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对作业进行优化,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了解当前常见的一些问题,继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具体而言,作业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能力,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可以说是每个教师都会采用的教学手段。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措施

(一)提升作业内容的科学性

教师就是一定要仔细去思考作业的题目,科学安排作业内容,不能简单布置练习册上的习题作业,也不能是课上的原题,应该更多地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应该要思考怎么确保作业的科学程度,需要自己在留作业之前先做一遍练习册中的题目,对这些题目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分类。对于那些过于简单又有许多重复的题目,可以不用留那么多,不需要学生做过多的无效作业。在“双减”背景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升作业内容的科学性,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实现减负增。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双减”不仅在于减少作业量,还在于通过作业来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一定要挑选出真正合适的题目,让学生完成这样作业,从而保障作业的科学性。此外,教师其实还可以自己去设计一些题目,然后打印好以后发给学生,让其去完成,这样也可以保障作业的质量和科学性,让学生做一些非常有效果的作业、适合他们的作业。

(二)设计分层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不一样,而且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在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的同时,降低作业的负担。对于那些对本节课知识理解得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多留一些有思维深度或者有难度的作业内容,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抽象性的题目,使之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思维;对于那些对本节课知识理解得不是很深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给他们留一些更多具有基础性的、易混淆的题目,让他们通过这些作业,进一步地去明确知识点,充分地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确保知识学习的准确性。教师最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学习这一块知识,降低了作业带给学生的负担。尽管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发现他们的数学素养逐渐出现了差异。虽然教育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平等的对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学会“区别对待”,教师要进行一些有差别的教学。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虽然是面对着很多的学生,但是也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些机会,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这并不是说完全的区别对待、歧视等,而是在整体公平教学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因此,在“双减”背景下,采取分层作业多样化设计也成为了一项关键工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充分了解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区别来进行作业的布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推行“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需要教师不断钻研,创新出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优化作业形式。因此,上文就对这部分内容作出了探讨,希望能够给予其他教师一些参考。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快作业多样化设计的脚步,争取尽早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实际上,数学是需要学生不断思考、计算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大脑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所以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都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师不能优化作业,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参考文献

[1]滕有强.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的思考[J].新智慧,2019(35):103.

[2]杨亚丽.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120.